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河 賈森 郝麗冉
河南南陽市骨科醫院 南陽 473000
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兒短小手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魏海河 賈森 郝麗冉
河南南陽市骨科醫院 南陽 473000
目的 觀察小兒短小手術中應用七氟烷吸入麻醉的效果。方法 將40例擇期行短小手術小兒隨機分為七氟烷組和氯胺酮組,每組20例,分別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七氟烷組)和氯胺酮靜脈麻醉(氯胺酮組),觀察:(1)2組患兒麻醉前(T0)、切皮時(T1)、手術后30 min分(T2)、手術結束時(T3)、心率(HR)、血氧飽和度(SpO2)、平均動脈壓(MAP)變化;(2)2組患兒術后蘇醒時間、惡心嘔吐及躁動等不良反應發生率等。結果 (1)2組患兒SpO2各時間監測點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七氟烷組患兒各時間監測點HR、MAP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氯胺酮組患兒T1、T2、T3監測點HR、MAP與T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組患兒T1、T2、T3監測點HR、MAP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七氟烷組蘇醒時間短于氯胺酮組,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氯胺酮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兒短小手術中對循環、呼吸影響小、術后蘇醒時間短,不良反應小。
小兒;短小手術;七氟烷;氯胺酮
小兒實施闌尾炎、疝氣、隱睪等全麻短小手術時,因患兒自身心理及生理尚未發育完全,手術麻醉中存在氣道管理難度大、靜脈穿刺困難、術后蘇醒延遲等特點。故麻醉中應做到對患兒呼吸循環系統影響小,蘇醒及時、并發癥少等效果[1-2]。2015-01—2016-01間,我們對在本院擇期行短小手術的40例小兒分別采用七氟烷吸入麻醉與氯胺酮麻醉,并對不同藥物的麻醉應用效果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組40例小兒中,男28例、女12例;年齡3~9歲,平均5.2歲;體質量11~27 kg,平均20.6 kg。ASA分級:Ⅰ~Ⅱ級。其中疝氣修補術18例,闌尾炎切除術14例,睪丸鞘膜積液手術5例,隱睪矯正術3例。排除近2周內發生上呼吸道感染、發熱合并上呼吸道疾病等患者。隨機分為七氟烷組和氯胺酮組,2組患兒的年齡、性別、體質量、手術類型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3-4]患兒術前禁食水6 h,術前30 min 進行阿托品0.01 mg/kg肌內注射?;純喝胧冶O測心電圖(ECG)、無創血壓(NIBP)、SpO2等。七氟烷組:先打開七氟烷揮發罐到8%,面罩緊扣患兒口鼻部開始誘導,繼續吸入七氟烷并輔助或控制呼吸,直到患兒睫毛、疼痛反射消失。開放靜脈,繼續吸入七氟烷。當下頜松弛后,置入喉罩, 接麻醉機(Datex-Ohmeda CHMEDE7900)控制呼吸,七氟烷維持濃度為2%~4%, 氧流量2 L/min。氯胺酮組:采用氯胺酮靜脈麻醉,麻醉誘導:氯胺酮2~3 mg/kg,建立靜脈通道,根據手術時間和患兒麻醉情況追加0.5~1 mg/kg氯胺酮,在手術結束前10 min逐漸降低用量,手術結束前5 min時應停止用藥。術中鼻導管吸氧或面罩給氧。

2.1 2組患兒各時間監測點HR、 MAP 、SpO2比較 2組患兒各時間監測點SpO2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七氟烷組患兒各時間監測點HR、MAP比較,變化無統計學意義;氯胺酮組患兒T1、T2、T3時間監測點HR、MAP與T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2組患兒T1、T2、T3時間監測點HR、MAP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患兒各時間監測點HR、 MAP 、SpO2比較
注:組內:*P<0.05 組間:**P<0.05
2.2 2組蘇醒時間及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 七氟烷組蘇醒時間短于氯胺酮組,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氯胺酮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2組蘇醒時間及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注:*P<0.05
七氟烷及氯胺酮均為小兒手術常用的麻醉劑。其中氯胺酮作為苯環己哌啶藥物,是一種非巴比妥類的靜脈全身麻醉藥物[5],鎮痛作用主要是通過對丘腦內側核選擇性抑制對脊髓網狀結構束上痛覺信號的傳導等來實現。采用單純氯胺酮肌肉注射誘導輔助靜脈維持,會造成患兒交感神經興奮,對患兒術中心率及血壓的穩定性造成不利影響,并能促進患兒分泌較多分泌物,影響氣道管理。且控制麻醉深度較為困難。過淺致使患兒體動影響手術進行,過深可導致術后蘇醒時間較長。七氟烷是一種新型鹵族吸入麻醉藥,血氣分配系數低(僅為0.63)、誘導和蘇醒速度快、麻醉深度控制性好,且氣味芳香,對呼吸道刺激小,不增加呼吸道分泌物,小兒患者更易于接受。同時對于患者的血管平滑肌松弛作用明顯,可降低和改善患者血管外周的阻力,對維持血流動力學的良好穩定具有重要作用。本次觀察中,七氟烷組蘇醒時間短于氯胺酮組,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氯胺酮組,且血壓、心率等血流動力學影響小,故在小兒短小手術中,實施七氟烷吸入麻醉,效果肯定,值得臨床應用。
[1] 戴錦艷,方方,王焱,等.七氟醚用于小兒門診手術的臨床研究[J]. 臨床麻醉學雜志, 2010, 26(12):1 077-1 078.
[2] 劉錦星,姜虹,朱也森.七氟烷復合瑞芬太尼用于小兒腭裂手術麻醉的臨床觀察[J].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8,16(12):112-113.
[3] 江帆.七氟烷吸入麻醉與氯胺酮麻醉在小兒短小手術中的臨床效果比較[J]. 中國現代醫生, 2013, 51(6):79-80.
[4] 謝俊.七氟烷吸入與氯胺酮肌肉注射在小兒麻醉誘導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較[J]. 臨床醫藥實踐, 2015, 24(10):788-790.
[5] 周斌,夏中元,薛銳,等.七氟醚與氯胺酮在小兒麻醉維持中的薈萃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2,9(23):81-84.
(收稿 2016-12-09)
R614.2+1
B
1077-8991(2017)03-0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