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娟 吳社泉 梁宏正 王曉華 李非
(廣東省肇慶市中醫院 肇慶 526020)
益肺健脾補腎方配合穴位貼敷治療慢性腎衰竭療效觀察*
張曉娟 吳社泉 梁宏正 王曉華 李非
(廣東省肇慶市中醫院 肇慶 526020)
目的:觀察益肺健脾補腎方配合穴位貼敷治療慢性腎衰竭的療效及對免疫功能的影響。方法:將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和治療組40例。對照組予常規治療,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予益肺健脾補腎方配合穴位貼敷。觀察兩組總療效、感染次數及實驗室檢查(血WBC、HGB、BUN、Crea、GLB、IgG、IgA、CD3、CD4、CD4/CD8)前后變化情況。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5%顯著高于對照組80%(P<0.05),HGB、Crea、BUN、IgG、CD3、CD4、CD4/CD8治療前后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益肺健脾補腎方配合穴位貼敷治療非透析期慢性腎衰竭,療效明顯優于常規治療,且可增強患者免疫功能。
慢性腎衰竭;益肺健脾補腎方;穴位貼敷;療效觀察
慢性腎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內科常見疾病之一,也是所有腎臟疾病發展最嚴重階段。CRF患者由于各種原因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低下,進而導致各種感染頻繁發生,使病程進展速度加快,預后不良。本研究使用益肺健脾補腎方聯合穴位貼敷治療慢性腎衰竭,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為觀察對象,所有病例符合西醫慢性腎功能不全診斷標準[1]和中醫辨證分型的脾腎氣虛證[2]、慢性腎衰竭Ⅰ~Ⅳ分期診斷標準[3]。排除急性腎衰竭患者、合并嚴重并發癥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40例和治療組40例。治療組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22~75,平均年齡(51.4±1.9)歲;對照組中男24例,女16例,年齡21~74歲,平均年齡(49.7±1.2)歲。
1.2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治療組給予常規治療+益肺健脾補腎方+穴位貼敷療法。益肺健脾補腎方:黃芪20 g,黨參20 g,茯苓15 g,白術15 g,丹參15 g,陳皮6 g,砂仁10 g,薏苡仁20 g,蓮子15 g,淮山15 g,金櫻子20 g,芡實20 g,崩大碗20 g,防風5 g。穴位貼敷:取大黃、肉桂、紅花粉等量研磨混合均勻,每次取藥末5~10 g,用清水調和成丸,取雙側腎俞穴、肺俞穴、足三里,外用膠布固定,2~4 h后取下,1次/d。
1.3 觀察指標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3]評價慢性腎衰竭治療療效。顯效:臨床癥狀消失或顯著改善,血肌酐降低超過20%;有效:臨床癥狀有所緩解,血肌酐降低10%~20%;穩定:臨床癥狀輕微改善,血肌酐水平無變化或降低少于10%;無效:臨床癥狀與治療前差異不大,血肌酐有所增加。觀察、統計治療前后患者血WBC、HGB、BUN、Crea、GLB、IgG、IgA、CD3、CD4、CD4/CD8水平。
1.4統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95.0%)顯著高于對照組(80.0%),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2.2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變化治療后,治療組血HGB、Crea、BUN與對照組相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血WBC、GLB水平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腎功能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相關指標比較治療后,治療組血清IgA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血清IgG、CD3、CD4、CD4/CD8與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相關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相關指標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CRF是腎內科常見慢性疾病,本病由于種種因素(主要為感染、免疫功能受損)導致慢性腎衰急性加重,甚至提前進入透析期[4~6]。CRF在中醫學上稱之為“水腫、虛勞”,是一種肺、脾、腎嚴重受損,機體生化無力,濕濁毒邪上犯的疾病[7]。本病病機多以肺脾腎氣虛為本,邪濁內聚成毒為標,為肺失通調,脾失運輸,腎失固攝,三焦氣化失調所致。中醫藥治療CRF患者逐漸被認可,對于慢性腎衰的治療,除了重視脾腎的作用外,也強調了肺、三焦辨證在腎衰辨證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中,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5.0%,顯著高于對照組,HGB水平顯著升高,Crea和BUN水平顯著降低,肺功能改善顯著優于對照組,且免疫指標IgG、CD3、CD4、CD4/CD8顯著升高,免疫功能改善顯著優于對照組。究其原因在于益肺健脾補腎方中黨參、黃芪有補氣益氣、固表,參與免疫調節之功效,茯苓、白術、陳皮有燥濕、調氣、健脾之功效,蓮子有健脾益氣之功效,淮山、薏苡仁有健脾養胃、補腎益肺之功效,砂仁、淮山、芡實、金櫻子、崩大碗、丹參、防風可醒脾和胃、補腎澀精,排毒通絡,祛風解表,以上藥物共用,益肺健脾補腎通調上中下三焦,祛濕化濁活血、增強機體免疫力。有動物實驗表明[8],益肺健脾補腎方具有腎保護作用,延緩腎衰進一步加重,益肺健脾補腎方中的黃芪、人參等有效成分可提高腎小球率過濾,增加Crea和BUN排泄,故Crea和BUN水平較低,且黨參、黃芪參與免疫調節,可通過增高CD4/CD8,提高機體免疫力。
穴位貼敷是利用皮膚半透膜原理,藥物可經皮膚腠理滲透吸收,隨經脈氣血循行而發揮藥效,具有雙向調節、扶正祛邪作用[9]。本課題中所取穴位中肺俞可補益肺氣,祛風固表,而足三里可健脾益氣祛濕,腎俞可補腎溫陽化濁。所用方藥中,大黃可瀉下、活血通絡,肉桂配之可減大黃攻下之力,且可溫補陽氣,紅花粉活血化瘀,諸藥合用攻補兼施,以達到化瘀、通絡作用。此外,大黃和肉桂均具有免疫調節功效,王賢雅[10]通過研究,表明大黃是治療CRF的有效中藥成分,其機制可能是通過抑制MMPs,從而達到治療CRF目的。本研究對慢性腎衰竭(CRFⅠ~Ⅳ期)患者使用益肺健脾補腎方配合穴位貼敷治療,初步研究結果證明益肺健脾補腎聯合穴位貼敷治療慢性腎衰竭可以提高有效率,增強患者免疫功能,減少感染次數,值得進一步推廣。
[1]王海燕.腎臟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6.1385-1386
[2]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163-168
[3]中華中醫藥學會腎病分會.慢性腎衰竭的診斷辨證分型及療效評定試行方案[J].上海中醫藥雜志,2006,40(8):8-9
[4]趙旭蘭,習海波,呂小琳,等.免疫球蛋白和補體在慢性腎功能衰竭和急性腎功能衰竭鑒別診斷中的臨床意義[J].江西醫藥,2008,43 (9):894-896[5]吳國荃.慢性腎功能衰竭及其替代治療[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97.139
[6]王娟利,王儉勤.慢性腎衰竭微炎癥狀態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學創新,2012,9(10):160-162
[7]何立群.中醫藥對在慢性腎衰竭辨證治療中的應用與研究[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1,12(8):659-662
[8]張曉菊,周冬枝,李鋒,等.益腎方對慢性腎衰竭大鼠的干預作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3,23(7):67-68
[9]葉釗,皮志宏.穴位貼敷聯合中藥保留灌腸治療慢性腎衰竭的療效觀察[J].湖北中醫雜志,2013,36(3):1-2
[10]王賢雅.大黃抑制基質金屬蛋白酶治療慢性腎衰作用機制的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07.29
R277.5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2.008
2017-01-06)
2014年度廣東省中醫藥局科研項目(編號:2014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