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珂睿
【摘要】當前小學生的厭學情緒呈上升趨勢,引起了社會、有關部門和教育單位普遍關注。厭學現象的存在,不僅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業和成長,而且也會嚴重阻礙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消除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厭學現象,幫助學生克服厭學心理,就成為擺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厭學 原因 家長 教師 矯正
【中圖分類號】G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6-0193-02
一、厭學原因
通過將近一年的“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情緒的個案研究”的課題研究,課題組老師在對存在不同程度厭學情緒的學生(智力正常的學生)進行智力測驗、調查問卷、個別談話和心理咨詢,發現兒童厭學的原因絕大多數是緣于非智力因素。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家長教育方法不當
(1)教養思想及方法
家長常常認為,現在的孩子物質生活越來越好,不愁吃穿,還有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孩子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甚至厭學呢?殊不知,正是因為物質生活太好,得到的物質東西越來越容易,所以孩子的進取意識和刻苦學習的精神在不斷地消退,漸漸地便形成了厭學情緒。還有一些同學本來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和好些奇心,對知識領域非常向往,可是,他們在學習上卻沒有自主權——家長總是強迫他們參加那些所謂的興趣班、特長班、培優班,學一些他們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這不僅使他們對各種各樣的“班”反感,而且對正常接受的課程也厭倦起來。
(2)父母對學生的影響
孩子愛學習是有“條件”,關鍵是父母在學習上要以身作則,并善于激發孩子的學習欲望。有些父母總是督促孩子學習,自己卻不學習。有的父母平時工作繁忙,下班后就想“放松”一下,在家里不是打麻將,就是看電視、睡大覺。面對這種情形,孩子還怎么能有積極的學習動力呢?
2.教師教育教學手段不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小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币恍W校對學生評價的標準主要建立在分數的基礎之上,再加上高強度的學習活動和并不寬松、民主的教學環境,導致自卑、脆弱和學習有困難的孩子得不到認同和鼓勵,厭學情緒與日俱增。某些教師教育手段的不得法,片面追求分數,采取“填鴨式”教學法,對學生進行疲勞戰術、嘲諷戰術或體罰戰術,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受到嚴重的打擊,產生了強烈的厭學情緒。還有一些教師雖然沒有直接對學生進行以上的戰術攻擊,但是他們對待好學生親切關懷的態度和對待差學生冷漠無視的態度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引起了學生的抵觸情緒,從而導致其不愿意學習該教師教授的課程。
3.學生的學習障礙
(1)缺乏學習動機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生學習活動的重要因素,它不僅影響學習的發生,而且還影響到學習的進程和學習的結果。在中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動機往往和學習的積極性密切聯系著。學習效果好,就能增強學習動機;長期學習效率不好,就會使原有的正確的學習動機減弱或消退。
科學奠基人貝爾納曾經說過:“良好的學習方法能使我們更好地發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可能阻礙才能的發揮?!痹趯W生的學習過程中,每個孩子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使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只不過有的學習方法好,有的方法不好,沒有掌握適合自己的科學的正確的學習方法,事倍功半,學習積極性自然慢慢減退了。
(2)慵懶癥與心理惰性
主要表現為:學習被動,上課精神不振,毫無參與欲望,自我管理能力極差,即使家長每天花幾個小時督促孩子學習,自始至終奉陪,學生仍對學習厭倦,既無效率,也談不上質量。
4.外界不良風氣影響
目前社會上有少數人的“拜金主義”認為知識不重要,唯有錢才重要的思想對學生的學習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另外兒童迷戀游戲、上網等活動也會導致厭學。
二、如何矯正
對于厭學的學生,教育的關鍵不在于對其增加學習的壓力,而是要提高其學習的興趣,培養其學習的能力。家長要戒急、戒懲、戒棄。家庭教育的“急”和“懲”會使孩子產生嚴重的挫折感,從而失去自信和自尊。家長教育孩子要有良好的心態,以鼓勵為主,不能用懲罰代替教育,在遇到挫折或成效不大時,要有持之以恒的決心,不輕言放棄。
1.家長應正確地認識并承認孩子在心理或學習能力上有障礙和缺陷,要從實際出發轉變對孩子的教育方式,要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要多關心愛護孩子,少橫加指責,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在分擔其所遇到的學習困難和壓力,努力創造溫暖、和諧的家庭氣氛。
2.家長要不斷調整心態和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努力挖掘孩子的優點,對孩子微小的進步都要給予真誠的鼓勵和表揚,幫助孩子樹立自尊和自信。
3.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習慣的養成家長不但要對孩子嚴格要求,而且要以身作則。同時要引導孩子掌握科學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孩子就如同找到“點石成金的手指”。
4.家長要努力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努力創建“學習型家庭”,讓孩子以學為樂。首先,要有固定的學習場所。其次,要有固定的學習時間。第三,要有必要的讀物和學習資料。第四,家長應帶頭學習,為孩子做學習的表率,而且和孩子一起學習,相互學習。
參考文獻:
[1]郝焱濤.學生厭學情緒的成因分析及解決方法[J]. 山西教育(教學), 2011,(01)
[2]張惠敏.讓每位孩子快樂地學習[J]. 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 2011,(Z3)
[3]施建農,蔣長好主編.《學生心理咨詢案例》,中國稅務出版社
[4]施建農,蔣長好主編.《學生心理治療》,中國稅務出版社
[5]《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開明出版社,2012年第9、10、11期
[6]《家庭教育》2015年第11、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