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
員工持股計劃對上市公司的影響分析
◎王琦
員工持股計劃是上市公司用以激勵員工和吸引高級人才的一種方式,上市公司從盈余中提取并以股票的方式分配給一部分公司員工,使員工獲得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權和支配權。本文從企業文化和會計的視角,以249個上市公司為樣本,將市場份額、公司存在年限、規模和企業文化同時納入考察范圍,并將資本回報水平、公司利潤作為因變量,通過實證分析引入員工持股計劃是否會對上市公司產生積極影響。
員工持股計劃 股權結構 資本回報率 會計利潤
現代公司制度的產生使得公司的經營權與所有權產生了分離,如何提升企業的效率并促進企業長期健康發展一直是圍繞公司管理者和理論研究學者的重要課題。在我國,公司治理的情況并不十分樂觀,治理水平低下導致的內部監督缺失,大股東一枝獨秀以及內部人控制的現象很嚴重,這些問題一直阻礙公司的發展,引入員工持股計劃正是公司對于人力資本越來越重視的體現。按照雇員購買公司股票的資金來源,可以將員工持股計劃分為兩類:一是自籌資金型,可稱為非杠桿型;二是貸款型,又可以稱為杠桿型。本文較全面的考慮了可能影響企業績效的多種因素,對249家上市公司2016年會計年度數據進行分析整理,得出各個控制變量與企業會計利潤和資本回報率的相關關系和顯著性水平。

(一)描述統計分析結果和相關性分析
表1為各統計變量的描述性分析結果,表2顯示各統計變量的顯著性和相關性檢驗,根據Pearson相關系數顯示,員工持股計劃與公司會計利潤呈負相關但不顯著,與資本回報水平呈正相關且顯著。為了印證這一結果,同時進行Kendall和Spearman檢驗,檢驗結果印證了Pearson檢驗的結論,說明員工持股計劃的實施可以促進公司資本回報率的提高,但對會計利潤的影響不是很大。
(二)考察變量對會計利潤的影響分析
當會計利潤作為因變量,員工持股計劃、年限、規模、市場份額、公司文化作為因變量時,模型A和R調整系數為0.618,說明各解釋變量對模型的解釋力度為61.8%,D-W統計量為2.135,說明模型不存在自相關性,F統計量為81.7,表明模型的設定是正確的,不存在系統性誤差。表3說明公司規模、年限對利潤的影響為正且顯著,而團隊文化對利潤的影響為負且顯著,員工持股計劃和市場份額對利潤的影響為負但不顯著。這表明公司員工持股計劃對企業利潤不會產生影響。
(三)考察變量對資本回報率的影響分析
當資本回報率作為因變量,員工持股計劃、年限、規模、市場份額、公司文化作為因變量時,模型B的R調整系數為0.319,說明各解釋變量對模型的解釋力度為31.9%,D-W統計量為2.143,表明模型不存在自相關性,F統計量為24.314,說明模型的設定是正確的,不存在系統性誤差。表4表明規模、團隊文化、市場份額均對資本回報率影響為正且顯著,公司年限對資本回報率影響為正但不顯著,員工持股計劃對資本回報率影響為正且顯著,表明持股計劃的實施會提高資本的回報水平。

表1 變量統計性分析結果

表2 統計變量相關性檢驗

表3 模型A標準化與共線性檢驗

表4 模型B標準化與共線性檢驗
本文經過論證分析證明,員工持股計劃與企業會計利潤為不顯著的負相關關系,而與企業資本回報水平為顯著正相關關系,說明員工持股計劃對于上市公司的資金利用率和分配效果有幫助,但對于企業提升會計盈利水平沒有太大作用。同時,公司規模擴大對公司資本回報率和利潤都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團隊文化積極進取對會計利潤有負面影響,但對公司資本回報率有正相影響。企業通過員工持股計劃可以激勵員工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但如果僅僅是出于提升會計利潤的考慮,員工持股計劃顯然不如擴大公司規模有效果。
從人力資本來看,有效的激勵方式發揮作用的前提是員工認可,其次是參與感的提升,薪酬作用被排在了第五位。而員工持股計劃實際上是公司的一種高薪激勵措施,這種措施在企業成長初期能發揮很好的作用,但由此伴隨的高負荷工作量和高淘汰率,也會使公司團隊不穩定,不利于培育公司文化。對我國大多數正在實行或者有計劃實行員工持股計劃的公司而言,伴隨該持股計劃需要同時進行的不僅是公司股權結構的調整,更是貫穿公司發展的一場深遠革命。
(作者單位:營口市第一拆遷公司站前區拆遷處)
責任編輯:張永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