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吉峰 孟慶婷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 河南洛陽 471003)
心理護理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受孕率的影響
牛吉峰 孟慶婷
(鄭州大學附屬洛陽中心醫院 河南洛陽 471003)
目的:探討心理護理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受孕率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76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按照入院順序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觀察兩組患者受孕率及患者滿意度。結果:觀察組受孕率為52.6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26.32%,P<0.05,差別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對醫護工作的滿意度97.3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21%,P<0.05,差別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心理護理可提高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的受孕率及對醫護工作的滿意度。
多囊卵巢綜合征;心理護理;受孕率
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在生育年齡段的婦女群體中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內分泌疾病,發病率達到5%~10%,在排卵障礙性不孕中的比例達到75%[1]。PCOS患者往往出現月經異常、不孕、多毛、肥胖等癥狀,且容易發展為代謝綜合征,導致糖尿病、高血壓、卵巢早衰等疾病的發生。此類疾病病因、發病機制均未得到完全確定,有研究顯示,PCOS與心理因素存在密切相關性。本文選取76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心理護理對其受孕率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76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按照入院順序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8例。患者均符合PCOS的臨床診斷標準[2~3],主要為:排卵稀少或不排卵;機體雄激素水平過高;卵巢異常增大;排除嚴重器質性疾病患者。對照組22~34歲,平均年齡(27.9±2.7)歲;已婚34例,已育4例。觀察組22~35歲,平均年齡(28.1±2.5)歲;已婚33例,已育5例。兩組在年齡、婚育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護士及接診醫師按
照常規方法為患者講解服藥方法、相關注意事項,叮囑患者嚴格按照醫囑正確使用藥物;發放健康教育宣傳冊,指導患者自行學習,增加對此類疾病的認識。
1.2.2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心理護理:(1)通過心理疏導,緩解患者心理負擔,以健康、積極地心態接受治療;大部分患者產生心理負擔往往都是因為不孕,護理人員應告知患者多囊卵巢綜合征并不存在絕對不孕的結果,經科學治療后,通常均可妊娠;在與患者面談時,通過積極的溝通交流,詳細了解患者的感受、想法,對疾病的認知程度,是否存在既往病史等,并給予實施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措施,增強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2)積極與患者家屬溝通,指導家庭成員對患者進行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支持,增強共同戰勝疾病的信心。(3)此類疾病用藥時間較長,容易加劇患者出現焦慮、厭煩等不良情緒,加強宣教,積極溝通,指導患者切不可隨意停藥,并告知隨意停藥的后果,充分發揮家屬和患者的自我監督作用,確保療效。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受孕率及對醫護工作的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調查問卷調查患者對醫護工作的滿意度,總分100分,≥80分為非常滿意,60~79分為基本滿意,≤59分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受孕率比較觀察組患者受孕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受孕率比較
2.2 兩組患者對醫護工作的滿意度比較觀察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醫護工作的滿意度比較[例(%)]
多囊卵巢綜合征在臨床中較為多見,患者常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如處于青春期者,容易因自身出現痤瘡、多毛、肥胖、高雄激素及黑棘皮癥等不良體征而出現羞怯、自卑等情緒;處于婚育階段而未婚者,往往會擔心自身疾病是否對婚戀產生影響,加上因疾病出現閉經或月經稀發等癥狀,極易出現憂慮多度的心理[4];已婚婦女則可能因擔心不孕遭家人嫌棄,出現自責、自卑的情緒,甚至出現抑郁、焦慮的心理,對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產生極為嚴重的不利影響[5]。此外,PCOS在治療時存在一定的難度,患者極易因此出現悲觀、恐懼的不良心理,甚者對生活失去信心。不良心理情緒的刺激容易造成內分泌紊亂,導致病情更加惡化,如此往復,形成惡性循環[6~7]。
由表1、表2中的研究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經過心理護理干預后,受孕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觀察組患者對醫護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因此,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給予心理護理干預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同時,在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時,應根據患者的年齡、婚育等具體情況予以個體化護理,達到使之心態保持平衡的目的。若患者不孕病程在4~6年,時間較為長久的情況下,應努力為其營造較為溫暖、和諧的心理支持環境,如通過與患者丈夫的溝通,贏得家屬的支持與關心,樹立治療信心,有效改善心理負擔,穩定情緒,利用自身協調內分泌,提高受孕率[8]。總之,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行心理護理可明顯提高受孕率及對醫護工作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1]譚有妙.婦科門診手術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醫藥導報,2008,5(19):159-160
[2]曹雅新,劉杰.婦產科門診患者心理狀態研究及護理特點[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07,14(2):159-160
[3]張君,王國軍,安淑銀,等.生活方式干預對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影響[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29(3):496-497
[4]金道欣.多囊卵巢綜合征治療過程中護理措施的探討[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76-77
[5]許紅紅,馬紅霞,陳翠環,等.護理干預對患者理解多囊卵巢綜合征和腹針療法及心理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2,9(19):130-131
[6]李俊林,唐毅,周義文,等.多囊卵巢不孕患者的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J].西南軍醫,2012,14(3):527-528
[7]茹敏暉,黃匯明,韓惠嫦,等.心理干預對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受孕幾率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5,36(8):1661-1662
[8]王斌,韓瑞剛,鐘志勝,等.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心理狀態的調查[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21):19-21
R473.71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2.097
2017-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