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題難倒博士媽
呼吁教育改革提速
在百度搜索“一年級數學題難倒×××”,會跳出數萬個結果,難倒的對象包括研究生、大學教授等等。更有孩子連續一周哭鬧著不肯上學,在媽媽追問下才說出原因:“數學不會,不想上學!”當事人的媽媽是浙江杭州的一位醫學博士,平時帶的是研究生,終于有一天忍不住發朋友圈吐槽:翻了孩子的課堂練習,我真想說:孩子,你比你媽強多了!你的那些題目,為娘也不會做。
[多維解讀]
1.反思教育。當教育變得如此重負,當小學一年級的數學題讓博士媽媽感嘆“為娘不會做”時,這說明當前的教育方式,已經進入一種畸形的狀態。
2.教育意義。當小學題成為家長都無法解出的難題時,這樣的小學題到底有多少價值?這值得拷問。小學生的確需要鍛煉邏輯能力,但是否需要達到這般高深的境界,也值得審視。
張傳升:一位山村“民藝高人”的文化鄉村夢
70多歲的張傳升是沂源縣張家坡鎮西王莊村人,作為土生土長的“民間藝人”和“文化高人”,他在當地十里八鄉可謂家喻戶曉。詩書畫印、文史編寫、作詞譜曲、鼓樂游藝、按摩推拿、針灸拔罐、根石雕刻、條編柳編、石木鐵匠、剪紙刺繡,十大才藝樣樣精通。
當記者問他是如何做到掌握這么多種技藝時,張傳升臉上浮現出自豪的微笑:首先是對鄉村傳統文化充滿喜愛,同時愛學習愛鉆研。退休之后,有時間學習了,張傳升又進一步攻克寫意花鳥和篆刻,滿山去撿石頭,磨了刻、刻了磨,還買了篆書字典學小篆,在六十歲的時候硬是記住了小篆的所有筆畫和偏旁以及間架結構,“鄉親們老是問我是怎么學會的,我就說你們喝茶吸煙打麻將的時間我全拿來練字了。”
沂源縣張家坡鎮一帶的農村歷來有游藝活動的傳統,村村逢年過節就湊在一起敲鑼打鼓、舞龍舞獅、跑馬燈、踩高蹺。如今這種游藝隊越來越少,瀕臨消亡。近年來,張傳升為傳承和保存鄉村民間文化積極奔走,付出大量精力和心血,凡是有村莊想成立游藝隊或演唱團,他就義務進村指導,有邀必到,且從不收受任何報酬。“畢竟這是傳統文化,就是想做這個事,得傳承下去,不圖別的。”
[多維解讀]
1.重視傳統文化。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重視傳統文化,讓其發揚光大,讓我們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
2.活到老。學到老。正如高爾基所說:“學習永遠不晚。”學習知識,不僅可以提升自我修養,而且還能開闊自己的視野。這種兩全其美的事,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南開有倆神級宿舍:一間全體保研一間滿室墨香
日前,南開大學各專業“保研”名單基本確定,結果一間男生四人宿舍竟上演集體雙修保研的盛景:一人保送清華,一人去了人大,還有兩人留在了南開,除了學霸宿舍,還有一間研一新生的宿舍也極具特色,幾十幅自己創作的書法作品給新校區的新宿舍增添了滿室墨香,散發出獨特的文化味道。
男學霸宿舍出自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2012級,“四大才子”中任夢磊“最學霸”,專業第一名,保送清華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同時雙修金融專業;牛思遠“最愛書”,保送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社會主義專業,同時雙修工商管理專業;舒高磊“最刻苦”,保送本校讀研,雙修工商管理,文體全能,實踐經歷豐富;楊奇“最靠譜”,保研、雙修財政學的同時,擔任班長、學生組織負責人等,讀研前將留校工作兩年。盡管被譽為“男學霸宿舍”,但四人并不會一起上課、自習、吃飯等,只是一起打籃球,偶爾開“臥談會”,更多的時候是各干各的。
書法宿舍的主人是來自東北和山東的兩個“大漢”——劉瑞麒、劉小智,他們都是漢語言文化學院的研一新生,共同的愛好就是書法。在劉小智眼里,劉瑞麒堪稱“中國好室友”。
[多維解讀]
1.成功源于興趣。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才能使自己在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感到輕松、快樂。我們要培養興趣,發揮特長,一步步走向成功。
2.付出就有回報。不管在生活中,還是學習中,我們都要相信付出就有回報,也要相信只有干出來的成功,沒有等出來的輝煌。
西單女孩上演“中國合伙人”身價已破億
任月麗,幾年前她在西單地下通道唱歌,翻唱安琥的《天使的翅膀》被網友拍攝傳到網上,成為網絡紅人。繼而在2011年登上央視春晚,演唱歌曲《回家》,被億萬人所熟悉。只不過,走下春晚舞臺的她,似乎一直沒有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歌唱事業不溫不火,出了唱片也沒有大賣,中途甚至傳出重回地下通道唱歌的消息。
的確沒想到,她再度受到關注是以“商人”的身份。“春晚之后我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創業,這是后來的事情了,”至于說她從草根逆襲成“億萬富姐”,她這樣解釋:“我本來就是草根,‘億萬富姐有點夸張了,那是對我們產品的估值,我是在不放棄唱歌事業的情況下投入的第二個行業,我的主業是唱歌。”
相較唱歌事業中的曲折,任月麗的創業十分順利,“畢竟我遇到了最好的合伙人,我遇到了最好的團隊,所以我不擔心銷量和認可度,”對于未來,她用了一句話來表達:“我要成為下一個董明珠!”任月麗毫不掩飾自己的志向。
[多維解讀]
1.勤奮誠可貴。目標價更高。目標,就好比遠航時的指路明燈。有了正確的目標,我們就有了方向,就有了動力,就不怕走彎路,走錯路。
2.團結就是力量。“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團隊的成功離不開團結、合作。只有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才能加快前進的腳步。
新版《白毛女》巡演用歌劇講好中國故事
2015年11月6日至12月17日,由文化部組織復排、彭麗媛擔任藝術指導、雷佳擔綱的歌劇《白毛女》在全國開展為期一個多月的巡回演出。繼11月6日在70年前的首演地延安成功上演后,該劇11月9日在山西演出,贏得各界贊揚。
作為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公開發表后,延安魯藝在新秧歌運動中創作出的中國第一部新歌劇,《白毛女》將西方歌劇藝術與中國革命歷史題材融合,采用中國北方民間音樂的曲調,吸收了戲曲音樂及其表現手法,開辟了歌劇中國化的道路。
“每次演出都是滿村空巷,扶老攜幼……有的淚流滿面,有的掩面嗚咽,一團一團的怒火壓在胸間,”作家丁玲筆下《白毛女》的演出場景,印證的是“人民文藝”的力量,70年后,當熟悉的旋律響起時,今天的觀眾依舊熱情如火,稱贊這是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文藝作品”。
[多維解讀]
1.創新的意義。新版《白毛女》的重唱,沒有前人經驗可汲取,沒有外國歌劇可借鑒,它的成功上演充分說明了“創新是文藝的生命力”。
2.藝術服務于人民。《白毛女》復排,傳承中國歌劇事業、民族聲樂,讓我們感受到歷史的熱度,其最大的價值當在激勵——激勵文藝工作者“為人民抒寫、為人民抒情、為人民抒懷”,創作優秀作品,講好中國故事。
“騎馬送快遞”折射城市管理痼疾
2015年10月16日起,呼和浩特市區內所有的電動三輪車一旦上路都會被交警查扣,往日騎著三輪車來去如風的快遞小哥遭遇政策“紅燈”。不過再難也擋不住為了“雙11”“血拼”的電商們,有電商馬上從草原調來十幾匹馬送貨。近日,呼和浩特市區內,多名快遞員騎著快馬,將包裹順利送到顧客手中。
一邊是一年一度的“剁手節”,一邊又是電動三輪車禁止上路的政策“紅燈”,在堆積如山的包裹和網購盛宴面前,快遞小哥只好騎馬上街,讓人“悲喜交加”,喜的是快遞公司千方百計履行交易合約,悲的是,這是呼和浩特市,不遠處就是大草原,尚有快馬可供調動,若是內陸城市,可怎么辦?
[多維解讀]
1.全方位思考問題。規范電動三輪車管理并沒有錯,但應該在充分聽取民意,科學管理、正確引導的基礎上進行規范管理,而不是簡單粗暴地一禁了之。
2.出現問題解決問題。電商們在面對困難時,沒有埋怨,沒有放棄,而是想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困難面前,只要肯動腦,相信一切難題都會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