姚曼麗
【摘要】導學案教學模式因其能有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提高課堂效率的特點而被許多教師采納。如何快速設計出優質導學案是很多一線教師面臨的問題,本文通過對高中物理導學案設計策略的研究為一線教師進行導學案的設計提供了實用而有效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 物理導學案 導學案設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6-0178-02
導學案是在經典教育心理學與現代教育新思想的指導下,老師為實現優質高效完成教學教育任務的目的,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學計劃合理安排每課時學習內容,以教師個人設計為主、集體討論研究為輔并在精研學生特點和學生需求的基礎上,設計和制定的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學習的學習方案[1]。本文從設計流程、設計技巧和應避免的問題這幾方面探索出高中物理導學案的具體設計策略。
1.高中物理導學案設計的流程
1.1精研課程
好的導學案的設計是建立在精通課程內容的基礎上的,特別是年輕教師在設計導學案前一定要精心研究課程內容,每學期初閱讀本學期課本目錄,按照知識相關性將知識點劃分成幾個模塊,再將每個模塊劃分為幾個主要的知識點,建立本學期主要知識框架。在設計某一章導學案時,從已經建立好的框架中找出本章內容,按照邏輯推導排序。將有序知識點的主要內容、研究思想方法及模型案例等進行適當的擴充,擴充時盡量做到調理清楚,精準完備。
1.2熟悉學生
打仗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是因為知道對方強項和弱點,才能直擊目標弱點,一擊即中。設計導學案也應對使用導學案的學生了如指掌[2]。對學生的熟悉可從以下方面入手:①知識水平:弄清學生已知與未知,捋順邏輯推導關系,有時需要注意數學工具的準備。②接受能力:難度適宜,容量適宜。③學習環境:將理論與學生學習生活環境結合,利用環境強化學生的學習。④情感態度:了解學生心理好惡,盡量滿足學生合理的學習需求使學生以健康的心理狀態進行學習。
1.3設計初稿
根據擴充好的知識框架與對學生的了解初步確定導學案各項主要框架內容:學習目標(學生學習預期達到的效果);預習導學(學習前知識方法及工具準備,學習過程簡單引導);自主學習(知識點框架與簡單擴充);合作探究(知識點理論推導與簡單應用,建立物理模型,進行規律總結);自我測評(基礎知識的掌握與應用能力測試,難度適中);拓展延伸(較復雜物理問題的解決能力測試,有一定思維難度)。
1.4討論修改
將初稿給備課組的老師相互審閱,在教研活動或者集體備課時進行討論,注意用筆準確速記其他各老師對初稿提出的修改建議,仔細分析并針對建議內容修改初稿,有時需要反復討論與修改,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1.5定稿印制
導學案最后的定稿一般都需要用word軟件編輯成電子版,反復檢測無誤后再聯系打印室印制成發給學生使用的導學案。物理學科的圖、表和公式較多,電子版的編輯并不容易。初稿和修改時,有的老師喜歡用手寫,另外的老師則選擇直接進行電子版的。
2.高中物理導學案設計技巧
2.1知識總結
知識總結正如前面精研課程中提到的按照知識相關性劃分模塊分級分類進行。知識點連成線,知識線交成網,再將主要理論規律、思想方法、物理模型及典型案例進行適當擴充,觸類旁通,總結出解決一類問題的模型和一般步驟方法等[3]。高中物理主要知識點主要可分為動力學、電磁學、熱學、光學和近代物理5大模塊。完備精準的知識體系是設計高中物理導學案的基礎。
2.2實驗整理
實驗整理應結合本校實驗室配備進行,實驗整理主要涉及儀器整理、重點實驗整理與實驗方法總結這3方面。儀器整理可從儀器功能、結構和使用步驟與注意事項這些方面著手整理。重點實驗按照知識模塊分類,明確各實驗的目的、原理方法、方案設計、儀器準備、實驗步驟、數據處理、誤差分析及注意事項。實驗方法是設計實驗和處理數據時用到的研究方法,可以彌補儀器和裝備的不足,轉不能為可能、化繁為簡以及減少誤差等。
2.3建立題庫
老師可以嘗試建立自己的題庫:日常積累常見題、典型題目同時關注高考,研究較新與較復雜的題目,并將自己積累的題庫與知識點相對應,為導學案的設計提供豐富的案例材料。
2.4設計反思
任何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導學案的設計也在不斷優化。與教學反思類似,常對導學案的設計與使用從知識安排、案例分析、學生活動設置、學習檢測與學生學習效果等方面進行反思,去偽存真,取精華去糟粕,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
本文對高中物理導學案設計的具體策略做了初步的探索和總結,這些研究所得規律對幫助一線教師進行高中物理導學案的設計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雷宇.高一物理導學式學案的設計與實施[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0.
[2]譚后洪.優化高中物理教學方法的分析[J].教海探航,2013,(739):35.
[3]鄭春和.有效教學始于知識梳理[J].生物學通報,2013,48(4):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