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玲
河南新密市第一人民醫院 新密 452730
早期康復護理在急性腦梗死患者肢體功能障礙中的應用效果
劉福玲
河南新密市第一人民醫院 新密 452730
目的 觀察早期康復護理在急性腦梗死患者肢體功能障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72例急性腦梗死肢體功能障礙患者隨機分為2組,每組36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早期康復訓練指導,比較2組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干預2個月后,2組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評分(Fugl-Meyer)、日常生活活動能力(Barthel指數)均較護理前改善, 但觀察組的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可改善急性腦梗死肢體功能障礙患者的肢體運動能力,提高其生活質量。
急性腦梗死;偏癱;早期康復訓練;護理體會
近年來我們對36例急性腦梗死肢體功能障礙患者在常規治療和護理基礎上,加強早期康復訓練護理措施,效果良好,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07—2016-04間收治的72例急性腦梗死肢體功能障礙患者,均經頭顱CT或者MRI的檢查確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癱,生活自理能力受限。排除既往有癲癇、精神異常、顱腦損傷及其他嚴重軀體障礙性疾病等病史。隨機分為2組,每組36例。對照組中,男22例,女14例;年齡49~79歲,平均62.02歲。左側肢體癱瘓11例,右側肢體癱瘓25例。觀察組中,男23例,女13例;年齡50~80歲,平均63.14歲。左側肢體癱瘓12例,右側肢體癱瘓24例。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措施,包括完善各項常規檢查、密切病情觀察變化;按時翻身拍背、合理飲食、保持大便通暢;做好肢體擺放、預防壓瘡及墜積性肺炎等。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早期康復訓練指導。(1)心理康復指導:由于病情的突發性和肢體活動障礙對生活質量的明顯影響,患者情緒波動較大。護理人員應及時與之交流,注意態度和藹誠懇。指出肢體康復需要一定的時間和過程,同時效果與堅持密不可分,要學會接受和適應現實狀況,做好充分心理準備,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現實并接受治療與護理 ,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為其制定個性化的康復護理計劃,盡量為康復訓練提供較為安靜、不受干擾的環境,以提高其早期康復訓練的主動性與積極性。(2)康復訓練:①被動運動:肌力<2級,定期對偏癱肢體實施按摩,上肢肩部、肘部、腕部、手指的關節行屈曲、伸展、抬舉等;下肢作髖關節的伸展、外展、內旋活動,膝關節屈曲、伸展,踝關節背屈,足趾關節的屈伸運動等活動。 每個方向重復運動,10~20 min /次,1次/d[1]。活動時間要先短后長,次數先少后多,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②主動運動:如肌力≥2~3級,可鼓勵并指導和協助患者早期實施主動康復訓練。按照前簡單后復雜的活動方式和力度進行。首先床上主動活動,由抬舉伸展手腳過渡到床邊扶物站立。由身體兩側轉動、彎腰、下蹲,逐步達到扶拐行走或者徒步行走。并根據康復程度,進行跨門檻和上下樓梯運動。訓練時間與頻次要根據患者肢體功能恢復情況而定,以不感覺疲憊為度。注意做好各種防護措施,避免發生跌倒。③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訓練:練習簡單易行的動作,如擊球、拾豆子、撥算珠、使用餐具等。20 min/次,1次~2/d。逐步提高和加強協調四肢的能力,不斷改善洗漱、進食、更衣、如廁等日常生活活動的能力。
1.3 觀察指標及效果評估[2]對2組患者干預前和干預2個月后肢體運動功能及生活活動能力進行評定。采用 Fugl-Meyer 運動功能積分法評定肢體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定采用改良 Barthel 指數進行評定。總分越高說明恢復效果越滿意。

護理干預2個月后,2組患者的Fugl-Meyer、Barthel指數較護理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觀察組的改善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2組患者護理前后的Fugl-Meyer評分、Barthel指數評分,分)
腦梗死具有發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殘率高的特點,老年人為高發人群。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可有效保持患者的關節功能和肌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刺激神經機能,從而減輕肌肉、骨骼及皮膚的廢用性萎縮,松解攣縮的關節囊和韌帶,加大關節活動范圍,增強和恢復患側肢體肌力和耐力,達到改善肢體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目的[3-4]。我們對觀察組36例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根據患者具體情況,早期實施針對性的心理護理、主動和被動及生活能力康復訓練等護理措施。與對照組比較,有效提高和改善了腦梗死偏癱患者的肢體運動功能及生活能力,效果滿意。
[1] 陳惠英.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肢體功能障礙康復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4,17(21):134-135.
[2] 譚高小,盧雪云,陳汝專.急性腦梗死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7(22):193-194.
[3] 邱亞華,高玲玲.腦卒中偏癱患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J].局解手學雜志,2008,17(3):184.
[4] 牛玉秋.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康復的影響[J]. 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8(3):141-142.
(收稿 2016-12-31)
R473.74
B
1077-8991(2017)03-01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