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高級中學(116400)
梁 旭●
?
關于高中化學計算題中極值法的應用
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高級中學(116400)
梁 旭●
極值法的核心是化繁為簡,減少未知量,根據題中條件分別求出極值,進而得到一定的范圍值.
高中化學;計算;極值法
在高中化學學習過程中,同學們經常會發現有一些題目無法算出具體數值,此類題目通常出現在以氧化還原反應、酸溶(堿溶)、氫氧化物灼燒等為基形的計算題中,一般以選擇題的命題,此時便可使用極值法來輔助解題.下面將通過兩個典例來進行具體探討.

A.7.5L B.9.5L
C.13.6L D.16.8L
點撥 在極值法這一大方向下穿插使用守恒法、捆綁法.(注:守恒法即以不同物質存在的某種共同數量特征建立關系;捆綁法即將兩種物質合并作為一種物質來看.此處不做詳細介紹)

①若只有Cu2S,則

又n(Cu2S)=0.075 mol,


又n(CuS)=0.15mol,
即對應n(e-)=1.2 mol,n(NO1.5)=0.6mol.
則V=0.6×22.4=13.44L.
綜上所述,8.4L≤V≤13.44L.
即選A項.
小結 在氧化還原反應書寫方程式時,有時氧化劑(或還原劑、氧化產物、還原產物)不止一種,則會因配比不同,可寫出若干種方程式,為避免無方向性的嘗試每一種配比,采用極限法,把其中一個當作零,求出極值,進而得到實際所求值的范圍.
例2 已知:Fe5O7可以看作Fe2O3和Fe3O4的混合物.現有Fe、Fe2O3、Fe5O7混合物共0.1mol,加鹽酸后固體全部溶解,共收集到0.01mol H2,且向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顯紅色,則原混合物中鐵的物質的量為( ).
A.0.05 mol B.0.06 mol
C.0.07 mol D.0.08 mol
點撥 由于反應物較多,過程較繁瑣,可采用極值法.
解題分析 產生H2的反應為


①若0.1mol混合物中只有Fe、Fe2O3,則設n(Fe)=xmol,所以n(Fe2O3)=(0.1-x)mol,n(Fe3+)=2(0.1-x)mol.
由(*)得n(Fe)=xmol=0.55mol.
②若0.1mol混合物中只有Fe、Fe5O7,則設n(Fe)=ymol,所以n(Fe5O7)=(0.1-y)mol,由已知可得1mol Fe5O7可以看作1mol Fe2O3和1mol Fe3O4的混合物,又因為1mol Fe3O4可以看作1mol Fe2O3和1mol FeO的混合物,則可認為n(Fe2O3)=2(0.1-y)mol,n(Fe3+)=4(0.1-y)mol.
由(*)得n(Fe)=ymol=0.07mol.
綜上所述,0.55mol 即選B項. 小結 當涉及多種金屬(或金屬氧化物)酸溶(或堿溶)的問題時,不同反應物之間既有相通之處,又存在相異的地方,此時則可以試著采用極值法化繁為簡,使其中一個為零,求出極值,進而得到所求值的范圍. 極值法非常巧妙,但并非所有題目都可一概而論,而是需要根據題目特征對方法進行篩選.一個適宜的解題方法會在考場上助你一臂之力. G632 B 1008-0333(2017)13-00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