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指引
借物抒情指的是通過描繪客觀事物來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種寫作方法。這種方法的特點是描寫事物要緊扣與此事物有關的人事的變遷、榮辱、生死等方面,一草一木,一磚一石,處處都浸染著人物的喜怒哀樂。雖然這只是對事物的描繪,但讀來卻字字都飽含著真切動人的情感。如秦牧的《在仙人掌叢生的地方》一文中,作者首先抓住仙人掌的特點,熱情地抒發了對仙人掌的贊頌之情;緊接著,作者又對它的堅忍性格、抗旱耐瘠、頑強拒害等方面一一進行描寫;文末抒發情感。原來,作者所借之物是仙人掌,所抒之情則是對解放軍戰士品德情操的高度贊揚。
具體來說,同學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寫作:
1.在尋常“物”中挖掘新奇。對大多數學生而言,生活、學習中所接觸的對象往往都是常見的,但是,生活恰恰就是如此,越是平常的東西,就越容易被人忽略,從而喪失了表達情感的最好依托。其實,只要細致地觀察事物,生活中的每一件物品,又何嘗不能折射我們豐富而多變的情感呢?
2.在尋常“物”中萃取精髓。借助平常的“物”抒發感情,最重要的一點是需要用一份厚重的情感承托起一個值得珍視的“物”,并自然而然地從中萃取需要表達的情感。用借物抒情法寫作時,同學們需找出所寫事物與人的相似點,可以是形似,也可以是神似,讓二者能一步步融合,自然升華。
3.處理好尋常“物”與所表達情意的關系。寫作這類作文,借物是虛,抒情是實;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因此,要善于以所抒之“情”的深淺、性質、情境等方面的特征,對“物”加以描繪和渲染,從而使“情”的表現水到渠成。既然描寫的目的在于抒情,那么,在進行具體描寫“物”的時候,一定要把重點放在與表現中心思想有聯系的特征上。
(王苗)
習作看臺
又聞槐花香
河南開封市集慧中學 任世瑩
我家門口有一棵大槐樹,每年都開出美麗的花朵,芬芳襲人。小時候,我最喜歡在大槐樹下玩耍了。今年的大槐樹依舊茂盛,我又看見了滿樹的槐花,又聞到了撲鼻清香。
槐樹很大,一條條棕褐色的胳膊向四面八方伸展,還伸出了無數根手指。春天來了,槐樹的手指頭就帶上了白手套,這就是滿樹的槐花啊!讓人笑意滿顏,歡喜不已。我最喜歡媽媽做槐花餅給我吃。當然,要先把槐花從樹上摘下來。槐樹粗壯,當然不能像搖桂花似的搖槐樹樹干。媽媽拿出一個鉤子來鉤槐樹枝,當槐樹枝順從地彎下腰的時候,會有許多槐花落下來,我提著籃子,在槐樹底下竄來竄去,企圖接到槐花。可結果是本該出現在籃子里的槐花,都落在了我的頭上、身上,在這美麗的槐花雨中,我感覺自己也變成了槐花仙子,不由自主地舞動起來。媽媽看到之后總是會停下來,寵溺地看著我笑。但是隨即媽媽就會把我趕到一邊,不再讓我在槐樹底下竄來竄去,說怕槐樹枝落下來砸中我。年幼的我并不理解,哪肯放棄當花仙子的機會?便在媽媽抬頭看槐花的時候,悄悄溜回去,站幾秒后再溜出來。
不一會兒,籃子里便堆滿了槐花。我便用手在里面攪來攪去,讓雙手沾滿槐花的香味兒。我可舍不得把槐花往身上倒,一會兒我還要吃它呢。媽媽把槐花淘洗干凈后,就開始做槐花餅了。做的過程我懶得看,我在意的最后的“成品”,經過短暫等待后,媽媽終于把槐花餅端上了桌,還保留著槐花原本的芬芳,而且甜甜的,吃起來美味極了!吃完后唇齒留香。
當槐花落盡的時候,滿樹的綠葉便給人帶來了蔭涼,這槐樹下便成了我和小伙伴們的天堂。槐樹枝上是有刺的,所以在被扎了幾次之后,我和小伙伴們再也不敢往樹上爬了。但是我們又怎么可能放棄玩的機會呢?我會用鐵鉤把葉子鉤下來,喂我的小兔子,我的小兔子最喜歡吃槐樹葉了;還可以玩過家家,那圓圓的葉子又成了我們的“人民幣”;還可以當哨子吹呢……那小小的葉子也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簡評
小作者借槐樹、槐花、槐葉抒發了對童年時光的無限眷戀和向往。我們跟著小作者的腳步,重溫了鉤槐花的快樂,吃槐花餅的芳香,拿槐葉喂兔子、玩家家的美好時光。全文的語言也非常活潑,充滿了童趣,如小作者在槐花雨中想象自己是槐花仙子,并樂此不疲,在槐樹下面竄來竄去……讀來仿佛讓人有品嘗槐花甜甜的感覺,回味無窮。
(王小惠)
落葉激起了我的心靈之聲
山東鄒平縣焦橋鎮初級中學284班 李 涵
無邊無際的樹木,在蕭瑟的秋風中顫抖,掙扎,幾乎掉光了“頭發”。涼風習習,落葉蕭蕭,漫天飛舞,滿地堆積。
我隨手撿起一片不起眼的落葉,不解地問道:“你這般枯黃憔悴,待在這兒還有什么用啊?”我一撒手,它就迫不及待地飛了。秋風慢慢減弱了勢頭,變得蒼老無力,那片樹葉也慢悠悠地在泥土上盤旋,墜落……忽然,我的心像平靜的湖面投入了一顆小石子,激起了一圈圈的波紋。落葉也不是無情物啊,它化作了泥土,把養育它的大樹滋養得更加枝繁葉茂!
連小小的落葉也這么知恩圖報,我竟有些慚愧:我這次偷偷跑出來,就是因為和媽媽頂了嘴。那天的突擊小測試,我冷不防“中了槍”。媽媽詢問的時候,我又忐忑又著急,就撒了謊,說我考得不錯。直到今天,這張不老實的小試卷,悄悄從抽屜里滑了出來,不偏不倚飄在媽媽的腳下。媽媽的眼神像一把尖刀,牢牢對準了我:“怎么回事啊?”我一動也不敢動,傻乎乎地看著媽媽陰沉的臉,眼前灰暗下來。“騙我!”我不禁打了一個寒戰。“失敗了有什么可怕的?最可怕的是逃避失敗!”此時的媽媽,像一頭狂怒的獅子,怒睜圓眼,眉毛豎挑,掄起那張本來就慘不忍睹的試卷,劈頭蓋臉砸了過來,正好蓋在我臉上。我一把扯下,把它一扔,喊道:“誰稀罕考好!”說完頭也不回地溜了。
現在想想,都怪我一時沖動,媽媽之所以會那樣,還不是因為“恨鐵不成鋼”?還不是愛我的表現?唉,都說媽媽的愛像大海,而我竟把這份愛,辜負了。我自作聰明掩蓋了失敗,逃避了失敗,并企圖忘掉失敗,我真是連一片小小的落葉也比不上啊!一股慚愧之情涌上心頭,我的心仿佛一灣潭水中倒入了一大筐石子,再也不能平靜了,它已激起我的心靈之聲!
涼風乍起,樹葉飄落下來,掠過地面,不留下什么,卻也不帶走什么。它拼盡最后的力氣,舞出生命的精彩,唱出生命的絕唱。秋天真的是傷感的代名詞嗎?我坐在一堆黃葉上,自言自語道:“落葉啊,你為什么要紛紛而下?”兩句詩讓我眼前一亮:“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萬萬的帆船經過;枯萎樹木的前面也有萬千林木欣欣向榮。這自然萬物的新陳代謝蘊含了新生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的哲理!樹葉落了,有再生長的時候;我的成績差了,也有再好的時候啊!
夜深了,風格外涼,燈也格外明亮。我拿出那張“失敗”的試卷,一絲不茍地分析失敗的原因。“這個是因為審題不清,而這個是基礎公式掌握不牢固,那個……”學習的方向明晰了許多,我不再消沉了,擦干眼淚,像劉禹錫一樣樂觀向上,積極奮發!
落葉,你也是有情的,你也是有生命的,因為你激起了我的心靈之聲!
簡評
落葉本是尋常物,然而,小作者在撒手扔落葉的瞬間,想起了“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聯想到落葉化作泥土是為了回報大樹的養育之恩,進而聯想到自己的離家出走,反思自己的行為,抒發了自己對媽媽的愧疚之情;小作者看到紛紛而下的落葉,又想起“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設身處地感受到了失敗只是暫時的,成績差了,也有再好的時候,因為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從而堅定了自己的信念,使自己重拾信心。全文借落葉抒發了兩種情,小作者受落葉啟發,心靈得到了成長。
(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