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松水(巢湖學院,安徽 巢湖 238000)
環巢湖區域“兩漢三國文化園”建設與初步設計構想
楊松水
(巢湖學院,安徽 巢湖 238000)
環巢湖區域在兩漢三國文化上具有文化資源稀缺與獨占性,文化價值品位高、影響深,自然與人文交匯的神秘與新奇性等特征,在環巢湖生態休閑旅游示范區建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根據相關調查研究,初步構建了一座具有適應簡便、生態環保與人文探秘體驗特色的兩漢三國主題文化園,讓環巢湖更加靚麗。
建設依據;文化價值;存在問題;初步設想;實施建議
1.1 兩漢三國歷史背景及意義
秦漢時期形成了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它創造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新高峰。其遺留下來的歷史文化影響了中國歷史與社會發展多個方面,諸如詩禮傳家的儒家范式、郡縣沿革的地理格局、漢家風范的衣食住行等,以至于涉及到中國歷史的總體走向。建設兩漢三國園區,有利于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基因,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斷地開拓創新發展。
2015年,國務院批準在巢湖建設環巢湖休閑旅游示范區,懷抱巢湖的合肥市也緊鑼密鼓地加快示范區建設,組織人力物力對環巢湖區域進行規劃設計,提出“大湖觀光勝地、歷史人文探秘、溫泉休閑度假”的總體定位,大力整合環巢湖旅游資源,打造成知名旅游度假勝地。我們覺得這是一次難得的機遇,整合環巢湖兩漢三國旅游人文資源利用開發為旅游休閑區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2 環巢湖流域現存兩漢三國文化的特點與價值
1.2.1 遺址遺存分布特點
第一,廣泛性。巢湖流域現存兩漢三國的遺址遺存分布地點很多,傳說也十分廣泛。巢湖市的亞父山、亞父井因亞父范增而馳名,楚歌嶺因四面楚歌而流傳,忠廟圣姥、水下城因“陷巢州、漲廬州”而傳唱,放王崗的漢墓發掘成為人們研究漢代文化的活標本;和縣的烏江霸王祠、亞父城因“霸王別姬”而保留至今;含山的東西關、濡須城自古以來都是人們探究吳魏爭霸的主戰場;合肥的逍遙津是張遼大戰孫權的主遺址;廬江的周瑜及其周瑜墓園成為人們懷古幽思的勝景。凡此等等足以說明,這個時期歷史遺跡遺址與傳說具有極大的廣泛性。
第二,集聚性。上述這些人物和事件,就單個而言,都是因山水、遺址遺跡而相對集聚,或以人物為中心流傳眾多故事,或以山水為載體承載著歷史掌故。這些歷史掌故往往集聚著諸多故事,呈現故事群特征。就整體地點分布而言,都在巢湖流域,且相互距離都在百公里之內,廣大老百姓耳熟能詳。
第三,連貫性。巢湖的兩漢三國遺址遺存看似一個個獨立,實際上,它們之間存在非常嚴密的邏輯關系,并且可以連點成線,連線成面,相互交融,立體展示,依據現有巢湖相關遺址遺存,我們完全可以較為完整地勾勒出兩漢三國時期巢湖的歷史原貌。
1.2.2 文化價值
第一,文化資源的稀缺與獨占性。兩漢三國時代,巢湖許多家族人物不僅影響了那個時代,也影響了今天。他們在巢湖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就是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諸如范增亞父既是楚漢相爭的領軍人物,又是漢代郡國并行制的強烈推行者,他影響了漢代的開國與立制,成為與漢初三杰相提并論的人物;周瑜不僅是三國鼎立的奠基人,而且是中國歷史上賞樂雅規的儒雅踐行者,他羽扇綸巾形象深入中國人的精神骨髓;張遼大戰逍遙津開啟了合肥新城的建設;赤烏年間的地陷勾起了數千年來人們對巢湖緣起的猜想,也開辟了巢湖歷史的新篇章;著名的廬江何氏、周氏是朝廷著名的公卿,往往達到“四世三公”的程度,“文翁化蜀”不僅對巴蜀文化做出開創性貢獻,而且對漢代教育提供了范式;王蕃的天體觀測,開創了中國科技發展的新時代。這些人物故事是中國其他地方所沒有的文化資源。
第二,文化價值的品位高、影響深。在這里出生的名人與發生的故事很多都是王侯將相,不僅影響本地區人文發展,而且影響中國歷史發展,其品味與影響力可以說影響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念,影響中國千年以來生活常態,在全國占有一席之地。人們談到楚漢相爭無法繞開范增,人們說到三國也無法回避周瑜、孫權、魯肅等人。
第三,自然與人文交匯的神秘與新奇性。巢湖自然就是湖光山色、鬼斧神工、神奇人文,輝映成趣。因此,巢湖故事中兩漢三國就有許多與山水交融的特色,本身就被歷代文人與民間文學蒙上神秘的面紗。比如,陷巢州漲廬州與巢湖水下城遺址就給人留下很多神秘的想象空間;項羽烏江死與追尋范增足跡是否具有關聯也給人更多的猜想;再比如,巢湖陷落與湖神祭祀也帶給我們認知自然災害與歷代價值觀念的變化;周瑜娶小喬到底是妻子還是小妾,有沒有迎娶禮儀,大家貴族又是如何與小家碧玉聯姻等。這些都引導我們不斷地去尋根究底,揭開謎底。
2.1 開發現狀
目前,環巢湖區域對兩漢三國文化園的開發利用已經有一些進展,相對規模比較大的主要有合肥市的三國文化園、逍遙津公園,廬江縣的周瑜文化研究及其墓園、廣場,和縣的霸王祠,巢湖市的亞父廟、漢墓博物館。另外,還有一些零星的景點。
2.2 存在問題
第一,零散分布與環巢湖休閑旅游示范區集中效用不匹配。兩漢三國文化遺址遺存在環巢湖區域分布較多,但都相對零散單一,目前開發利用多只是集中于一個縣市的相對狹小地區,通常不及一個小時就能將景點游覽完畢。而環巢湖旅游休閑示范區要求旅游示范的集聚效應,至少能滿足相對多的人群1—2日游覽,因此,擴大規模,提升旅游產品效度就十分必要。
第二,傳統的旅游單一產品與現代旅游生態不匹配。目前,環巢湖兩漢三國文化旅游產品僅僅是一種單一的游覽故地,了解文化基本內涵,而且還缺少配套的解說(或解說水平不高)以及相關研究成果,即使是相對做得比較好的廬江縣周瑜文化研究與旅游,仍然還缺少旅游紀念及認知的產品,更沒有旅游的經濟產品。而現代旅游生態更加注意旅游與人的共生,旅游的生態化、旅游的體驗性、旅游的獲得感等。
基于以上調研與思考,我們對兩漢三國文化園進行了簡要的地點選擇與初步設計,以供政府決策者參考。
3.1 地點的選擇
根據兩漢三國文化特征以及現代旅游生態特點,我們覺得地點的選擇,必須滿足以下基本條件:一是有一定量的較大水域,能夠展示古代戰船、水戰的基本特性;二是能夠容納足夠體量的整個環巢湖區域兩漢三國文化內涵的陸地,而且生態良好;三是利用比較靠近的現代旅游基本設施的地方,交通便捷,生活方便。
我們認為巢湖市南岸散兵鎮的蓮塘嘴是一個比較適合的地點。 經過本人實地考察,該地真正體現山水畫廊特色。巢湖市散兵鎮蓮塘嘴,是八百里巢湖七十二嘴之一(巢湖自古號稱“三百六十汊,七十二嘴”)。這里也是巢湖南岸山水畫廊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天氣晴好,登高遠望,這里藍天白云之下,背靠銀屏山脈,湖心帆船點點,湖岸綠樹掩映,山水樹叢民居散落,活脫脫一幅天然的山水畫。
更為重要的是這里的山水條件都十分優裕,自然生態良好,更易于建設發展。
3.2 初步設計
3.2.1 設計理念:總體上講好巢湖故事,唱響大湖名城。具體是“給我一天,還你千年”?;蛘撸骸耙怀瘬碛?,回味千年”;“追夢一天,夢圓千年”。通過兩漢三國園區的1—2天的休閑旅游,領略兩漢三國時期巢湖歷史的發展,領會傳統文化千年韻味。
3.2.2 設計原則:總體上與環巢湖生態旅游規劃相統一。具體表現在: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文化建設與旅游發展相統一;生活進步與生態發展相統一。
3.2.3 設計目標:立足安徽,輻射長三角,影響全國。將園區設計成為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現代化旅游文化園區,培育環湖旅游示范區的旅游示范點,為巢湖市的歷史文化名城建設增添亮點,進一步提升大湖名城的知名度與享譽度。
3.2.4 設計內容框架
園區在內容設計上體現兩個結合,即動態與靜態結合,觀賞與體驗結合。真正實現精神文化觀賞與旅游服務一體化,實現正能量的傳播與真善美的追求。
根據園區背山濱湖的自然特征,我們將園區按照圍墻道路自然分割成三個主題園區。三個園區內又以遺址遺存恢復為文化布局分園區,以人物故事展示體現各園區的功能價值。
一是秦末西漢園區?;謴偷闹饕z址遺存有:項羽、范增的主題雕塑,楚歌嶺與亞父山的模擬復原,霸王祠與亞父井的縮微版復原,縮微版漢墓博物館。展示人物故事有:霸王別姬、四面楚歌、設計鴻門,圍困滎陽、分封項伯、楚河漢界。新建秦末西漢文化墻、巢湖民俗館、漢食文化館、室外戲臺。
二是漢末三國文化園?;謴偷倪z址遺存有:三國英雄群體雕塑,濡須河與濡須城,逍遙津與古城墻,東漢糧倉與周家大屋(周瑜的南大屋)。展示的故事有:曹操四越巢湖、望梅止渴、魯肅借糧、張遼大戰逍遙津、草船借箭、周瑜小喬相會等。新建漢末三國文化墻、兩漢碑林、梅園、牡丹園、四季果園、古民居博物館、漢代國學禮儀館、室外戲臺。
三是水上表演體驗區。恢復東興堤、古戰船數艘。新建水師訓練營水上體驗區,觀景廊亭,室外大型水上表演劇場。演藝劇目主要是大型水上練兵、草船借箭、周瑜小喬相會的情景劇。
4.1 盡快建立省市共建機制
擴大環巢湖休閑旅游的文化效果,使得旅游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真正做到示范集聚效應,讓國內外了解兩漢三國文化,認識環巢湖的兩漢三國文化,吸引國內外喜歡文化旅游的游客。
4.2 進一步做好前期規劃與招商工作
要將規劃與環巢湖的生態旅游及其發展結合起來,做到生態帶動旅游,旅游促進生態發展的良性循環體系,要提供優良的招商發展環境,讓環巢湖發展通江達海,讓環巢湖不僅亮起來,還要綠起來。
4.3 走政產學研用一體化之路
政府要對環巢湖發展與旅游產業加以規劃,強化宏觀調控,使得產效一致,發展有序;高等院校與研究機構要加強對環巢湖發展的研究力度,尤其是文化資源的進一步發掘與整合,做出一套切合環巢湖發展的系列方案,使之研究有意義,應用有效果。

責任編輯:陳 鳳
G127
A
1672-2868(2017)02-0001-04
2016-11-18
楊松水(1964-),男,安徽巢湖人。巢湖學院科技處副處長,《巢湖學院學報》主編,旅游管理學院教授。歷史學博士。研究方向:地方歷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