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惠清
摘 要:以“荒漠化防治”為主題探討如何通過“主題探究式”教學將區域地理瑣碎分散的知識有效地整合起來,達成對區域環境特點的把握。以人地關系為主線,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能力,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關鍵詞:主題探究式;地理教學;核心素養;整合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4-0083-01
地理課程標準將“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確定為地理核心素養。其中,人地協調觀是地理課程內容蘊含的最為核心的價值觀,它包含正確的自然觀、資源觀、環境觀、人口觀、發展觀等。綜合性和區域性是地理學研究的兩個突出特點,由此形成的綜合思維和區域認知,是學生分析、理解地理過程、地理規律、人地關系系統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一、區域地理主題探究教學模式
區域地理“主題探究式”教學模式是指運用區域研究的一般方法探討某一區域中突出的地理現象分布與形成的學習活動。它以掌握一定的區域基本知識為前提,確定主題幫助學生分析、解剖案例,提取相關的地理基本原理,最終目標是讓學生掌握分析區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思維方法。文章以“荒漠化防治”為主題,探討利用“主題探究式”教學將區域地理瑣碎分散的知識有效地整合起來的方法,以達成對區域環境特點的把握,運用地理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人地關系為主線,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提升地理核心素養。
二、思維導圖的構建,促進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發展
本課以“荒漠化防治”為探究主題,以區域圖為載體,利用圖中經緯網定位,培養學生區域認知,結合圖中信息,考察區域荒漠化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教師要根據新課標要求,整合教材,做到宏觀上把握知識體系,微觀上突破重、難點,通過設計區域生態環境問題的思維模板,尋求知識點的內在聯系,培養學生整體把握地理知識的能力。
三、以問題為載體,從核心概念到核心素養
教師要利用思維導圖解讀荒漠化概念,引領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建立知識的因果關系,促進知識的內化,形成邏輯思維能力。圍繞“荒漠化防治”這一主題,教師在授課中要重視講練結合,抓住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建立知識的因果關系,引導學生發現區域問題。如黃淮海平原的鹽堿化、西北地區的荒漠化、南方低山丘陵的水土流失等。教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區域生態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如華北平原鹽堿化產生的自然原因:年溫差較大,降水集中,地勢低平,旱澇災害頻發,東部近海則屬于人為原因。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運用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對區域發展作出合理評價,并制定正確的發展策略。
四、整合初高中地理探究主題,形成綜合思維
通過展示荒漠化的思維導圖,土地荒漠化的過程圖,風沙的形成條件,教師可利用以下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一是分析天山北坡和南坡的自然帶分布差異。二是對北疆以固定沙丘為主,南疆以流動沙丘為主的原因進行分析。三是簡要分析伊犁河谷地成為“西域濕島”的原因。四是過度發展綠洲農業會產生哪些生態問題?如何防治?五是分析北方地區沙塵暴頻發的原因。教師要引導學生分組討論,讓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區域認知和實踐能力。學生通過知識結構的引領,信息的對比分析和應用原理的過程,選擇相關的內容進行作答。這既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結構內在聯系的理解,又能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形成解題思路,提升學生的地理素養。
典型案例:甘肅民勤是我國沙塵暴多發地區之一。讀圖分析:(篇幅所限,圖略)制約區域農業生產的主要資源是什么?對該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容易導致的環境問題有哪些?簡要分析其形成過程。答案:水資源,土地荒漠化與土地次生鹽漬化。如果農業生產用水量超過水資源的承載力,耕地得不到足夠的水分,在干旱的氣候條件下,就會導致土地荒漠化。
教師通過呈現民勤多沙暴的典型案例,將土地荒漠化的原因與系統的地理知識聯系起來,使學生對土地荒漠化的認知向深度發展。題目設置突出春季特性:氣溫回升快,氣候干旱,蒸發旺盛,多大風天氣,多寒潮天氣。將問題分析與風沙形成的條件相結合,將學生地理分析的思維引向深度和廣度。
五、類比差異,遷移知識,深化主題
區域特征的差異性要通過對比分析的思維過程才能得出結論。類似地理事物要比較其差異性,不同地理事物要歸納其相似性,比較法是區域地理復習中常用的學習方法。如將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與西南地區沙漠化的成因比較;紅漠化與新疆荒漠化的成因比較;西北干旱區與中亞、西亞、北非干旱區的比較。通過比較,學生既可以掌握區域地理知識,又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和綜合能力;既可以升華對區域特征的認知,又可以進一步理解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六、結束語
總之,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能從個別到一般,掌握帶規律性的地理知識。教師要通過區域地理主題式教學,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從而深化探究主題,提升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周挺.高中地理導學案教學模式實踐研究[D].河南大學,2014.
[2]巫常清.中學地理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地圖意識[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8(06).
[3]牛超,劉玉振.試論地理核心素養的內涵、特征及其培養策略[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