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友
82歲新娘迎來遲到66年婚禮
文/阿友

深情交杯
2016年10月25日,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紀念日。在重慶忠縣一處農家小院,張燈結彩笑語喧嘩,周邊300多名父老鄉親紛至沓來,恭賀一對經歷60年坎坷磨難,用甜美愛情創造生命奇跡,雙雙年逾八旬的老夫妻補辦的一場簡樸又隆重的特殊婚禮。一級傷殘的85歲志愿軍老兵丈夫了結夙愿,終于讓82歲的新娘等來遲到66年的婚禮,用榮辱不驚的怒放生命演繹出蕩氣回腸的磅礴大愛。
1934年,何光英出生在重慶市忠縣雙桂鎮九龍村一個貧寒農家,12歲時父母相繼辭世。1950年,16歲的童養媳何光英由媒人領進石寶村割草灣的古臣坤家。結婚前,兩人竟沒見過面。當天,何光英穿著嫂子借給她的藍碎花布衣,在長輩見證下,與古臣坤結為夫妻。緊接著,朝鮮戰爭爆發。1951年2月,沈陽軍區到忠縣征兵。為歡送新兵,村里安排幾名年輕姑娘給新兵戴“大紅花”壯行。孰料,何光英吃驚地看到丈夫赫然站在新兵隊列里。原來,一心想報效祖國的古臣坤瞞著妻子偷偷報名參了軍。何光英那時年紀小,以為丈夫去幾天就回來了,沒想到這一別就是5年。古臣坤被編入中國人民志愿軍第67軍201師601團后勤處,負責運送從前線下來的傷病員。適逢前線戰事吃緊,新兵還沒整訓完,全團即開赴朝鮮戰場。在血雨腥風的戰場上,由于古臣坤表現突出,3次榮立三等功多次受到師團嘉獎,還當上副班長,一直到停戰都未負傷。在祖國另一端,小媳婦何光英成了古家頂梁柱,操持農活家務樣樣做得有聲有色。天有不測風云。1954年3月的一天,古臣坤駐守的坑道突然塌方,全班12人全被掩埋,古臣坤腰部被一塊巨石砸中傷得最重。挖出來送去搶救時,古臣坤腰椎以下癱瘓,身子既站不起來也坐不起來,且大小便不能自理。一級傷殘的古臣坤被送回成都休養,他決意不再拖累妻子,一直不與家里聯系。1956年9月的一天,一個回國探親的戰友回村,何光英得到消息立刻放下手中活,找到戰友家打探情況。支吾半天,戰友只得將實情告訴何光英:古臣坤殘廢了,背上還長了個大瘡,人在成都。何光英一聽只感天旋地轉欲哭無淚,她的天空坍塌了……
哭干眼淚的何光英次日把家中肥豬賣掉,換了70多塊錢,忙完家里農活,安頓好家人,啟程前往成都。何光英先步行6個小時山路到達墊江,再從墊江坐客車到長壽,又坐船前往重慶,再從重慶坐火車抵成都,最后坐客車到達成都療養院,整整花了三天四夜。那天,當心急如焚的何光英出現在成都療養院病房門口,一眼便看到坐在輪椅上的古臣坤。曾經生龍活虎的丈夫這輩子再也站不起來,何光英不相信眼前事實,四目驚訝中碰撞剎那,何光英淚雨滂沱地沖上前抱住丈夫,“坤伢子,你是為國盡忠傷殘的,是光榮的,有我在不要怕,可你為何不告訴我?”“我不想連累你和孩子,這輩子只能待在療養院不回去,也沒有能力給你幸福了,我們到此為止吧。”滿腔熱忱本打算接丈夫回家,但何光英等到的卻是“希望解除婚姻”。21歲的何光英不甘心,“既然是夫妻就要同甘苦共命運,我來伺候你下半輩子,孤身在外哪有在家方便。你在一天,我陪你一天;你在一年,我陪你一年,今生我就是你的雙腿,陪伴你一輩子!”這樣,兩人在成都療養院耗了十多天,古臣坤心軟了,由妻子背著他轉了4次車船回到老家。回家休息一個月,療養院派人將古臣坤接回去,這一別又是3年。1959年10月,古臣坤坐著輪椅再次被妻子接回忠縣老家。這一次,他沒有再離開。
從此無論春夏秋冬,何光英開啟每一天固定模式:在地里干農活每隔兩小時,她就放下活計,回家給丈夫翻身擦洗避免生褥瘡,喂水喂食,清理隨時可能出現的失禁大小便。晴天何光英背著丈夫到外面洗頭曬太陽,給他做簡單按摩,剃須刮胡給他講村里趣事逗他開心,鼓勵丈夫做命運強者。照顧丈夫撫養孩子,處處都需要開銷,何光英只能從幾畝薄地里刨。她像一只高速旋轉的陀螺,不知疲倦地忙碌著,有時忙得一口飯都吃不上,有時半夜起來給丈夫換床單,因勞累過度頭暈經常一頭栽倒在地,摔得渾身鮮血淋漓……冬天,古臣坤一天要尿濕好幾次褲子,何光英每天大部分時間都花在洗褲子上。整個冬季,一雙手幾乎每天都泡在零下十幾度尖錐刺骨般的冷水里,凍爛的雙手生滿青紫色腫包,潰爛后黃水直流。每當丈夫看到妻子呵氣搓著不聽使喚腫得像蘿卜的雙手洗衣時,感動得他在床上顫巍巍朝妻子雙手作揖,“光英啊,我這輩子欠你太多,恐怕只有來世再報了!”何光英這雙手從此留下后遺癥,一到冬天就奇癢難奈。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何光英天天在和時間與命運賽跑,發揮自己生命一切潛能,期待愁云慘淡的生活出現轉機。
古臣坤癱瘓后抵抗力極差,經常感冒發燒。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一個天寒地凍的傍晚,古臣坤突患感冒發燒,得連輸3天液。為方便護理,何光英從鎮里請來醫生把輸液選擇在家里進行。她讓醫生教會自己如何更換輸液瓶,一直陪掛到凌晨。古臣坤心疼不已讓她早點睡,何光英不肯,古臣坤便“威脅”說:“再不睡我就拔掉輸液管!”“好,好,我現在就睡。”何光英抱床棉被和衣趴在床前,幾乎一分鐘內,疲憊到極點的她就發出輕微鼾聲。看著倦得不能再倦的妻子,古臣坤眼睛濕潤了。突然,何光英顫了一下猛地驚慌失措坐起,疾速伸手探向古臣坤左手長吁一口氣說:“嚇我一跳管子沒掉,原來是做夢!”原來,妻子做夢都擔心著自己,古臣坤感到一陣陣凄然又一陣陣甜蜜。從此,古臣坤與妻子的心貼得更緊了。

婚禮現場
回到護理條件極其簡陋的農村療養30多年,許多見過古臣坤的醫生都奇怪,一個高位癱瘓病人在床上睡了30多年,居然臉色紅潤雙眼如炬精神飽滿,聽力尤其好,全身一個褥瘡沒長,身上沒有丁點異味,真乃人間大善大愛創造奇跡。
一個農婦照料癱瘓丈夫,供養兩個兒子還要撫養老人,家庭重擔壓得何光英幾近窒息。盡管生活拮據,但對所有前來探望的人,自尊的何光英總不停地說謝謝卻婉拒任何形式的物質捐助,更從未對當地政府提過任何要求。2012年,鎮領導建軍節看望古老時,何光英無意中說起古臣坤好多年沒有去鎮上趕集了,鎮里趕忙買了電動輪椅,好讓老兩口去觀賞下鎮里新開發的荷花蕩景點。收到輪椅的那年8月12日早上,何光英興奮地推著輪椅上的古臣坤多年來第一次“走”出家門,“老古,你終于可以享受曬太陽,在太陽下活動了。”“是啊!”古臣坤愜意地伸伸胳膊,讓細弱的雙手充分接受陽光撫照。輪椅駛上通往鎮里的水泥路,何光英加快步伐,荷花蕩已在不遠處,清爽秋風夾雜荷葉清香拂面沁人心脾,古臣坤覺得好自由,他的心瞬間像飛起來一樣童心大發,“老太婆,你推著我跑,行不行?”何光英笑笑,推動輪椅大步奔跑起來。風從耳旁掠過,肆虐飛揚起兩人頭發,啊!真的飛起來啦!古臣坤在風中開心地高喊:“沖啊!”何光英加快奔跑速度,古臣坤覺得自己快要脫離輪椅騰空而起,他張開雙臂,歡笑著迎接那份久違的舒暢與激情,收獲生命光澤與感動!

老兩口
孩子們相繼長大成人,生活從愁云慘淡中折射出一絲曙光。目睹父母執著相守,也讓泡在苦水中長大的兒子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大兒子剛談朋友時,女友就知道古家貧苦,還有殘疾父親,卻心甘情愿嫁到一貧如洗的古家,就是沖著長輩那份不離不棄的情感和嚴正家風。如今,大兒子一家遠在外省打工,二兒子在忠縣縣城工作。兩個孩子非常孝順,屢次勸說兩位老人與其居住。何光英卻說,只要自己活一天,就照顧老伴一天,絕不拖累孩子。
家風和暢,老兵可敬。每有訪客前來,何光英總愛樂呵呵展示一個上了鎖的盒子,里面有古臣坤在朝鮮戰場上獲得的所有榮譽勛章和證書。但讓老兩口十分遺憾的是,盒子里惟獨沒有兩人結婚證。一次,縣人武部政委蹇忠來看望老兵,無意中問到何光英,二老當年的結婚證還在嗎?何光英說那時農村困難,沒有結婚證,也沒辦酒席更沒舉行婚禮就進了古家。蹇忠知道,兩位老人的婚姻沒有契約卻最持久,在當地傳為美談。一些小夫妻鬧矛盾,主動找何光英出面調解。于是蹇忠提議,“老人家要不要補辦一個婚禮,把結婚證領了。”何光英一聽哈哈大笑:“你們是怕我不跟他嗎?”蹇忠鄭重莊嚴表示,“古老、何老,能給你們補辦這場婚禮,將是我們這些后輩的榮幸,不要讓這份撼人心魄的大愛留有遺憾!”這個提議迅即得到古家孫輩響應,現在日子好過了,一定要給爺爺奶奶圓夢,給他們補辦一場體面隆重的婚禮!古臣坤聞聽大家籌劃喜極而泣老淚縱橫,“現在不辦這個婚禮,也許過幾年就沒機會了。走之前,我要明媒正娶給老伴一個名分。”
于是,各界愛心人士開足馬力籌備婚禮。喜慶禮服、糖果買回來,大紅婚聯、燈籠貼掛起來,操辦喜宴的大廚請來了……10月25日清晨,石寶村家家戶戶像過年一樣起得很早,大伙樂呵呵邀約著趕赴何光英老人家幫忙。薄霧籠罩中,滿臉溝壑笑開花的何光英換上紅衣戴上紅花,輪椅上白發蒼蒼的古臣坤也換上嶄新軍裝,佩戴上保存了一生的4枚閃閃發亮軍功章,迎接這場人生最重要儀式。當天,前來給兩位老人祝福道喜的十里八鄉鄉親們擠滿古家小院。在鄉下,遇上這么大歲數的新郎新娘實在稀罕,大伙也來沾沾喜氣。更令人振奮的是,兩位老人的故事,還打動了抗美援朝電視劇《三八線》劇組,劇中張國強等多名主演先后錄制視頻,向兩位老人送來祝福。《三八線》中飾演尖刀班長線才臣的演員姚增強,受劇組所有演職人員所托,專程趕到現場給兩位“新人”置辦醫療床、影碟機等賀禮。中午11:18,在兒孫們簇擁下,在隆隆鞭炮聲和鄉親們祝福中,古臣坤笑容滿面地哼起他最愛聽的歌曲《東方紅》,“東方紅,太陽升……”85歲的古臣坤坐上輪椅由82歲的何光英推著“走”上神圣紅地毯,前來祝福的親朋報以最熱烈掌聲!新郎新娘壓抑不住內心激動不停地鞠躬點頭招手致謝,主持人簡短介紹他們悲壯坎坷的愛情故事,播放由愛心人士為新人私人訂制的微電影,詳盡講述他們66載如一日相敬如賓的全過程,令現場黑壓壓人們感慨唏噓不已。主持人淚流滿面地說:“凋零生命綻新綠,人間大愛蕩巴蜀。今天是兩個頑強生命旅程中最美妙的約會,這注定是一個感天動地的激情飛揚時刻。因為有愛,村前阡陌房前小道上,輪椅壓過的兩道車轍已烙下了半個多世紀的相濡以沫。我們堅信有愛相隨,他們今后的夕陽人生也一定會更加絢爛多姿!”當主持人祝福新郎新娘白頭偕老時,大家都樂了:這兩位“新人”,成婚時已經“白頭”!婚禮上,古臣坤動情地說:“我今天非常自豪,終于正式迎娶了她!感謝老伴60多年來對我的精心照顧,是她給了我第二次生命!”看著老伴,何光英眼中泛起淚花:“當年我嫁進古家沒舉辦任何儀式,沒想到這么多年后,還能迎來熱熱鬧鬧的婚禮,一切恍如夢境!相信如果當時是我遇到意外,他也不會離開我。”
令人欣慰的是,國家和當地政府、武裝部給予老兵精心照顧,幫助翻修古家房子,每月還有3000多元各種贍養費用和補貼,生活基本有了保障。不離不棄66年如一日,何光英用自己一生詮釋了大山女人這個詞的真正內涵,也給物欲橫流社會里無數個心靈和道德的沙漠撒下一絲清涼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