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廣虎
(廣州4801工廠,廣州510715)
摘 要:艦船修理拖期,直接影響艦船的在航率。對企業而言,會導致修理成本大幅上升,企業經營狀況越來越差。因此,修船的生產計劃管理尤為關鍵,也體現了企業的管理水平。
關鍵詞:修理周期;生產計劃
中圖分類號:U672.9 文獻標識碼:A
1 前言
近年來,艦船廠修拖期成為制約艦船在航率和執行任務的一個瓶頸。由于艦船不能按時出廠,導致修理成本大幅上升,企業經營狀況越來越差。如何確保艦船修理周期,保證艦船按時出廠,是我們保障性企業面臨的實際問題。本人結合艦船修理實際情況,分析修船拖期原因,探索解決艦船周期拖期的措施。
2 艦船修理現狀
艦船修理的過程包括修前準備(進廠前的工程勘驗、制定修理技術方案、編制修理工程明細書、制定生產計劃網絡圖、確定外協項目和外協單位、物資預購、編制修理工藝目錄和工藝)、修中管理(修理項目的拆卸、報料、回裝、系泊試驗、航行試驗、總簽出廠)、修后總結(總結修理經驗,提出改進措施)等幾個主要步驟。在這之中,艦船在企業修理期間的修中管理是主要過程,也是企業修理周期的管控的關鍵過程。
修理過程是一種模式化的過程,各保障性企業也是大同小異。艦船進廠前,工廠組織進行修理工程勘驗,編制修理工程單。但由于工程勘驗人員的水平參差不齊,船方上報的修理項目不全等導致修理過程中工程范圍不斷擴大,外協項目和單位遲遲不能確定,導致修理工程明細書的定稿耗時長。主修單位在制定修理計劃網絡時,考慮修理過程中的特殊情況和應對措施欠周到,相應的修前準備不充分,主修單位與各分包、船方方的溝通機制不夠順暢等因素,都會造成修理拖期。
3 艦船修理周期拖期的原因分析
3.1 生產計劃的不嚴肅性
生產計劃具有預見性、針對性、可控性和嚴肅性。預見性是以本企業的實際條件為基礎,對修理工程進度進行的全面預測;針對性根據修理工程的主客觀條件和相應的修理級別而定;可控性是指計劃目標必須真實可控;嚴肅性是指計劃一經通過,就具有約束力,無論是集體或個人都必須按計劃實施,不得違背和拖延。
目前存在生產計劃是做出來了,但在執行時往往得不到落實,主要原因:一是生產部門對生產計劃的編制不夠重視,只關心艦船的最后竣工時間,對保證竣工時間的過程計劃是否可行缺乏嚴肅性,實際是對修船生產計劃管理缺乏系統觀念;二是修船的生產計劃編制沒能按工藝流程、企業實際生產能力、資源分配的有機結合,如:修理項目需要的配件納期、外協工程的交貨時間、可利用的企業資源等等,使得編制的生產計劃無法執行或不斷修改,必然會拖慢整個修理周期;三是修船生產管理中不確定的因素很多,修理過程中的項目增減導致需要控制的點、面是動態管理。修船生產網絡計劃的編制和節點的有效控制不僅是生產部門和修理分廠之間的事情,還需要質檢、技術、供應、設備、安全等各部門的密切配合。企業對修理節點雖然有考核制度,但落實不夠,獎罰不分明;四是為保證完成修理任務,企業對有拖期的相關責任人員采取遷就態度,加重了修理計劃不落實的問題。
3.2 修理質量、安全等管理不到位
質量管理、安全管理、現場管理等都存在管理不嚴的現象也是造成修船拖期的重要原因。由于各種質量因素引起的返工、換新屢屢出現,使得節點保不住,也造成了影響修理周期。修船是高危險性的行業,安全管理不到位,出現安全事故勢必拖延修理周期。
3.3 物資籌措不及時
物資籌措包括:第一批報料→預采購→拆解后第二批報料→采購。目前往往存在幾個影響周期的問題:一是第一批報料→預采購不及時;二是裝備拆卸、清潔、檢查(鑒定)環節進度慢,影響第二批報料→采購環節的落實;三是個別設備廠家沒有現貨或是斷線產品,需要重新生產時間長。這就造成中間節點拖期,從而影響整個修理周期。
4 確保艦船修理周期的對策和舉措
修船生產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不確定的因素很多。因此,為保證修理周期,實施綜合計劃管理,必須做好三個階段的管控。
4.1 事前控制
是一種預防性控制,生產部門應在修前根據修理工程明細書檢查各項修前生產、技術、物資供應準備情況,提前做好預防措施。
4.2 事中控制
指在采取行動執行有關控制目標或標準的過程中,及時獲得實際狀況的信息與反饋,以供控制者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采取措施,預防糾偏。事中控制是對修理過程的管控關鍵,以確保任務的順利執行。
4.3 事后總結
指在實際行動發生以后,在分析、比較實際業績與控制目標或標準之間的差異,然后采取相應的措施防錯糾偏,保證項目按時完工。
針對艦船修理周期拖期嚴重的問題,本人認為需采取以下的措施:
(1)合理編制生產計劃,嚴格落實節點考核
一是生產處制定生產計劃,合理統籌人員、設備設施的使用;承修分廠編制周計劃,重點抓修理節點的落實,特別是關鍵節點和重點工程的把控措施。
二是承修分廠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層層落實節點計劃,將節點的責任細分到施工班組,由項目經理抓落實。對沒有完成節點的情況分析原因,及時采取有效補救措施。
三是加強主要節點(如進塢、出塢、加油、系泊試驗、航行試驗、總簽等)的考核。生產處制定修船節點考核相關制度,由生產處按主要節點時間,考核完成情況。
艦船修理是一個系統工程,生產計劃應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工種之間、工序之間、承修單位之間的相互配合不順都會對整體計劃產生影響。應在一個平臺上逐層分解、細化,使實際施工進度反饋能夠逐層回溯,并根據實際進度快速調整計劃,提前做好應對措施。
(2)抓好頂層設計,加強修船規范化管理
根據上級機關對修船管控的相關規定,結合各企業的實際,制定相關的管理規定,把艦船修理的整個流程進行規范化和標準化,明確每艘艦船修理的企業領導小組和項目管理小組,各施其職。做好艦船修前準備、修中管理、修后總結三大階段的管控,特別是修前準備工作,如艦艇進廠前承修人員、碼頭、倉庫、工裝、技術資料、圖紙、器材等;對在修理過程中可出現的各種風險進行預判和評估,制定風險的預防措施;艦船修理完工后及時總結修理經驗和有效的改進措施。
(3)加強各方溝通協調
溝通包括修理人員之間的溝通、修理分廠與職能部門之間的溝通、工廠與艦船方、監修室軍代表之間的溝通。有效的溝通可以化解彼此間的矛盾和沖突,促進工作交流與合作,可以讓各方的關系更為緊密,創造出和諧融洽的工作氛圍。生產管理部門要注重內外協調,加強部門(分廠)之間以及與船方、軍代表的溝通、協調,對有可能拖延節點的情況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遇到問題要“求大同存小異”,多找共同點,確保按期完成生產任務。
(4)嚴格質量管控
強化工藝紀律檢查和檢驗員巡檢力度,重點放在修理過程的把控上,各環節、各工序都要有施工者填寫完整的修理過程記錄,嚴格按工藝規程施工,加大違規處罰力度,確保修理質量對修理周期的貢獻。
(5)加強物資采購管理
修船物資采購分為三種情況處理:物資預購、外修工程物資采購、內修工程物資采購。
報料及時以及采購及時是影響修船進度的重要因數,必須嚴格管控流程。技術責任單位或工廠技術部門應提前進行修理工程勘驗,結合艦船修理級別和船方提供的修理工程明細書制定修理技術方案,承修分廠根據修理技術方案編制第一批物資預購、外修工程物資采購清單報物資供應部門,物資供應部門根據預購清單、修理網絡圖制定器材采購計劃,并實施采購工作。承修分廠對裝備進行分解修理,及時組織對裝備進行拆檢技術鑒定后,編制第二批內修工程物資采購清單報物資供應部門進行采購。因此,報料及時以及采購及時管控好了對修理計劃的完成提供可靠保證。
除了以上這些對策措施,企業還加強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加大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提高一線職工的收入,引進更多的外協單位等措施。
(6)改進外包外協用工管理模式
在外包外協勞務用工管理模式上,將所有勞務工納入勞務公司統一管理,企業需要時由勞務公司統一派遣,會使企業在用工管理上減少繁瑣的職能,更多關注生產任務和修理周期的按期完成上來,同時可以促進企業勞動力結構的優化。
5 結束語
艦船修理本身具有其特殊性,對于保障性企業來說,完成使命任務,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按照實際需求,可以借鑒民船修理的成功經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同時結合企業艦船修理的經驗和實際,研究出符合艦船修理的周期控制管理方法。
參考文獻
[1] 時風俊.現代修船管理[M].國防工業出版社, 2008.
[2] 劉旭.修造船生產管理[M].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