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軍林
準確定位目標 合理取舍整合
——蘇少版書法五年級上冊《錐形的字》的教材處理與思考
唐軍林
中小學書法課應當根據《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制訂合理有效的教學目標,根據實際情況處理教材,取舍得當,富有創意。要契合書法學習的根本規律,充分考慮學生的審美認知需要和接受水平,使每節課每一環節的教學都目標明確,并且收到看得見的效果,從而喚起學生成功的愉悅感和成就感。
目標定位;取舍;整合
目前中小學書法課的開設已成燎原之勢。但是各地書法課開設的質量卻莠多良少,狀況堪憂。雖然書法教材有了,書法教師也會寫,但書法課畢竟不能只是照本宣科,機械操作。有的教師每逢書法課必然要講歐虞褚薛,又是歐顏柳趙,又是筆法墨法章法,講得頭頭是道,學生如聽天書,結果就是沒有將教材所設定的練字任務落實到位,學生所獲甚少。有的教師認為書法課就是寫字課,讓學生拿起毛筆就寫,完全沒有方法的指導和文化的滲透。有的教師自認為書法水平高,于是對初學寫字的小學生也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又缺乏分層細致的指導和循序漸進的練習過程,等學生勉為其難地寫出來時,便指責學生這也不對,那也不對。如此種種都是因為缺乏準確的目標意識。沒有目標就是無的放矢,目標過高是揠苗助長,過低則陷入重復誤區的泥潭,這些課堂定位都容易導致高耗低效,有效的書法課目標必須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立合理的梯度,才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成教學效果。應當充分考慮書法課本身的學科特點,保證學生的書法練習時間,還應當創設優美神奇的意境,以恰當的教學策略引領學生的學習和練習,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前不久為蘇少版《書法教學指導》上了一節《錐形的字》錄像示范課,感到身為書法教師,能否正確解讀和恰當處理書法教材是能否上好一節書法課的關鍵。
書法課的根本指導原則在哪里?在《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里。書法教學必須遵循《綱要》的指導,有的放矢,穩妥落實,講究藝術,確保效果。《綱要》對各年級段的教學要求其實是很明確、很清晰的,認真吃透,定位目標,方能給每一節課一個合理的層次定位,每一個評價指標具體分解定位,才能有效指導自己的書法課堂教學。《錐形的字》屬于五六年級段,《綱要》中關于目標的定位是“比較熟練地掌握毛筆運筆方法,能體會提按、力度、節奏等變化。借助習字格,較好地把握筆畫之間、部件之間的位置關系,逐步做到筆畫規范,結構勻稱,端正美觀。”很明顯,不可以再像三四年級段一樣注重基本筆畫的書寫特征,認真描紅仿影,而必須在臨帖上下功夫,描紅仿影雙鉤填墨等易得位置,而臨帖易得原帖之精神。孫過庭說:“差之一毫,失之千里。茍知其術,適可兼通。心不厭精,手不忘熟。”熟練掌握毛筆運筆方法,體會提按、力度、節奏變化,把握筆畫之間、部件之間的關系等都是提高書法水平的要求,這些能力必須在反復臨帖對照要領不斷矯正的過程中得以形成。因此《錐形的字》一課教學目標應該定位為:1.學習“錐形的字”的寫法,初步了解上窄下寬和上寬下窄字形結構的書寫技巧。2.通過描紅、臨寫,正確把握“錐形的字”的結構特點,形成一定的書寫能力。3.欣賞米芾名帖《蜀素帖》,體會其筆法豐富、收放自如的書法風格和美感,受到藝術熏陶。4.繼續培養主動讀帖、認真臨寫的良好書法學習習慣。第一條目標指向讀帖能力培養,第二條目標指向臨帖技法能力的培養,第三條目標則指向書法文化的滲透和書法情境氛圍的塑造,第四條目標涉及書法學習習慣,必須一以貫之,不可懈怠。



一套教材必然是一個專業的專家團隊順應書法史的源流嬗變,充分考慮近當代書壇的不同風格,融匯時代對書法發展的各種推動因素的要求,從不同層面展示書法學科的教學內容和內涵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教學載體。但是落實到書法教學層面則不然。因為教師是活生生的個體,也許具有不同于教材的技法理解,更有自己對教學重難點的把握和判斷;學生個體所處的書法環境氛圍也不同,因此要學習的技法文化要素可能更具有針對性、層次性、個別性,充分考慮各種主客觀因素,采取最合理的方法,選擇最合適的知識點和技法訓練點就要求教師具有根據實際需要處理教材的能力。因此書法教師對教材要有自己的判斷和獨到的取舍處理,而這種取舍的根據應該是《綱要》中對教材所屬年段所規定的具體目標,以及教材本身所呈現的知識點與技法要點之間的難易互補等邏輯臺階關系。在蘇少版五年級上冊《錐形的字》一課的教學中,教者對教材的呈現順序和技能知識點的呈現就有取有舍。教材分為“感受錐形字”“寫法提要”“比較與欣賞”“習字指導”“練習頁”五部分,在鉆研教材過程中,教者發現教材對錐形字的概念特征界定結合古碑帖《多寶塔碑》拓片進行了全方位的闡釋和呈現,其中“寫法提要”和“習字指導”雖從不同側面對范字的書寫規律進行剖析和點撥,但習字指導本身就應包涵寫法提要;而“比較與分析”部分就歐顏柳趙四大楷書家筆下的不同風格的“大”字進行對比,加大了本課的信息量,目的是讓學生對不同書家筆下同一字的變化有所感知。然而依據《綱要》對學段目標闡述的要求,這顯然不是重點。況且每一課的教材中都有這一環節,雖范字或教學內容著力點不同,其風格總的特征卻是一脈相承,容易感知的。綜合考慮這些因素,教者舍去了這部分內容,而將著力點放在了“習字指導”“讀帖感知”“書法文化(碑帖欣賞)”三塊上,以“欣賞名作,導入經典”“整體感知,練習讀帖”“學習臨帖,體會要領”“自主展示,深化認知”四個板塊組織教學,力求做到有的放矢,從而效果最優。
1.整合教材環節,追求珠聯璧合。
教材的環節呈現總是較為固定的,但在實際操作中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調整。
師:今天我們要認識一位新的書法家,他是宋代著名的書畫家。想知道他是誰嗎?不知道的同學可以迅速翻開課本第22頁。我們來欣賞一下他的行書名作《蜀素帖》,真是瀟灑流落,超凡脫俗。從米芾的行書中也可以看出他深厚的楷書功底。說一說你的發現。
生1:“挺”的捺畫一波三折很美。
生2:“青”字結構勻稱,像楷書。
生3:“云”的雨字頭也很好看。
師:行書因為筆畫連帶,產生了各種動勢。你們能看出這么多楷書的元素,真棒!米芾學習書法的時候也像你們這么細心,他很專注,對每個字的寫法都刻骨銘心。那么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錐形的字本身就是楷書,你一定能發現更多寫好字的秘密。
教材上的《碑帖欣賞》板塊呈示的是米芾《蜀素帖》,放在本課最后一頁,考慮到碑帖欣賞和新課教學內容更好的融合,并創造整堂課的文化氛圍,教者將此板塊內容放到課堂開始環節,并進行了內容的拓展和整合,關注了米芾行書中的楷書因素,更好地和學生本節課學習內容銜接起來。
2.整合讀帖環節,追求洞察幽微。

讀帖環節的整合首先體現為由扶到放的指導。本課共有“上”“下”“夫”三個需要重點練寫的字。指導讀帖時教師一起出示三個字,讓孩子們選擇最典型的難度較大的一個字“夫”來進行讀帖練習的詳細指導。
師:想想,顏真卿是怎樣寫好這個“夫”字的呢?書法的學習首先靠讀帖領悟。看21頁的習字指導下面的書寫要領,誰來把你找到的書寫要領說一說?
生:上邊兩橫第一橫短,第二橫長一點,都往上斜。
師:你觀察到了橫的變化和方向。
生:撇捺分開角度大,捺畫較粗。
生:撇畫較細,而且有弧度,收筆較尖。
師:觀察得細致,米芾就是這樣讀帖的!
老師總結了幾句口訣,請你讀讀看合適嗎?
橫有輕重分短長,
兩橫傾斜向右上。
豎撇高起又偏左,
一波三折捺粗壯。
“上”則讓孩子自己對照字帖總結要領。“下”字完全放手自由讀帖,自己練習。其次體現為由單一到復合的自主感悟。對“夫”“上”“下”的讀帖感悟基本上是單一逐次進行。但是對教材所呈現的其他錐形字的讀帖則是復合的,是一次多字例的呈現和練習。
再次體現為互動交流的信息分享。學習書法讀帖時彼此之間的交流特別重要。重點指導的字例集體交流,自主讀帖的字例則要靠同桌同組同學的集思廣益,互通有無。《綱要》指出:“要關注學生在書法練習和書法欣賞中的體驗、感悟和個性化表現。”教師也是自主交流的一員,不應該自視為異己,高高在上,而應該主動加入到學生中間,平等地發表自己的見解,這種水乳交融的互動更為有效,具有深刻的指導意義。最后體現為對書寫規律的共性升華。范字總是有限的,有限的范字也不能分析得面面俱到,因此對字例所呈現出的規律必須提綱挈領,提煉精髓,總結升華,形成書寫這一類字的綱領,以有效覆蓋此類字的書寫臨摹和練習。錐形的字的書寫要領則是上窄下寬,上縮下放,或是上大下小,上寬下窄,注意突出主筆。掌握此要領,錐形字就不難寫好了。
3.整合臨帖環節,追求惟妙惟肖。
臨帖環節的整合體現為以書寫要領為指導的示范、臨寫、對照、矯正以不斷向字帖靠攏的過程。孫過庭云:“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下筆之初就要慎重,不可荒率。學生根據讀帖所得要領進行第一遍臨帖,對臨前要求細致觀察,努力在頭腦中呈現整個字的印象,找準第一筆的起筆位置,在空格里先模擬安排好每一個組成部件的所占位置,然后方可初臨。初臨結束,是提升能力的關鍵節點——對照要領,對自己剛剛臨寫的字進行分析,先整體對照,再局部對比,最后一筆一筆對照細節。第二遍臨帖則努力追求矯正第一遍臨帖時出現的問題,爭取寫得更像原帖。如此循環,自然能越來越像原帖,臨帖能力由此快速提升,每一次臨帖都能產生看得見的進步。
4.整合評價環節,追求樂此不疲。
讀帖過程是充滿睿智的,臨帖過程是安靜敏銳的,評價過程則必須是綜合簡潔的,充滿激勵性的,為下一步練習提供可操作的具體方向。
師:同學們真不簡單,第一次寫錐形的字就寫得有模有樣。有幾個同學寫得特別好。我們請他們上來展示一下。(請寫得好的兩位同學到展臺前)
師(對其中一位同學):能請你分享一下自己寫好這個字的經驗,說說自己哪兒寫得比較滿意嗎?
生(對照書上21頁習字指導的要領):我覺得我的捺畫寫得比較滿意,由輕到重,收筆也好。
師:我真羨慕你能把這個字的主筆寫得如此帥氣。
師:學習書法要多與他人交流。想聽聽其他人的建議嗎?誰愿意發表高見,給她提一點中肯的建議?
生:我覺得如果她的撇畫起筆再輕一些,下邊弧度再大一點就更好了。
生:她的第二橫收筆也略微重了點。
師:他們的意見你采納嗎?
生點頭。
師:真是從諫如流,具有大書法家米芾的風度。好樣的!吸取了他的經驗后大家一定能夠臨得更精準些。請輕輕提起筆再臨寫兩個。注意寫完一個先不要忙著寫下一個,和前邊范字對照一下,看看哪兒不像,想一想,再寫下一個,爭取把前一個沒寫好的地方寫好。
分層施練包括選字分層、示范分層、評價分層。選字分層是指重點訓練的字和拓展訓練的字根據學生書寫水平和各自的進度有所差異。有的學生寫起來掌握慢些,只需要將重點基本的字練好就可以了。《錐形的字》中基本字有“上”“下”“夫”三個,能練好這三個字本節課的任務就完成了。然而能力較強的只練基本的字顯然不夠,那就可以多選些同類的拓展的字例來補充訓練。《錐形的字》選用《多寶塔碑》的字例除了上面三個還有“入”“史”“大”“入”“未”幾個字,學生都可以拿來讀帖、臨帖。也可以自己從《多寶塔碑》中另選錐形的字來學習。當然這類學生自主選擇,練習量也是有差異的。示范分層,則體現為全班性示范、小組性示范和個別彌補性示范,體現面向全體和后進生的個別輔導。評價分層則是能力強的孩子評價標準和能力較弱孩子的評價標準應該有所區別,應該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均能受到激勵和肯定,產生成功的愉悅感。
J292.1
B
1005-6009(2017)29-0063-04
唐軍林,江蘇省東海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江蘇東海,222300)教師,一級教師,江蘇省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教育書法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江蘇省硬筆書法協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