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鋒/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江蘇聯耕聯種模式探究
張 鋒/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為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農業生產方式轉變,從2012年開始,江蘇省射陽縣在總結農民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開始在全縣推行聯耕聯種的“射陽模式”,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筆者調研發現,聯耕聯種模式在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仍存在一些制約因素和難題,需要在實踐中解決。
聯耕聯種是通過農戶自愿、田塊規整、服務支撐形成的一種農地制度規模經營的經濟聯合體,對農業科技、農業生產、農業政策、農業機械等專業化、組織化服務的需求程度很高。同時,有別于土地集中型的規模經營主體,聯耕聯種農戶絕大多數均為普通的農戶,農業生產經營規模不大、家庭經濟實力不強、資源信息獲取渠道和能力有限,無力承擔規?;洜I后土地整治、灌溉配套、大型機械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這就需要政府這只有形之手來對專業化市場和有限的農業基礎設施進行有效調節。聯耕聯種工作的有序推進、農戶的實際需求,要求做好頂層設計和宏觀統籌工作,精準配置相關政策、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技推廣服務、農業基礎設施改造等資源。雖然射陽縣出臺了推進聯耕聯種工作的指導意見,但仍然缺少對全縣聯耕聯種工作的總體長遠規劃和頂層設計,聯耕聯種無序、分散現象仍然存在,公共行政資源、農業科技資源、社會化服務資源目標不統一、標準不一致、收費不統一,協同推進聯耕聯種的工作合力尚未形成,無法根據聯耕聯種工作的實際需求有效供給、集中供給、切塊整合。
雖然以農機合作社為代表的經營性農業生產服務體系建設在射陽起步較早,但與聯耕聯種的實際需求相比,射陽經營性農業生產服務體系建設仍然存在諸多不相適應、不相匹配的地方。一是主體規模較小。個體戶或相關合作組織是射陽經營性農業生產服務的主要力量,與大農場、大兵團農業服務能力相比,全縣經營性農業服務主體的規??傮w偏小,經濟實力不強,能夠提供全過程、一站式、保姆化服務的主體還比較少,服務能力意識亟待強化,服務和水平亟待提升。二是服務領域不廣。全縣經營性農業服務主要包括農機服務和農業生產資料供給服務等方面,提供烘干、倉儲、品牌、加工、營銷和金融等服務的主體還比較鮮見。三是服務質量不高。調研顯示,射陽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都是隨市場應運而生的,由于缺乏服務的標準化和收費的規范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聯耕聯種農戶的切身利益,影響了聯耕聯種的深入推進。
在具體實踐中,雖然聯耕聯種的發展形成了聯種分管、聯種統管、聯管聯營三種形式,但聯種分管仍然是聯耕聯種的主要形式,聯耕聯種的層次仍然停留在生產層面的簡單聯合,并未從農業生產上升到農業經營的高度,農業產業鏈條很短,訂單農業、品牌認證、農產品加工、市場營銷等領域鮮有涉及,一二三產融合程度不高,農產品增值增效水平有限,聯耕聯種生產仍然無法擺脫傳統農業受制于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影響,農民分享聯合生產、聯合經營的潛在利潤還較低。
一是加強聯耕聯種的研究和規劃。建議由縣農委牽頭,聚焦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聯耕聯種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重大需求,組織省內優勢農業科研教學單位的精干力量,開展針對性強、戰略決策咨詢層次高的調查研究,形成一批符合我國現代農業發展大勢、契合射陽聯耕聯種實際需求的較高質量的研究報告,要緊緊抓住《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深入實施的契機,力爭將聯耕聯種模式上升為推進農地適度規模經營重點支持領域。組織編寫《射陽縣聯耕聯種中長期發展規劃》,圍繞瓶頸問題、針對重大需求,進一步明確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聯耕聯種工作的思路、目標、重點和保障條件,推動形成各級政府貫通、各部門協同、社會公眾廣泛參與的聯耕聯種發展新格局。
二是建立聯耕聯種協同工作機制。建議成立縣級層面聯耕聯種工作領導小組,由縣主要領導為組長,抽調3~5名固定人員集中辦公2~3年,持續強化全縣層面持續推進聯耕聯種工作的頂層設計和重大任務統籌協調會商。明確國土、財政、供電、金融等相關部門在聯耕聯種工作中的職責,整合農業、水利、交通、資源開發等部門的涉農項目,加大向聯耕聯種地區的傾斜,實現路、橋、涵等基礎設施的有序配套升級。研究制定相關的激勵政策和約束措施,給予村干部、農技員等一定的經濟激勵、職務晉升、社會認同,充分調動基層組織和干部在聯耕聯種、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等方面的積極性,同時也要積極扶持村級組織,防止在固育苗、用工等環節再次新增村級債務。

三是建設一批綜合性現代農業服務中心。建議由聯耕聯種領導小組牽頭,制訂出符合射陽農村實際的現代農業服務標準,對機械臺數、匹數、服務半徑大小、收費標準、規范營運等提出明確的指導意見,在全縣乃至全市范圍內遴選一批發展規模大、綜合實力強、服務水平高的農機合作社,建設一批現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為一定區域范圍內的聯耕聯種農戶提供“一站式、全過程、多環節”的專業服務,服務內容可涵蓋產前生產資料供給、產中田間管理、產后收割烘干加工、品牌打造和電子商務營銷等?,F代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的建設,可以有效整合經營性社會化服務資源,提高服務資源精準配置效率、提升服務效能。
四是鼓勵支持聯耕聯營模式向縱深發展。推動聯管聯營向縱深發展,引導聯耕聯種從簡單的生產環節聯合向標準化生產、品牌化認證、統一化加工、電商化營銷等環節拓展,促進聯耕聯種一二三產有機融合,切實轉變射陽現代農業發展方式,切實促進現代農業發展邁上新臺階,切實提高聯耕聯種農戶的家庭收入。當前,必須發揮村集體經濟組織在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引導各方構建好“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持久合作關系,指導農民與社會組織簽訂產銷合同,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通過一二三產業的相互融合,實現各主體之間契約交易、要素融合、互助聯結,提升農產品附加值,讓農戶更多分享二三產業利潤,從而真正實現聯耕聯心、聯耕聯贏的目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