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曉心·FM記者
菲特爾莫古:創新引領未來
文/郭曉心·FM記者
上海菲特爾莫古軸瓦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菲特爾莫古”)是國內最大生產汽車、柴油機軸瓦、襯套、止推片等系列產品的專業定點企業,公司作為中國汽車、內燃機軸瓦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單位,積極推動國內汽車、柴油機軸瓦事業的發展,引領汽車、柴油機軸瓦的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完善,先后主動與國內汽車、柴油機軸瓦行業協會合作制訂了軸瓦、襯套、止推片10余行業標準。日前,《鍛造與沖壓》雜志社記者有幸走進這家享負盛名的企業,聆聽菲特爾莫古黨委書記、副總經理邱學軍先生講述菲特爾莫古的前世今生。

上海菲特爾莫古軸瓦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邱學軍先生
菲特爾莫古是由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SAIC)所屬的上海華域集團與美國菲特爾莫古全球公司(Federal-Mogul Corporation)合資建立的,其中,美方股份占比為60%,中方為40%。公司是在原上海合眾汽車零部件公司軸瓦廠(SAIC旗下)基礎上,依托美國菲特爾莫古公司最先進的發動機軸瓦技術的支持,為上汽集團、一汽集團、奇瑞汽車、北京現代、東風集團、江淮汽車、長城汽車、沈陽三菱、中國重汽、重慶康明斯等企業配套生產軸瓦、襯套、止推片等系列產品。
邱學軍先生介紹,公司不斷開發國內外著名品牌發動機主機配套的軸瓦產品,特別是在企業合資后,菲特爾莫古不僅有上汽集團的強大支持,而且還有世界頂級汽車零部件生產商之一的美國菲特爾莫古公司的技術支持,尤其是最新的大功率汽油和柴油發動機部件使用新型材料開發的低成本、高質量的軸瓦技術,有助于公司與世界先進發動機軸瓦制造技術同步發展。

作為發動機心臟的零件,質量要求來源于客戶并高于客戶的期待。為此,菲特爾莫古堅持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技術路線,培養自主創新能力,在積極引進合作方先進技術和裝備的基礎上,實現技術二次開發,優化和改進工藝、工裝和模具,并積極申請專利,不斷積累企業自身的技術經驗和知識庫,使其成為合資企業自有知識產權,同時在自主創新過程中,培育一支企業自己的技術人才隊伍,走可持續發展的技術道路。
眾所周知,軸瓦材料是確保軸瓦耐磨性能和抗疲勞性的關鍵,為了掌握這項核心技術和實現材料國產化,2010年公司通過技術引進和持續攻關,整合歐美兩種軸瓦材料的制造工藝,實現了軸瓦高端鋁基材料的國產化,從而不僅提升了產品開發的綜合競爭力,同時通過材料國產化,大幅度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企業的邊際貢獻率和經濟效益。為了優化軸瓦壓彎成形工藝,菲特爾莫古引進江蘇中興西田數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CPTEK”)伺服肘桿式沖床,伺服電機控制滑塊運動實現保壓效果,優化了壓彎成形質量,更改沖床動作曲線后,保壓時間得到進一步延長,從而使軸瓦整體壁厚成形更為均勻。該伺服沖床是CPTEK在深度參與菲特爾莫古軸瓦工藝改善的基礎上,依據軸瓦成形要求以及生產線整體產出,為菲特爾莫古提供的量身定制式解決方案。邱學軍先生表示,這款CPTEK伺服沖床為公司產品質量提升貢獻了重要力量,公司連續采購了CPTEK自主研發的四臺伺服壓力機,替代了美國進口,提高了產品質量,同時降低了成本。CPTEK雖然很年輕,但在伺服沖壓技術開發能力上很強大,能夠聽取我們的建議,是非常值得信賴的合作伙伴。
菲特爾莫古非常注重同步引進合作方的世界最頂尖技術,搶占國內最高端的汽車、柴油機主機軸瓦配套市場,隨著發動機在節能排放和高性能技術要求上的不斷提高,2016年企業引進全球最先進的汽油機軸瓦表面高分子噴涂生產線和翻邊瓦激光焊接生產線等合作方最先進的核心技術,以確保企業在技術上始終保持國內同行業的領先地位,在競爭力上始終保持國內軸瓦行業內“龍頭”地位。
在轉變業務模式上,公司積極開發多元化產品和拓展配套新領域,確立了“三機一箱”的市場發展戰略,即汽油機、柴油機、壓縮機和變速箱,除了汽油機和柴油機的各類軸瓦業務外,這幾年公司加大力度重點拓展了變速箱、壓縮機和工程機械領域襯套業務的市場開發,在設計上自行研發各類異形襯套,在工藝上自行研發了襯套的級進模加工成形技術,為企業帶來了新的市場和經濟增長點。
在鼓勵創新實踐、培養精英人才方面,菲特爾莫古推行“請進來、走出去”戰略,并搭建了海外交流平臺,每年都選送技術、生產、物流等各方面的優秀工程師至合作方的海外工廠學習和交流,進行工藝、工裝、模具的設計研討和前瞻性技術的研究,掌握最先進的應用技術和提升精益生產管理能力,開辟了一條全新的人才培養路徑。
公司注重人才梯隊的建設,不斷優化激勵機制,在技術和管理人才隊伍的培養上,不僅注重各領域技術領軍人才的激勵,同時注重青年技術人才的培養,通過建立長效的激勵機制和職業發展機制,推進企業自主培養與引進相結合的人才戰略,實施了老中青干部梯隊建設、崗位交流和A、B角配置等工作措施,基本形成了老、中、青三個年齡段的層次結構,培養一支高素質、復合型、勇于創新的人才團隊,在工程、技術、質量員工隊伍中,一批年輕骨干脫穎而出,為企業持續創新發展夯實根基。
菲特爾莫古注重一線技術工人的培養,生產一線員工是企業直接創造經濟效益的主力軍,質量、效率、成本都是企業精益生產管理的核心,通過在生產一線推進“一線通”的創新激勵機制,弘揚學技能、比技能的氛圍,培養一支多崗位、復合型的一線技能骨干隊伍,自動化生產線員工的技能和生產效率得到了提高,生產線的人員配置壓縮了20%,人均產出提高了30%,創新機制帶來了活力。
建立研發人員新產品創新開發機制,引導員工樹立“如果不做新產品、公司三年后就關門”的危機意識,針對新產品機型多、規格復雜等特點,通過強化新項目責任制、抓好項目小組激勵工作,組建小批量軸瓦新產品試制線等舉措,取得開發新產品機型48種、品種238類的好成績。實踐證明公司目前的銷售收入,近90%是近三年來開發的新產品市場,新品開發推動著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并在美國輝門集團軸瓦系列十余家供應企業中處于領先地位。
菲特爾莫古黨委按照上汽集團工作要求,以“公正、包容、責任、誠信”為價值取向,積極開展各項指導工作。即,積極倡導“公正”的價值取向,堅持公平、正義和公道,堅持立黨為公,通過謀求“提質增效”改善,為員工創造更好的發展空間,提升公司經濟效益,更堅定維護員工合法權益,建立了良好的績效管理機制,努力改善員工生活;積極倡導“包容”的價值取向,尊重和維護員工的權利,鼓勵各種思想的交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堅持依法積極倡導“責任”的價值取向,不斷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
自合資經營至今,菲特爾莫古一直以技術創新為引領、轉型創新為驅動、管理創新增效益,圍繞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堅持華域汽車“零級化、中性化、國際化”的戰略發展策略,產品從汽車、柴油機行業拓展到工程機械領域,從汽油機、柴油機軸瓦配套拓展到變速器、工程機械襯套配套,從上汽集團業內配套為主拓展到國內汽油機軸瓦市場半壁江山,業外市場比例高于業內市場比例,其關鍵就是企業不斷探索和踐行創新發展之路。
面對新的挑戰和機遇,公司將繼續秉承“誠信是永遠的準則,質量是永恒的主題”價值觀,在民族品牌CPTEK等這樣優質供應商的支持下,帶領全體員工向成為一個有全球競爭力的國內軸瓦行業“標桿”供應商愿景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