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所謂司法規范化是指檢察機關在辦理日常執法工作中的一種行為規范,同時也是衡量司法機關是否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的行為準則。因此基層檢察院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發展戰略、深化司法規范化建設隊伍、注重自查自糾、實現個案評查,為確保檢察機關始終在法治軌道內規范化行駛。
關鍵詞 檢察機關 刑事司法 規范化
作者簡介:曹凱莉,廣西貴港市港南區人民檢察院。
中圖分類號:D92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5.344
近年來,司法規范化建設中有關執法不嚴、司法不公的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司法機關的公正廉潔。當前各基層檢察院在推進司法規范化建設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存在諸多不足。為此,基層檢察院在推進司法規范化隊伍建設中,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因此有必要探索出一條更加符合司法規范化建設的新路子。
一、完善司法規范化建設實施所具有的現實意義
基層檢察院完善司法規范化建設,有利于鞏固法律的權威性與嚴肅性,杜絕司法人員亂作為和褻瀆法律。同時在執法過程中接受社會和人民群眾的共同監督和評判,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再者有利于加強隊伍建設,強化教育引導,切實打牢基層干警守法、用法和敬業的思想根基,不斷提高執法工作能力,促進隊伍規范化管理。
二、當前基層檢察院司法規范化建設中的現狀
監督執法權的實施,是檢察機關在司法規范化中所面臨的重大突破。當下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為全面深化司法規范化建設,整治司法不規范頑疾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為此基層檢察機關作為最接近民眾、服務民生、保障民利的窗口,組建一支抓好刑事司法規范化建設的執法隊伍顯得尤為重要,其目的是為實現對黨和政府的工作重心,也是檢察機關的職責所在。然而基層檢察機關在執行司法規范化中面臨一系列難題,重點表現在:
(一)執法意識不高、工作執法不規范
1.當前形勢下,檢察機關執法人員在面臨司法規范化辦案中,由于干警主觀意識缺乏自主性,思想守舊未與時俱進,在刑法執行方面未及時更新司法規范化建設發展方向,致使行為出現法律知識守舊,沉迷于老做法與舊經驗之談,得過且過,在新形勢新情況達不到根本的需求。
2.在執法工作方面,部分干警在執法辦案過程中缺乏嚴謹性,傾向于完成辦案數量與效率,放松對辦案效果與質量的要求,致使兩者之間缺乏因果關系。在這種傳統守舊作風支配下,極其容易產生執法不嚴、違法取證、刑訊逼供、超期辦案等違法行為,導致檢察權無法正確規范行使。
(二)執法環境受干擾
目前,在司法規范化建設中存在著大量的社會不良作風,例如徇私枉法、請客收禮、照顧人情、社會說情等風氣盛行,再加上執法監督機制的不健全,致使一些地方政府機構在行使行政職能過程中出現超越職權、濫用職權,置法律權威于不顧,并以各種理由和途徑干涉規范化執法和影響司法辦案,使執法環境受到了外界的干擾。
(三)文書處理不規范
在基層檢察院執法中,干警在辦案過程中為了提高辦案速度,對于法律文書的制作,有時過于粗略,并未注重文書規范化操作,導致法律文書存在著標準不統一、格式不一致、內容不規范等錯漏現象頻出。這不僅影響了工作效率和法律文書的權威性,而且影響了檢察機關的執法公信力。并且在各執法業務部門之間,某些崗位存在著職責劃分不清,各司其職、各負其責規定還不夠明確,未達到統一規范化標準。
三、如何推進基層檢察機關司法規范化建設
(一)改善執法思想,樹立規范化作風
1.以改變守舊執法思想為首位,增強檢察規范的職業操守。要打牢基層檢察院執法建設的思想基礎,干警需從自身多下功夫,不斷提高職業素養,勤于更新法律知識,才能融會貫通的運用和實踐到檢察工作。一是平時可多學習高檢院最新頒布的《檢察執法工作規范》等書籍,熟讀熟記、掌握透徹;二是多開展關于執法規范知識競賽活動或教育培訓。鼓勵干警積極參與,讓知識的力量成為推動工作的齒輪,帶動執法工作規范開展,并有效改善干警的執法意識、提高執法水平、端正執法態度,實現由隨性執法向理性執法的轉變,分別具體落實到各辦案環節。
2.樹立公正規范執法作風,認真落實和執行檢察官法。不斷提高檢察機關公正、文明、嚴格形象和執法公信力。以人為本,增強檢察機關親和力,更多的接觸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了解老百姓對公平正義的訴求,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執法不公、司法不嚴的突出問題,讓人民群眾看到檢察隊伍作風建設的新變化、新成效。
(二)營造良好執法環境
堅持以檢察官職業道德為載體,嚴格規范公正行使檢察權,完善執法的權威性和監督制約機制。秉承著用制度管人、權、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