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大漳
1069個村級金融服務聯絡站,73個農村金融綜合服務點;發放扶貧小額貸款約占全縣總額的98%;支持10家龍頭企業貸款,涉及金額超7000萬元……在這個脫貧任務艱巨的國家級貧困縣——四川省南部縣,南部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以下簡稱南部縣聯社)主動融入,創新服務,為當地脫貧攻堅事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細致篩查 找準貧困“癥結”
2016年,南部縣作為四川首批“摘帽”的國貧縣,要實現退出貧困村60個,減貧7420戶、23898人,貧困發生率降低到2.8%以下的目標。作為南部唯一的地方性金融機構,自2016年6月1日起,南部縣聯社主動承擔,創新實施金融精準扶貧戰略,積極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扶貧如何才能精準?關鍵是找到致貧的原因。
南部縣聯社在調研中發現,當地貧困戶之所以窮,皆因缺乏“造血”功能,無資金,無市場;就金融機構而言,基層員工擔心風險而對貧困戶“懼貸”“惜貸”。
為打開局面,南部縣聯社在吸收兄弟縣市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確立了“金融扶貧惠農”的總體思路——重點做好扶貧小額貸款、貧困戶住房建設貸款的發放工作,與實施“惠農興村”工程同步推進基礎金融服務。
敢于擔當 做金融扶貧“主刀手”
作為當地金融精準扶貧工程的主力軍,南部縣聯社不僅堅持把這項工作作為當前頭等大事來抓,更將金融扶貧與農村金融服務高度融合,構建“五全”機制,確保該項工作扎實推進。
——全方位宣傳引導。首批印制折頁8萬份、書寫(制作)板報198個、召開廣播會及壩壩會780余次,宣傳扶貧小額貸款條件、流程及貼息政策。每個貧困村按照有“金融扶貧”廣告牌、評級授信公示欄、金融知識宣傳欄、信用等級授牌、意見箱等要求進行規范,方便貧困農戶了解信息。
——全覆蓋評級授信。堅持貧困戶受益、產業發展、無擔保用信、自愿自主、公平公正公開“五個原則”,實行村級初評、鄉鎮信用社審核、縣聯社核批三級評級授信機制,嚴格發放程序,及時對產業發展貧困戶發放信用貸款。2016年7月底前,全面完成了符合信貸條件的14792戶貧困戶的評級授信工作,授信總額45326萬元。
——全方位信貸服務。根據南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規劃,南部縣聯社除承擔57個鄉鎮扶貧小額貸款發放主辦責任外,其余11個鄉鎮凡符合條件的貧困農戶也可在所在鄉鎮信用社申請扶貧小額貸款。
——全流程綠色通道。首批制作“金融服務聯系卡”2萬張入戶張貼,確保貧困戶明白農村信用社扶貧、小額信貸條件、流程、所需資料等,清楚經辦人員姓名、聯系方式;鄉鎮信用社對扶貧貸款的申請和發放開通了“綠色通道”,建立精準扶貧貸款發放專柜,重點貧困村包片客戶經理帶上移動終端上門放貸,把送資金與送技術、送服務相結合,為貧困戶提供“一站式”服務,著力構建專項貸款發放的直通車和快車道。
——全領域資金保障。一方面,大力組織資金,積極向人民銀行爭取,獲得扶貧再貸款2億元,切實增強信貸資金實力;另一方面,優化流程、簡化手續,充分滿足貧困農戶有效信貸需求。凡是已完成評級授信的貧困農戶,一天內可獲得扶貧小額貸款。
打破桎梏 為農村金融出新招
南部縣聯社理事長李成勝說:“抓好‘三農金融服務工作,是農村信用社回歸市場定位的根本要求,也是履行社會責任、踐行普惠金融理念的具體體現。”
——服務上, 開啟“一站一點一隊”模式。一是建立駐村金融服務聯絡站。聘請優秀駐村干部、村組干部、新農保工作人員以及有一定影響力的黨員作為金融服務聯絡員,協助信用社做好金融產品宣傳、金融業務咨詢、農戶信息采集、貸后管理等工作。據統計,全縣共建立村級金融服務聯絡點和村級信貸工作室1069個。二是加快金融綜合服務點建設。截至2016年10月末,南部縣聯社依托原EPOS助農取款點,已在全縣完成826個金融服務聯絡站。三是組建流動金融服務隊。以片區統籌,各鄉鎮信用社為單位,組織信用社主任、客戶經理、駐村金融聯絡員成立流動服務隊,以背包銀行(移動終端)、汽車銀行等形式,開展金融知識普及等流動金融服務,將“主動服務”“進村入戶”常態化,更好地為扶貧工作提供有效金融支持。
——產品上,創新信貸并加大投放力度。南部縣聯社針對農村個體工商戶、種養大戶等推出“惠商·卡貸通”業務,滿足個體工商戶等經營資金周轉需求;開發“脫貧奔康貸款產品系列”8款產品,涵蓋各類新型農村經濟主體和農戶,為開辦鄉村旅游、從事生產經營和用于公益事業提高信貸支持,不斷滿足貧困村民有效融資需求;為專合社、農業龍頭企業提供金融服務,強化其與貧困人口的利益聯結機制,進而帶動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鼎力支持貧困村產業發展。南部縣聯社在大堰鄉封坎廟村建立扶貧小額信貸支持產業發展示范基地,累計向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貧困社員發放扶貧小額貸款46萬元用于共同修建養雞棚;向純陽山4戶貧困農戶發放小額貸款20萬元入股脫貧攻堅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貧困農戶戶均每年可保底分紅7000元左右;通過投放扶貧小額貸款助力貧困村“長效產業發展——集體經濟收入——‘四小工程到戶”的生態循環產業經濟鏈的建設,支持全縣步入脫貧致富快車道。
——積極引入電商交易平臺。南部縣聯社與本土電商“淘南部”開展戰略合作,試行村級電子商務與金融服務中心聯動運行機制,為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戶、家庭農場提供服務,促進農民增收。目前,已成功幫助永定鎮國清村貧困戶鄧某通過網上平臺3天銷售梨385件。自2016年起,南部縣華友特種野山豬、碑院趙洪村綠殼雞蛋、碾盤鄉頂山寺村的核桃、三清鄉龐家村的土雞蛋等農產品已陸續上線。
全心投入 將對口幫扶貫到底
按照南部縣委、縣政府統一安排,南部縣聯社對口幫扶三清鄉龐家村和丘埡鄉勇敢村。其中在勇敢村,南部縣聯社經周密籌劃,研究制定了工作規劃并有序推進。
——改善村落環境。積極支持村委辦公地環境整治,推行貸款+捐贈方式,支持貧困戶建房和住房改造,引導貧困農戶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安裝太陽能路燈;開展“精準扶貧青年員工自愿者行動”,幫助貧困戶打掃房間,整理院落,美化環境。
——解決生活難題。給予補貼資金支持貧困農戶安裝自來水,有效解決了“吃水難”問題;多次購買日常用品,解決貧困農戶生活需求。
——幫助村民增加收入。南部縣聯社先后采取“業主帶動+貧困戶貸款參與投資”方式,引進長亭棗園養殖專合社,貧困戶享受紅利;投入基礎設施,引進旭瑞錦服裝公司到村設生產車間,讓貧困戶就地就業;捐贈資金建設廠房和購買先進設備,興建村級榨油廠,納入村級集體收入;通過信貸支持引進方果食品公司在村發展手工面產業,將經營利潤的一定比例專項用于村上開展扶貧工作;引進快樂川娃公司牽頭擬成立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規劃養殖基地200畝,為四川鐵騎力士集團實業公司代養商品雞,解決貧困戶就地就業,實現流轉費收入、務工收入以及代養費分成收入;支持規模化栽種新品種桃樹,購買幼種幼苗、鐵柵欄等,配合村四小建設專項資金支持貧困戶發展庭院經濟。
在南部縣聯社真情幫扶下,丘埡鄉勇敢村在2015年、2016年均實現了既定脫貧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