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文強
【摘要】 目的 研究對比腹會陰聯合直腸癌根治術(Miles術)與保肛術應用于直腸癌患者治療中的效果。方法 78例直腸癌患者, 以隨機原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 各39例。對照組實施Miles術, 予以觀察組保肛術治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及隨訪期間的復發情況。結果 治療前對照組與觀察組生活質量量表評分分別為(51.19±4.85)分和(51.87±4.69)分, 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不同治療后, 觀察組生活質量量表評分為(82.37±3.15)分, 對照組為(70.92±4.60)分, 兩組比較, 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為期6個月的隨訪中, 對照組中有5例患者復發, 復發率為12.82%;觀察組中有2例患者復發, 復發率為5.13%。在復發情況方面,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保肛術應用于直腸癌患者的治療中, 效果顯著, 能夠控制疾病發展, 且無需進行腸造口操作, 患者更易接受, 對其生活質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積極作用。
【關鍵詞】 腹會陰聯合直腸癌根治術;保肛術;直腸癌;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2.027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and compare effects by abdominoperineal combined with radical resection of rectal carcinoma (Miles operation) and sphincter preserving oper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rectal carcinoma. Methods A total of 78 patients with rectal carcinom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Miles opera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sphincter preserving operation. Observation was made on quality of life and recurrence during follow-u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quality of life score before treatment respectively as (51.19±4.85) points and (51.87±4.69) points,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quality of life score as (82.37±3.15) points, which was (70.92±4.60) poi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better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In 6-month follow-up, there were 5 recurrent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recurrence rate as 12.82%. There were 2 recurrent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recurrence rate as 5.13%. The difference of recurrenc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sphincter preserving operation in treating patients with rectal carcinoma shows excellent effect. It can inhibit development of disease and is acceptable by patients without necessity of enterostomy. This method shows certain positive effect in 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Abdominoperineal combined with radical resection of rectal carcinoma; Sphincter preserving operation; Rectal carcinoma; Effect
直腸癌作為一種惡性腫瘤, 臨床多使用外科手術進行治療, 其中, Miles術是經典方式, 在病灶徹底清除方面具有一定優勢[1], 但這種方式需要在腹部做腸造口, 通常會給患者帶來一定的心理負擔, 對其生活質量造成影響, 而保肛術則能避免這一情況。本文旨在探討Miles術和保肛術應用于直腸癌治療中的效果對比, 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78例2014年9月~2016年1月于本院就診的直腸癌患者進行此次研究, 根據隨機的分組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39例。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獲知情權, 且同意加入此次研究。對照組39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為22:17, 年齡最大81歲, 最小26歲, 平均年齡(59.71±4.67)歲。
觀察組39例患者中男、女比例為23:16, 年齡最大80歲, 最小27歲, 平均年齡(59.56±4.21)歲。兩組直腸癌患者在一般資料的比較方面,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可以比對。
1. 2 方法 對照組實施Miles術, 實施全身麻醉后, 將直腸、肛提肌、乙狀結腸、坐骨直腸窩脂肪、肛管以及肛周皮膚(3~5 cm)切除, 于左結腸動脈分叉 下或者直腸上動脈根部位置進行結扎操作, 并清掃淋巴結;腹部手術之后, 于患者左下腹部做腸造瘺, 紗布填塞或者一期縫合會陰部傷口。
觀察組予以保肛術進行治療, 采取直腸低位前切除術, 先實施腹部手術, 以全直腸系膜切除為原則, 銳性分離直腸系膜壁層以及臟層, 將骶前自主神經予以保留, 實施低位前切除, 離斷血管后, 將紗帶穿過腫瘤附近腸系膜, 結扎腸腔, 此操作緊貼腸管進行, 將直腸及系膜游離至肛提肌平面, 將阻斷直腸及腫瘤切除, 之后使用雙吻合器進行端端吻合, 完成后自肛門將50~100 ml空氣注入, 用以檢查吻合口滲漏情況, 并使用生理鹽水對盆腔及腹腔進行沖洗, 放置引流管。
術后, 所有患者均進行化療, 根據患者具體情況, 予以合適劑量的氟尿嘧啶、阿霉素以及四氫葉酸, 可于吻合口、盆腔部位實施放療(50~60 Gy);兩組均進行飲食控制, 予以靜脈營養支持, 盡可能減少并發癥發生風險。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直腸癌患者治療前后的生活質量, 并進行為期6個月的隨訪, 觀察兩組復發情況。使用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WHOQOL-100)從心理、生理、物質生活以及社會功能方面評估生活質量, 共100個條目, 最高100分, 分數越高優勢越大。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研究發現, 治療前對照組與觀察組生活質量量表評分分別為(51.19±4.85)分和(51.87±4.69)分,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不同治療后, 觀察組生活質量量表評分為(82.37±3.15)分, 對照組為(70.92±4.60)分, 兩組比較, 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者復發情況比較 在為期6個月的隨訪中, 對照組中有5例患者復發, 復發率為12.82%;觀察組中有2例患者復發, 復發率為5.13%。在復發情況方面,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直腸癌發病因素可能與遺傳以及飲食有關, 傳統手術雖能徹底將病變組織清除, 控制病情發展, 但對患者身心健康有一定影響。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 保肛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2-4], 在徹底清除腸系膜、血管、脂肪以及淋巴的同時, 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肛門功能, 患者更易接受。
Miles術適用于身體狀態較好、進展期直腸癌患者, 手術切除范圍較廣, 因腸造口及功能性損傷等因素, 患者排尿、排便等功能會受到一定影響。保肛術則能在最大程度保留肛管及肛管環, 患者心理及生理障礙更小。在直腸癌手術中, 應以最大程度保留肛門結構及功能, 徹底清除病灶, 提高生活質量為基本原則。同時不能一味依靠保肛術, 應根據實際情況, 以徹底清除腫瘤為優先選擇標準[5-9]。
保肛術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 其應用越來越廣泛, 雙吻合器的使用能夠促使操作更為簡便, 在很大程度上保留肛門功能。在其實際應用過程中, 對于癌分化較好, 病變較早患者所切除的遠端腸段應>2 cm;出現腺瘤癌變患者所切除的遠端腸段應>1 cm;而對于癌分化及生物學行為較差患者所切除的遠端腸段應最少為3~5 cm[3]。保肛術所切除的直腸附近組織應沒有癌細胞浸潤, 反之應選擇Miles術, 以便于徹底清除腫瘤。保肛術的選擇應以腫瘤部位及臨床分期等情況為依據, 進行客觀選擇, 而不能依據主觀意愿[10-12], 另外還應綜合考慮醫生操作水平、經驗、設備、經濟條件等情況[5]。
本次研究結果中, 治療前對照組與觀察組生活質量量表評分分別為(51.19±4.85)分和(51.87±4.69)分, 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不同治療后, 觀察組生活質量量表評分為(82.37±3.15)分, 對照組為(70.92±4.60)分, 兩組比較, 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為期6個月的隨訪中, 對照組中有5例患者復發, 復發率為12.82%;觀察組中有2例患者復發, 復發率為5.13%。在復發情況對比方面,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保肛術對直腸癌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 能夠控制疾病發展, 且相對于Miles術而言, 無需進行腸造口操作, 患者更易接受, 無太大心理負擔, 對其生活質量的提高具有一定積極作用;在實際操作過程中, 應注意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手術方式, 勿盲目選擇保肛術。
參考文獻
[1] 伍炎俊, 關子潮, 朱淑愛, 等. 保肛術聯合放、化療對低位或超低位中晚期直腸癌的臨床療效. 結直腸肛門外科, 2012, 18(5):292-294.
[2] 丁星, 梁偉. 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的研究進展. 山東醫藥, 2013, 53(18):93-95.
[3] 韓中仁. Dixon保肛術與Miles術治療直腸癌的臨床療效對比研究. 中國傷殘醫學, 2013, 21(6):136-137.
[4] 徐維. 直腸癌保肛術與Miles術的療效對比分析. 當代醫學, 2012, 18(3):65.
[5] 孫鐘武. Miles術和Dixon術治療直腸癌患者的比較分析. 中外醫學研究, 2012, 10(10):107.
[6] 沈象吉. 保肛手術與Miles手術治療低位直腸癌效果對比觀察. 山東醫藥, 2011, 51(50):69.
[7] 卞紅磊. Miles術與保肛術治療直腸癌的療效對比. 中國醫學工程, 2012(9):31.
[8] 陳穎俊. 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與Miles手術治療直腸癌的療效對比分析. 當代醫學, 2013(23):36-37.
[9] 周建良. 保肛手術與Miles手術在治療低位直腸癌中的療效對比.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12, 25(17):2113-2114.
[10] 鄭宏偉. 直腸癌Miles術與保肛術療效對比分析. 中外醫學研究, 2014, 12(12):125-126.
[11] 邊立忠. 保肛手術與行Miles術治療低位直腸癌臨床效果對比研究.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4(2):217-218.
[12] 趙淑霞. 保肛術與Miles術治療直腸癌的療效對比. 中國社區醫師, 2013(24):34-35.
[收稿日期:2016-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