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玉榮
河南淮濱縣人民醫院婦產科 淮濱 464400
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切除術治療子宮肌瘤效果觀察
戴玉榮
河南淮濱縣人民醫院婦產科 淮濱 464400
目的 探討腹腔鏡輔助式子宮切除術治療子宮肌瘤的效果。方法 隨機將78例子宮肌瘤患者分為2組,每組39例。對照組予以開腹子宮切除術,觀察組實施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切除術。比較2組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與開腹子宮切除術相比,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切除術治療子宮肌瘤,創傷小、患者恢復快、效果滿意。
腹腔鏡;子宮切除術;子宮肌瘤
子宮肌瘤是婦科臨床常見的良性腫瘤。傳統開腹子宮切除術創傷較大,患者恢復慢[1]。2013-07—2015-12,我們對78例子宮肌瘤患者分別實施腹腔鏡輔助式子宮切除術和開腹子宮切除術,現將治療效果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78例患者,均根據臨床癥狀與有關檢查結果確診為子宮肌瘤。排除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血液疾病、免疫力缺乏等疾病的患者。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隨機將患者分為2組,各39例。對照組:年齡32~65歲,平均46.23歲。子宮大小8~14孕周,平均11.24周。觀察組:年齡33~66歲,平均45.34歲。子宮大小9~15孕周,平均12.14周。2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采用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切除術。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膀胱結石位,常規消毒、鋪巾。經陰道放置舉宮器使子宮偏向一側。在臍上緣作1 cm切口,穿刺建立人工氣腹,壓力為12~14 mmHg(1 mmHg=0.133 kPa)。插入10 mm穿刺套管置入腹腔鏡。于麥氏點及反麥氏點分別置入5 mm、10 mm穿刺套管,必要時在下腹正中恥骨聯合交界處插入5 mm穿刺套管作第4操作孔。探查盆腔后,用雙極電凝切斷卵管狹部、子宮圓韌帶及卵巢固有韌帶。打開闊韌帶前葉及子宮膀胱腹膜反折,下推膀胱。經陰道暴露子宮頸,鉗夾子宮頸,將其牽出陰道。在宮頸旁注射腎上腺素鹽水20 mL,切開宮頸陰道黏膜,將直腸宮頸間隙和膀胱宮頸間隙分離,切斷并縫扎主韌帶和宮骶韌帶,然后切斷并縫扎子宮動靜脈。同法處理對側后,子宮已完全游離。完整切除子宮后經陰道取出。用可吸收線閉合盆腔腹膜和陰道殘端,陰道填塞碘伏紗布壓迫。再次建立人工氣腹,腹腔鏡觀察盆腔無異常后,取出操作器械及套管,縫閉腹壁戳口。對照組實施傳統開腹全子宮切除手術。
1.3 觀察指標 觀察2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長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s)
目前我國子宮肌瘤的發病率高達20%~30%,而40~50歲的婦女發病率最高(50%~60%),已經嚴重影響我國婦女的生活質量[2]。子宮全切術是臨床最常用的治療子宮肌瘤的方式。隨著腹腔鏡技術的迅速發展,腹腔鏡子宮切除術已成為首選的手術方式[3]。
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切除術具有切口小,對腹、盆腔干擾小,術后并發癥少,愈合時間短等特點。文獻報道[4],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治療子宮肌瘤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術后排氣時間均優于傳統開腹手術。潘木香[5]等采用腹腔鏡輔助陰式全子宮切除術治療巨大子宮肌瘤,結果表明,腹腔鏡輔助陰式全子宮切除術能減少術中出血量、術后并發癥及住院時間。我們對接受子宮全切手術的子宮肌瘤患者,分別實施腹腔鏡手術和傳統開腹手術,結果表明,除腹腔鏡手術的時間較長外,腹腔鏡手術的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優于傳統開腹手術。我們相信,隨著腹腔鏡手術水平的不斷提升,腹腔鏡輔助陰式子宮切除術的手術時間必然會逐漸縮短,將更利于患者術后恢復。
[1] 馮洋, 杜永洪. 不同方式治療子宮肌瘤對術后妊娠影響的研究進展[J]. 重慶醫學, 2014,42(20):2 669-2 671.
[2] 王瑞敏, 侯懿. 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療效比較[J]. 重慶醫學, 2014,42(7):852-853.
[3] 李文霞, 陳德娟, 顏愛華,等. 腹腔鏡輔助陰式全子宮切除術在巨大子宮肌瘤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5, 15(2):312-315.
[4] 肖曉宇.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治療子宮肌瘤的療效觀察[J].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5,21(1):119.
[5] 潘木香, 劉淑秋. 腹腔鏡輔助陰式全子宮切除術在巨大子宮肌瘤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5,8(23):91-92.
(收稿 2017-02-12)
R713.4+2
B
1077-8991(2017)03-00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