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晉先
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按照“城鄉共融、區域互動”發展思路,聚力發展短板,放大優勢資源,持續用力“六大基礎”,統籌推進城鄉建設,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為建設“成渝第二城核心功能區”凝聚了不竭動力。
三大規劃
讓城鄉發展布局更加合理
一是全域制定區域規劃。堅持“全域順慶”發展理念,把城市與農村作為一個整體來全盤謀劃,統一修訂完善了統籌城鄉發展等10余個專項規劃,初步形成了城鄉統籌、產城融合、全面覆蓋的規劃體系。二是同步制定城鎮規劃。按照“一核兩城三線四組團”空間布局,啟動小城鎮和幸福美麗新村建設,初步形成了城鄉基礎設施共建、資源共享、功能互補、城鄉互動、產城共融的一體化城鎮發展格局。三是分類制定圈層規劃。根據地域遠近,將全區分為了主城區、近郊、遠郊三大圈層,并結合資源稟賦、區位特點,分類制定了主城區、近郊、遠郊三大圈層規劃,城鄉發展更加科學合理。
三個一體
讓城鄉互動發展更加共融
一是推進公交一體化。組建成立城鎮公交公司,啟動城鄉客運公交化改造,全面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截至目前,已開通城鄉公交8條,覆蓋18個鄉鎮142個行政村,力爭到2018年底全區18個鄉鎮、237個行政村全部通公交。二是推進水務一體化。全面啟動嘉陵江、桂花、康源三大集中供水工程,到2017年末,全區鄉鎮污水處理率達到100%,到2018年全區基本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三是推進醫療衛生一體化。合理配置城鄉醫療衛生資源,全面實行雙向轉診制度,完成7個衛生服務中心、37個社區服務站、20所鄉鎮衛生院、203家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
三大產業
讓城鄉產業發展更加協調
一是堅持以科技為支撐,做特都市現代農業。依托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加快推進沿江蔬菜產業帶、近郊觀光農業帶、中遠郊林果產業帶建設,初步形成了以蔬菜、畜禽、林果等為特色的“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產業新格局;按照“全域旅游”發展理念,鞏固提升嘉陵江沿江片區休閑觀光農業旅游示范帶,啟動建設桂花水庫、西河流域兩個休閑觀光農業示范片,全力推進一三產業互動融合發展。
二是堅持以集群發展為重點,做強新型工業。以瀠華工業集中區為依托,著力打造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電子信息三大產業,先后招引規模以上企業18家,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由2011年的325.5億元增長到385億元。三是堅持以組團式發展為紐帶,做優現代商貿服務業。全面提升五星商圈品質,構建形成“多點多極”支撐的商貿物流產業格局,鞏固提升區域商貿服務中心地位。
三大覆蓋
讓城鄉公共服務更加均衡
一是推進社會保障全覆蓋。全面建成社區勞動保障服務中心站,就業機構、就業登記、就業培訓、就業市場城鄉全覆蓋;全面推進城鄉居民保險,醫保、社保實現全覆蓋,初步構建了“服務向下延伸、數據向上集中”的城鄉數據網絡體系。二是推進社會事業全覆蓋。改擴建學校18所,基本建成中心城區、鄉鎮、村小三級教育網絡;改擴建升級8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基本實現 “農家書屋”和體育健身活動場所行政村全覆蓋。三是推進信息網絡全覆蓋。推進電話、電視、互聯網“三網”融合發展,加快互聯網+農產品、互聯網+鄉村旅游等品牌化建設,實現城鄉信息網絡全覆蓋。
三大模式
讓基層民主管理更加有效
一是推廣“三中心一平臺”管理模式。分類建立了便民服務中心、黨群服務中心、社會管理服務中心,成立了大黨工委聯席會議平臺,管理高效有序、民生服務滿意、黨建全面加強,街道履職能力不斷提升。二是推廣“大黨委票決制”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了由群眾代表、人大代表、黨代表、駐鎮單位負責人、鎮村干部組成的“大黨委票決制”,鄉鎮、村社“三重一大”事務均由大黨委研究決定,有效提升了重大事項透明度、科學性。三是推廣“一核四級”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了由黨組織核心領導、民間社會組織參與、村民議事會議事、村委會執行、村民監事會監督為主要內容的“一核四級”民主治理機制。
三項改革
讓城鄉資源流動更加流暢
一是推進產權制度改革定民心。在全面完成農村產權確權頒證的基礎上,在全市率先建成了產權交易三級平臺,制定了農村產權抵押融資辦法和相關配套機制,為農村資產變資本、資本變資金建立了政策支撐體系。二是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破壁壘。按照城鄉統一的戶籍管理要求,全面建立了城鄉統一的戶籍登記制度,實現了城鄉戶口一元化登記管理。通過實施戶籍制度改革,促進了人口自由遷徙,加快了農村剩余勞動力合理有序向城鎮流動。三是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激活力。出臺了《農村產權融資風險基金管理暫行辦法》,制定實施了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林權、土地承包經營權、房屋產權抵押融資管理辦法,建立了“政府搭臺、銀保合作”農村金融服務風險分擔機制,完善了農戶和規模經營業主的征信管理體系,推動了農村信用社區、信用村(鎮)和信用專合組織等載體建設,保障了群眾權益,提升了農民抵御風險能力,促進了農村資產變資金,極大激發了農村活力,推動了農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