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晚,在南陽市“唱響白河”群眾文化演出活動——南陽文化藝術學校(簡稱“南陽藝校”)專場演出中,出現了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簡稱“北戲”)兩位年輕教師的身影。北戲京劇教師趙藝陽、舞蹈教師于靖雯為這場演出編排了京劇《扈家莊》選段和舞蹈《草原情懷》,與南陽藝校的學生們一起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表演,博得了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北戲教師為何會出現在9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南陽,又為何會與南陽藝校的學生們一起演出呢?下面就請隨筆者來一探究竟吧。

因“水”結緣:京宛兩校合作共建
南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漢文化的發源地。古代有南陽四圣之說——科圣張衡、醫圣張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諸葛亮。哲學泰斗馮友蘭、作家姚雪垠、“當代畢”王永民、南陽作家群代表人物二月河也都出身南陽。同時,南陽還是“南水北調”中線陶岔渠首樞紐工程所在地和重要的核心水源區。坐落于南陽白河游覽區的南陽藝校建校近60年,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藝術家和演員,古箏王子王中山、演員和歌手李艷秋,都是南陽藝校的校友。
雖然有著輝煌的歷史,但在大氣候的影響下,南陽藝校迅速走向了低谷。有人說,像南陽藝校這樣的中專學校應該停辦。但南陽市文廣新局局長蘇定堃卻不這樣認為:“南陽藝校的‘根在戲曲,優勢也在戲曲,這樣的學校不應該‘死掉——戲曲藝術類學校專業性強,對教師、教具、教案的要求與普通高中有天壤之別。此外,學生只有從小扎實練功、打好基礎,才有可能進入更高學府深造。我的想法是把學校從困境中拉出來!”為此,南陽市文廣新局、南陽藝校的領導和老師們一直堅守在這塊文化陣地中,一點點地努力,一步步地完善。2005年,該校成為河南省唯一一所國家級重點藝術院校。
2014年,隨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京宛合作的全新局面也徐徐展開。甘甜可口的丹江水把京宛兩地緊緊聯系在一起,南陽藝校也迎來了發展的新契機。2014年底,經過一系列的研討、調研與磋商,北戲和南陽藝校正式簽訂了兩校合作共建的協議。南陽藝校將作為北戲的掛牌生源基地和實習實訓基地,雙方教師也將以兩校為平臺,不定期開展藝術交流、課程觀摩等活動。南陽藝校校長嚴紅偉介紹道:“文廣新局王輝副局長牽線搭橋、蘇定堃局長親自帶隊到北戲進行交流,為我們提供了全力支持,兩校才有了合作的空間?!?/p>
“大手”牽“小手”:
我們在受益,他們在無私地奉獻
北戲與南陽藝校之所以能從結緣走到合作,是因為雙方從專業、管理體制等層面有許多共同點和相似之處。這兩所學校都是以戲曲藝術教育見長,視傳承中華傳統戲曲、傳統文化為己任。作為全國藝術院校中的佼佼者,北戲在師資力量、教學理念、辦學經驗以及軟硬件設施上更具優勢?!敖坍a結合”是北戲的辦學傳統和獨特優勢。多年來,北戲通過與北方昆曲劇院、烏克蘭哈爾科夫國立大學、黑龍江省龍江劇院等專業院團、兄弟院校緊密合作,培養了許多優秀文藝人才。2013年,北戲在以往工作的基礎上進行了延伸與拓展,啟動實施“六個一工程”整體方案,即“建立一批藝術生源基地;聘請一批名家名師指導、督導教學;重點建設傳統特色專業,促成一批藝術教育科研成果;打造一批北戲知名品牌教師;創排一批優秀傳統和原創劇目;推出一批優秀畢業生和民族藝術傳承人”,進一步實現了從生源、教學、實踐到就業的人才培養流程全覆蓋。

趙藝陽編排并主演的京劇《扈家莊》選段參加2017年“唱響白河”文化演出活動現場
北戲學院黨委書記劉寶華說:“戲曲是北戲的根和本,老師和同學在教學和學習當中都按部就班、中規中矩,以打好根基為準則。劉侗院長提出‘六個一工程,使北戲不斷地修煉內功,加強內涵建設,整個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都在提高,戲曲、舞蹈等每個專業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在談到與北戲的合作時,南陽藝校嚴校長說:“北戲是‘大手牽著小手往前走,對南陽藝校的教學提供了無私的幫助。兩校領導之間、教師之間、師生之間,通過合作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就像親人一樣。劉侗院長和北戲的老師們一直在說‘互相學習,實際上是他們的大手牽著我們的小手往前走——我們在受益,他們在無私地奉獻。”
對于兩校的合作共建,劉書記說道:“從‘表象上說,北戲在支持、幫助南陽藝校。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學校和師生也是受益者。北戲的年輕教師到南陽教學,體驗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很好的鍛煉。畢業生到南陽藝校實習,在實際教學當中若能得到當地師生的認可,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自信度,為他們以后走出校園、步入社會打下很好的基礎。對于這些即將畢業、正處于就業迷茫期的孩子來說,這是人生最重要的體驗和最寶貴的財富?!?/p>
北戲支教:
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
與南陽藝校展開合作后,北戲每年都會派遣教師以及優秀畢業生赴南陽支教、實習。今年去的是京劇系教師趙藝陽和舞蹈系畢業生于靖雯。2016年,由于工作調動等原因,南陽藝校舞蹈專業少了2名老師,戲曲系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已持續多年。在這種嚴峻的情況下,北戲給予了南陽藝校很大的支持和幫助?,F在在南陽支教的京劇基功老師趙藝陽,原本在京劇系有課程安排,但是系里想盡一切辦法,對各方工作進行了妥善的協調,保證了南陽支教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南陽藝校李莉主任對筆者說:“小于老師是北戲的優秀畢業生,在北戲的大型原創舞劇《夕照》里演過主角白蛇,肯定是有‘兩把刷子的!這么優秀的人才來到我們學校,我們想從她身上學東西,想讓孩子們都能夠從中受益,所以給小于老師的課排得非常滿——每周20多節課,各個年級都有。我征求小于老師的意見,她跟我說‘沒關系李老師,需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小于老師上課的時候,我們系里的老師也觀摩過。她上課非常認真,雖然年紀輕輕,但教學思路很清楚?!?
從于靖雯的角度看,到南陽來支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作為應屆畢業生,她的許多同學都處于“迷茫期”,對于畢業后的就業問題,也會有許多的不安。而北戲與南陽藝校的合作,則能讓他們這些畢業生多一條出路。另外,于靖雯還認為,能把自己派到南陽,是因為學校和老師認可自己的專業程度和教學經驗。對此,她感到十分驕傲:“能把好苗子培養出來,對學校來說是一種收獲,對我本人來說也是一種收獲。跳舞跳得好,不一定會教別人。學校這次給我機會來南陽支教,讓我能接觸相對專業的學校,自己單獨教一個班的學生,收獲很大。”剛來南陽的時候于靖雯很緊張,總是擔心自己“實戰”經驗少或者備課不充分,上課時總是一板一眼,不能熟練地駕馭課堂節奏,導致上課學生累、老師也累。后來熟能生巧,知道從哪些重點問題著手教學,課堂氣氛活躍了,孩子們學習熱情也更高了。談到課業繁重的問題,于靖雯說:“我來南陽是為了鍛煉自己,不怕課多!民間舞、基訓、身韻等等舞蹈教學最重要的幾個科目,在這里都能體驗,對我來說是一件大好事。在教孩子們的過程中也會發現自己在哪些細節上把控得不是很好,以后跳舞的時候也能記得更牢?!?/p>
京劇系的京劇基功老師趙藝陽對于支教工作也有許多感觸和心得。趙老師在南陽藝校教授孩子們戲曲基功、身段,舞蹈基訓等課程,每天最少4節課。趙老師發現,這里的教學條件、教具配置以及學生身體素質雖然比北京稍差,但孩子們學習熱情很高。趙老師說:“如果你有‘真東西教給他們的話,這些孩子非常愿意學,他們特別刻苦、踏實。這一點很難得,讓我特別感動,也更有熱情想把他們教好?!壁w藝陽認為,支教工作不但能使當地學生對本專業有更好的理解,還能使自己這樣的青年教師得到很好的鍛煉,接觸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收獲更豐富的教學經驗。趙老師開心地說,雖然很辛苦,但自己在這邊的每天都過得很充實,跟孩子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非??鞓?。趙藝陽老師告訴筆者,在“唱響白河”群眾文化演出活動中與學生一起表演的京劇《扈家莊》選段,一共只彩排了三周時間。在排演期間,只要有空,趙藝陽就組織學生排練,詳細為學生講解劇中人物的動作意義、心理活動,通過這些來啟發學生更好地理解劇目、把握動作技巧、領悟到這出戲的精髓。

劉侗院長(左三)與南陽藝校戲曲專業學生們親切交流
對于支教工作,已經回到北京的舞蹈教師路藝偉也與趙老師有著相似的看法。路老師發現,南陽藝校的孩子與北戲的學生相比,動作和感覺的專業性、規范性都稍微差一些。但難得的是,他們肯學,也愛學。說到孩子們的刻苦,路老師給筆者講了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路老師在南陽支教期間,每天晚上都會自己在舞蹈室練功,保持舞蹈水平不退步。剛到南陽沒幾天,有一次她正在專心致志地練,突然感覺身邊多了好多人影。回頭一看,嚇了一跳,幾乎整個班的孩子都跑來“蹭課”了!學生們對她說:“路老師,看您舞跳得這么漂亮,我們就過來跟您學一學?!睍r間長了,路老師在練晚功的時候,對身后的這些“小尾巴”就習以為常了,有時候還會抽空指導學生們一些動作上不到位的地方。白河河畔的南陽藝校,水甜人也“甜”,這里的學生熱情、活潑、陽光。路老師說,這里的孩子很懂事——雖然下課以后自己會像大姐姐一樣帶著學生們一起玩,但上課的時候他們就能馬上切換回學生與老師的身份,認真聽課、努力練習。雖然已經回北京很長時間了,但路老師和南陽的學生還保持著聯系。孩子們很想她,總是問她“路老師您什么時候能再回來教我們呀?”路藝偉十分喜歡支教工作,她說:“我很想再去南陽支教。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能體驗不同的教學模式,和不同的學生相處。我很喜歡孩子們的熱情和好學,我想把我自己從學校學到的技術、技巧教給他們?!?/p>
課程觀摩:戲舞結合讓人眼前一亮
2015年,南陽藝校組織在校教師赴北戲交流學習。作為首次赴京交流的教師之一,南陽藝校舞蹈教研室主任李莉感觸頗深:“北戲知道我們要去觀摩舞蹈課,還特意為我組織了一些代表性強的課程。雖然這次在北戲只待了不到一周的時間,但這里的校容校貌、教學理念、辦學特色都讓我印象很深?!北睉驅W生們的畢業匯報展演對李主任的觸動也很大:“舞蹈專業,很多學校都在辦,各校教材差不多,差異也不明顯。但北戲將戲曲元素融合到舞蹈當中,十分有特色,讓人眼前一亮。”
在課程觀摩期間,李莉主任注意到,北戲早功課、晚功課安排得很科學。優秀的畢業生可以協助主教老師帶早晚功,一方面自己能得到鍛煉,另一方面還能監督學弟學妹們認真自習,練功時間安排很充實,師生雙方收獲都很大。技術技巧課的課程設置也使李主任很受啟發——舞蹈的技術技巧課很辛苦,教師要對班上的每一個學生的動作進行指導,體力消耗非常大。北戲安排兩個經驗豐富的教師和一個青年教師搭檔上課,因材施教,對學生們進行分組指導,使課程更緊湊,孩子們在課堂上沒有浪費一分鐘時間?;氐侥详柡?,李主任借鑒了北戲的課程安排,將本專業的教學課程、模式進行了重新設計。
為了讓南陽藝校來京觀摩學習的教師能夠安心地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專業的業務調研上,北戲院辦在后勤保障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北戲院辦主任、外聯部負責人王靜介紹道:“南陽藝校有兩批教師來京交流學習,包括舞蹈、音樂、戲曲、文化課等專業。為了讓他們在北京的這一個星期能夠有更大的收獲,我們從吃住行到課程安排,都盡力做到最符合實際、最符合老師們的需要。我們根據南陽藝校的具體教學需求來安排相應課程,學校每個系的主任、教師也都積極配合,讓南陽來的老師們挑選最有用、最實用的課進行觀摩學習,不浪費一分一秒時間?!?/p>
深入合作:攜手促進
藝術職業教育發展
北戲與南陽藝校的合作,對藝術職業教育意義很大。多年來,北戲一直致力于發展傳統戲曲文化,響應國家關于傳承傳統戲曲、傳統文化的相關政策,不遺余力地積極推動校際合作。此次北戲、南陽藝校的共建合作,既能加強南陽藝校師資培訓、提高雙方教育教學水平,又能輸送優質生源、為年輕教師搭建好的實習平臺,為文化藝術教育發展與傳承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市委常委、副市長范雙喜(左4)、市文廣新局局長蘇定堃(左三)慰問北戲教師趙藝陽(左二)、于靜雯(右三)并合影留念
南陽藝校嚴校長表示,北戲與南陽藝校的領導和師生,從學習直接取得的經驗,從情感交流中收獲的內心體驗,都印證了兩校合作的成果,對促進京宛合作、推動藝術職業教育以及文化藝術事業蓬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除了優秀畢業生助教、教師觀摩學習、更新教學理念、提升教學水平等方面,兩校正在積極探索新的合作方式,使雙方能夠在戰略層面達成空間更加廣闊的合作,取得長足的發展。嚴校長表示:“我借助《北京紀事》這個平臺,鄭重邀請北京市教育局、北京市文廣新局的相關領導和專家,到南陽來指導學校的工作、檢驗兩校合作的成果。下一步,希望兩校的合作能夠更加深入、廣泛,也希望相關部門和專家對我們將來的發展給予更多的扶持與幫助?!?/p>
南陽文廣新局蘇局長對兩校的合作也充滿了信心,他說:“我一直相信,戲曲、傳統藝術能夠有長足的發展。河南是戲曲大省,老百姓對戲曲有著天然的感情。我堅信,戲曲的生命力在民間——‘高大上的藝術固然重要,但實實在在的傳統文化藝術,才能像家常飯一樣深入人心、教化百姓。在社區、街道、鄉鎮,傳統戲曲文化的市場空間很大,只要我們踏踏實實干好自己的工作,傳統戲曲藝術一定會有出路!”蘇局長認為,這次南陽藝校與北戲的合作,就可以稱為發展傳統文化、提高藝術職業教育水平的“捷徑”之一。首先可以通過合作辦學,利用北戲在全國的影響力,擴大南陽藝校的影響;其次,南陽藝校能夠學習北戲科學的教學理念,將自身的藝術職業教學水平全面提升;第三,能夠借助北戲雄厚的師資力量,提升南陽藝校師生的藝術水準;最后,通過借鑒北戲先進的管理模式,進行教學體制改革,使南陽藝校成為北戲長期、穩定的教學實驗基地。蘇局長認為,兩校合作辦學有堅實的基礎支撐,前景會越走越寬。相信隨著京宛兩校合作領域的拓寬,再加上雙方在合作機制上向常態化、制度化進行完善,此次合作定會結出更加豐碩的成果。
(編輯·張子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