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瓶鎮痛,白瓶療傷”,云南白藥氣霧劑的廣告家喻戶曉。
在昆明呈貢云南白藥集團生產線上,紅瓶和白瓶就在郭玉彬眼前跳動。他從云南中醫學院中藥學專業畢業后,便進入了云南白藥集團工作。
如今,他所在的云南白藥膠囊生產線和氣霧劑生產線,自動化水平世界領先,設備復雜程度和管理、操作、維護、維修等要求也較高。怎么樣使自己管理的這條生產線人、機、料達到最佳運營水平,為公司創造更多的效益,成為了他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標。
自學、向專家學、對著詞典逐字查看英文說明書、學計算機制圖……但凡能學到設備知識的途徑,他都會一一嘗試。不懈的努力,使他在短時間內變成了洋設備維護保養修理的行家。
然而郭玉彬并未滿足于現狀。他所管理的氣霧劑進口生產線封口裝置屬于壓力包裝,對于氣霧劑罐體和閥門蓋的封口裝置和封口設備的生產設計合理性、使用的穩定性,是氣霧劑行業急需、首要考慮解決的問題。他通過研究高速進口氣霧劑的封口原理,實現了這一裝置的國產化,一舉改變了對國外設備使用廠商的技術依賴,填補了國內無法加工高速氣霧劑封口裝置的空白,并于2016年獲國家發明專利。為減少充氣頭維修更換密封件的情況,減少拋射劑的滴漏成本浪費和損失,他帶領作業區團隊對充氣頭密封材料持續進行了三次優化,每年為班組節約近100萬元的物料損失。
郭玉彬及其團隊不間斷的技術創新使得云南白藥氣霧劑生產效率得到持續提升,實現連續3個月生產臺班綜合利用率超過73%,生產效率達到國家先進水平;生產制造成本得到不斷降低,每盒氣霧劑成本下降了0.03元,為企業生產增值增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作為藥企人,郭玉彬深知質量之于企業的重要性。多年來,他一直立足于生產一線,不斷查找班組自身可能存在的質量隱患,不斷改進生產車間質量管理上的不足。通過控制可能會影響生產過程的因素來實現以最少的人員差錯、最少的設備差錯、最少的原料差錯、最少的工藝方法差錯,輔以最適宜的檢測手段和優良的管理機制,創造最佳的工作環境,持續推進“零缺陷”活動。
他在班組積極開展生產全流程的質量風險系統預防工作,將質量保證的重點放在事前預防上。在云南白藥氣霧劑產品生產全過程中,增加預防環節和必要的質量風險管理預防措施,減少全流程的質量失控和質量風險。將質量工作延伸到上游供應商環節,進一步對影響工作質量的原輔料、包裝材料進行前端控制,共同改進氣霧劑行業中長期存在的一些質量難題,幫助前端提高輸出質量,實現產品質量的共贏,穩步提高了云南白藥氣霧劑的產品質量。
基于嚴抓現場管理的需要,氣霧劑生產線全線對外開放。郭玉彬已多次成功接待了中央領導、中外來賓、相關技術部門的參觀和交流。本著對設備操作技能水平的精益求精,對產品質量的“零缺陷”要求,充分展現了白藥這一傳統中藥的現代化生產模式,展示了云南白藥的企業形象,展示了白藥人的風采,為云藥品牌走出云南,走向世界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十年來,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心促使郭玉彬在工作中盡職盡責,不斷創新,回饋公司和社會。面對成績,他始終認為,求知之路是永無止境的,榮譽更是一種責任、一種鞭策,只有不斷地努力學習,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才能為云南白藥的發展多做貢獻。憑借著對云南白藥事業的熱愛,郭玉彬將自己的熱情與智慧傾注于云南白藥生產一線的工作中,成長為一名精于管理、敢于創新、善于技改的優秀復合型人才,成為年輕員工學習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