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龍德+楊茜

“船舶防火與列車防火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要求,列車防火很多技術做法是可以借鑒參考利用的。”奧雅納工程咨詢(上海)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列車火災風險評估技術專家孫曉乾在第二屆綠色船舶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研討會上對列車防火與船舶防火進行了類比并提出有關建議。3月30日,為了促進船舶技術發展,推動國內船舶業提升減排環保、防火等能力,廣東造船工程學會特聯合島津企業管理(中國)有限公司和安捷倫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等單位在廣州廣電計量檢測股份有限公司舉辦了此次研討會。廣東造船工程學會秘書長李東明與來自船東公司、造船廠、研究機構、技術和設備供應商的110名質量管控人員及實驗室人員參加了會議。
研討會不僅邀請中國船級社廣州分社技術專家蔡曉斌作了題為《解讀香港公約及歐盟綠色船舶法規》的主題報告,還特邀軌道交通和航天航空等領域專家主講了《軌道車輛防火先進技術以及對船舶防火技術的啟示》、《航天產品壽命與可靠性技術在船舶領域的借鑒與應用研究》。他們圍繞綠色造船熱點、發展趨勢和技術變革等問題,尤其是借助其它行業在防火性能、壽命與可靠性、綠色環保等方面成熟技術如何助力中國船舶業作了深入探索。隨著全球船舶業越來越重視發展“綠色船舶”,推動其制造技術及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研究刻不容緩,而物聯網、新材料、智能化、生態設計和制造技術的發展又對船舶設計、制造和使用過程中防火性能、壽命與可靠性、能源消耗及對環境可能造成的污染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眾所周知,中國航天航空和軌道交通在這些方面無疑擁有領先優勢,是船舶工業的極好借鑒樣本。廣東造船工程學會船舶輪機與電氣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林洪山與廣電計量副總經理曾昕在致辭中均表示,此次跨界整合交流、分享成功經驗,不僅是廣東造船業打破行業學習藩籬的大膽嘗試,也必定會增強不同行業的互通互聯、借鑒融合,達到借鑒領先行業的技術和經驗來幫助船舶行業提供全新工作思路和解決方案的目的。
會上,蔡曉斌詳細講解了有關船舶安全與環保的香港公約、歐盟法規及兩者條款差異等內容。他指出,歐盟法規的目的是為了在船舶整個周期內促進安全、保護人體健康和歐盟海洋環境,促進香港公約盡早生效,而上述公約法規生效履約后將對整個產業供應鏈造成強烈沖擊,船企應根據船舶分級趨勢選擇更綠色環保材料、可信度高的供應商,以提高國際競爭力。孫曉乾博士重點解讀了列車防火研究框架、列車防火難題及先進技術和列車防火對船舶防火的啟示。他說,船舶防火更復雜,地域更廣,具有國際化特點,但在材料熱物性、結構完整性、人員疏散安全性、隔熱性和防火評估流程等方面與列車防火相通,譬如船舶排煙就完全可參考列車技術。中國航天標準化與產品保證研究院技術專家朱煒也對產品壽命與可靠性、航天產品可靠性技術體系和航天產品壽命技術發展等前沿科技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并建議造船業在增強產品壽命與可靠性過程中應建立一套完善的技術體系,開展加速壽命試驗和定量驗證評價,進行有效的質量和可靠性信息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會承辦方廣電計量一直致力于船舶材料環保性、可靠性的試驗檢測,為推動國內船舶邁向綠色環保、安全可靠作出了不懈努力。目前,該公司已通過CNAS、DILAC、CMA和總裝軍用實驗室認可,建立了16個計量檢測基地,其服務能力覆蓋船用材料、船舶零部件等有毒有害物質檢測、電磁兼容檢測、環境可靠性試驗等,可為船舶企業及其供應商提供一站式船舶整體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