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紅衛,蘇朋偉,苗連峰(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人民醫院外四科,河北 保定 073100)
彈性髓釘在治療兒童尺橈骨雙骨折中的應用
魏紅衛,蘇朋偉,苗連峰
(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人民醫院外四科,河北 保定 073100)
目的 探析兒童尺橈骨雙骨折中運用彈性髓釘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尺橈骨雙骨折患兒86例為研究對象,運用隨機數字法分為兩組,每組43例。給予對照組傳統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而觀察組則運用彈性髓釘內固定術治療,對兩組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治療優良率明顯較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兩組在住院時間、傷口愈合時間以及手術時間等各項指標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上運用彈性髓釘內固定術對尺橈骨雙骨折患兒進行治療,具有功能恢復好、愈合快、創傷小、住院時間短等諸多優點,是安全有效的一種術式。
尺橈骨雙骨折;彈性髓釘;治療效果
尺橈骨骨折是兒科比較常見的一種骨折類型,在兒童骨折中占有較高的比例,約為3%~6%左右,因為尺橈骨雙骨折具有不穩定型,患兒發病后,骨折端容易出現重疊移位、成角或者旋轉,預后差[1]。在兒童尺橈骨雙骨折的傳統治療中,往往運用手法復位,夾板或者石膏固定,但是穩定性不高,容易出現移位,治療周期長[2]。因此,本文對兒童尺橈骨雙骨折中運用彈性髓釘的臨床效果進行了探討,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人民醫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間收治的尺橈骨雙骨折患兒86例為研究對象,運用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43例。對照組中女13例,男30例,年齡4~14歲,平均年齡為(8.5± 3.2)歲,致傷原因:13例為車禍傷、30例為摔傷;觀察組中女15例,男28例,年齡5~15歲,平均年齡為(8.6±3.3)歲,致傷原因:15例為車禍傷,28例為摔傷。兩組的性別、致傷原因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1.2.1 術前準備 患者入院后,對患者進行正側位X線片檢查,對骨折移位情況進行了解,充好充足的術前準備和檢查,運用石膏對患肢進行固定制動,給予患者止痛和消腫治療,對患肢的末梢血運進行密切觀察,避免發生前臂骨筋膜室綜合征,并且完善各項化驗檢查,準備手術。
1.2.2 對照組 對照組運用傳統鋼板內固定術治療,對患兒進行全麻后,協助患兒保持仰臥位,將氣壓止血帶準備好,將患兒的骨折出血情況作為基本依據,確定是否運用止血帶,并對鋪巾進行常規消毒。運用背外側入路,選擇橈骨莖突和肱骨外側髁之間做一個縱向手術切口,經過橈側腕指伸肌和短伸肌之間進入,使橈骨骨干充分顯露后,運用長度合適的鋼板對骨折進行固定。順著尺骨嵴走行做一個尺骨皮膚切口,經過尺側腕伸肌和腕屈肌之間的間隙進入,直到尺骨干,骨折部位充分暴露后,運用長度合適的管型鋼板進行固定,并在尺骨后方放置鋼板。
1.2.3 觀察組 觀察組則運用彈性髓釘內固定術治療,操作如下:將髓腔大小作為基本依據,選擇長度合適的彈性髓釘,一般為2.0~2.5 mm,在C型臂X光機的直視下進行手術,選擇鷹嘴后下方橈側作為尺骨進針點,盡量避開骺板,沿著尺骨干髓腔直到骨折端,對骨折部位進行手法復位后,在遠端折斷的髓腔內打入彈性髓釘,在骨皮質外留5 mm釘尾部,并將其埋于皮下。手術的過程中,如果閉合復位具有一定的難度,則可以在骨折端做1個小切口,對骨折部分進行復位。選擇橈骨背側Lister結節橈側作為橈骨進針點,在透視下盡量避免遠端骺板,順著髓腔側縱軸方向將彈性髓釘打入直到骨折端,對骨折部位進行復位后,繼續打入髓釘直到橈骨折斷頭下,在骨皮質外留5mm釘尾部,并將其埋于皮下。
1.2.4 術后處理 術后,給予兩組患兒預防感染、吸氧以及心電監護,術后3 d內,對患兒進行前臂X線檢查,確定復位情況,術后12~14d拆除傷口縫線。
1.3 療效判定標準 運用Grace and Enversman評分標準評價前臂功能:(1)優。骨折完全愈合,前臂旋轉功能>正常的90%,且得分為95~100分;(2)良。骨折愈合,前臂旋轉功能>正常的80%,且得分為80~94分;(3)中。骨折愈合,前臂旋轉功能>正常的60%,且得分為60~79分;(4)差。骨折愈合差,前臂旋轉功能<正常的60%,且得分為0~59分[3]。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14.0統計軟件分析本次數據,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手術效果對比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手術優良率較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效果對比(n)
2.2 兩組各項指標對比 兩組在住院時間、傷口愈合時間以及手術時間等各項指標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各項指標對比(±s)

表2 兩組各項指標對比(±s)
指標住院時間(d)骨折愈合時間(周)手術時間(min)觀察組(n=43)7.8±2.3 5.1±0.7 36.1±2.5對照組(n=43)17.6±3.2 9.5±0.5 63.4±6.1 t值16.31 33.54 27.16 P值<0.05 <0.05 <0.05
近年來,隨著我國交通事業的不斷發展,再加上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兒童尺橈骨雙骨折在我國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4],因為起病急、病情嚴重、患兒年齡較小,臨床治療難度大,如果處理不當,容易導致殘疾,一方面危害患兒健康,另一方面還對患兒的正常學習和生活造成嚴重影響[5]。所以選擇一種合適的治療方案對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和改善患兒預后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傳統鋼板內固定術是臨床上治療兒童尺橈骨雙骨折常用的一種方法,雖然療效確切,但是手術大范圍剝離骨膜,使局部軟組織損傷進一步加重,并且雖然鋼板體積薄[6],但是因為兒童前臂較細,容易使前臂筋膜室內容物增加,導致肢體腫脹,影響皮膚愈合[7]。運用髓內釘對尺橈骨雙骨折進行治療,不僅具有軟組織干擾小、創傷小、恢復快等特點,還有以下優點:(1)末端的鐮刀狀設計可以使固定的牢靠程度增加,避免固定骨折后發生旋轉,避免發生骨不連;(2)將患者的髓腔程度作為基本依據,選擇粗細長短合適的髓釘,并且可以將骨骼形狀作為基本依據進行塑形;(3)傷口小,能夠使軟組織得到最大限度保護,可以促進組織恢復;(4)閉合穿釘的創傷較小,能夠明顯減輕患兒的術后疼痛;(5)在皮下放置釘尾,容易在骨折愈合后取出,避免發生再骨折[8]。本研究中,觀察組的手術優良率為93.0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74%,且相比較對照組而言,觀察組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以及骨折愈合時間均較短,提示尺橈骨雙骨折運用彈性髓內釘內固定術治療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臨床上給予尺橈骨雙骨折患兒彈性髓釘內固定術治療,具有功能恢復好、愈合快、創傷小、住院時間短等諸多優點,是安全有效的一種術式。
[1] 錢輝.彈性髓內釘在治療兒童尺橈骨骨干骨折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2,18(9):54-55.
[2] 陳洪嬌,彭磊,程少文.單根彈性髓內釘治療兒童尺橈骨雙骨折的療效分析[J].哈爾濱醫科大學學報,2014,14(5):425-427.
[3] 羅冬冬,楊彬強,張智勇,等.閉合復位彈性髓內針內固定治療兒童不穩定尺橈骨骨折[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5,14 (1):99-100.
[4] 王明千,馬長生,杜傳寶,等.彈性髓內釘內固定治療少年兒童尺橈骨骨干雙骨折[J].中醫正骨,2013,22(9):71-72.
[5] 張建軍,李金光,恩哈木江?艾山江.應用彈性髓內釘治療兒童尺橈骨骨折[J].當代醫學,2015,21(5):658-660.
[6] 張青,王樹輝.彈性髓內釘治療兒童尺橈骨雙骨折護理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1,21(3):128-129.
[7] 羅宇,譚家昌.彈性釘與鋼板內固定治療兒童前臂雙骨折的對比研究[J].實用骨科雜志,2012,11(9):1025-1027.
[8]趙蘊滔.小兒尺橈骨不穩定雙骨折應用鈦制彈性髓內釘的臨床治療效果[J].當代醫學,2015,21(2):47-48.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