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系美 李博 佘若男 譚錦輝 汪小平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新區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 深圳 518109)
依那西普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療效觀察
吳系美 李博 佘若男 譚錦輝 汪小平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新區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 深圳 518109)
目的:探析依那西普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療效。方法:選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0例,對照組給予柳氮磺胺吡啶和甲氨蝶呤進行治療,研究組給予依那西普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研究組的BASDAI評分、BASFI評分、晨僵時間、夜間背痛評分、整體背痛評分、指地距、MMP-3、ESR和CRP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依那西普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柳氮磺胺吡啶和甲氨蝶呤,療效顯著。
強直性脊柱炎;依那西普;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臨床療效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疾病,是脊柱關節由于受慢性炎癥影響,而出現發炎的情況[1]。若未對患者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疾病發展至中晚期可能會出現中軸關節畸形和脊柱強直等情況。我院為探究依那西普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療效,特選取部分患者進行對比研究?,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強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0例。其中對照組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齡(35.52±5.13)歲,平均病程(41.35±8.24)個月;研究組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齡(35.10±5.26)歲,平均病程(41.97±8.03)個月。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1)符合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標準;(2)知情同意且簽署知情同意書;(3)無本研究藥物禁忌;(4)年齡23~46周歲。
1.3 排除標準(1)不符合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標準;(2)未知情同意;(3)有本研究藥物禁忌;(4)合并機體其他嚴重疾??;(5)疾病處于急性感染或慢性感染期的患者;(6)存在活動性結核病史的患者;(7)合并腫瘤、甲狀腺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患者。
1.4 治療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柳氮磺胺吡啶和甲氨蝶呤進行治療,柳氮磺胺吡啶3次/d,0.25 g/次;甲氨蝶呤1周/次,7.5 mg/次。研究組給予依那西普進行治療,2次/周,25 mg/次,皮下注射。兩組患者均治療1個療程,12周為1個療程。
1.5 觀察指標觀察并統計上述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患者的治療效果主要通過強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動指數(BASDAI)、功能指數(BASFI)、晨僵時間、夜間背痛評分、整體背痛評分、指地距、MMP-3水平、紅細胞沉降率(ESR)和C反應蛋白(CRP)等指標判定。上述指標數值越低,治療效果越明顯。
1.6 統計學處理本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結果比較研究組的BASDAI評分、BASFI評分、晨僵時間、夜間背痛評分、整體背痛評分、指地距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結果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結果比較(±s)
2.2 兩組患者的各項實驗室指標比較研究組患者的MMP-3、ESR、CRP等各項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各項實驗室指標比較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風濕性疾病,主要患病人群為青壯年,疾病早期常表現為疼痛癥狀較重,伴隨疾病的發展,后期可能會出現關節能力與勞動能力喪失的情況[2]。目前臨床中尚未明確該疾病的發病機制,沒有根治該病的方法,但是可以通過盡早診斷及科學的治療,對疾病癥狀進行有效的控制,改善預后。
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和皮質類藥物均為臨床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常用藥物[3]。但在臨床用藥過程中發現,上述藥物的療效缺乏穩定性,且用藥中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較為強烈,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4]。
依那西普是一種TNF-α抑制劑,可與血清中的TNF-α進行有效的結合,阻斷TNF-α與其受體的結合,從而抑制TNF-α介導的炎癥過程及異常免疫反應[5]。強直性脊柱炎的發病過程中,軟骨基質會因炎癥的形成而被降解,進而對患者的軟骨與骨質產生損壞[6]。由于MMP-3對細胞外基質具有較強的降解作用,因此,其破壞性較強,而TNF-α抑制劑可以改變對強直性脊柱炎活動指數、紅細胞沉降率和C反應蛋白的水平,進而使得MMP-3水平下降,緩解疾病癥狀,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7]。依那西普經皮下注射后,具有起效快和鎮痛效果好等優點,可有效緩解患者脊柱僵硬的癥狀,所以,經治療后患者的晨僵時間明顯縮短[8]。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經依那西普治療的研究組的BASDAI評分為(3.12±0.27)分,BASFI評分為(3.07±0.31)分,夜間背痛評分為(2.53±0.75)分,整體背痛評分為(2.41±0.12)分,均較由柳氮磺胺吡啶與甲氨蝶呤治療的對照組明顯偏低,同時研究組的晨僵時間為(15.92±4.63)min,指地距為(10.12± 3.07)cm,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表明,依那西普可以明顯降低疾病對患者活動功能產生的影響,對改善疾病癥狀有積極的作用。除此之外,研究組的MMP-3、ESR和CRP等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表明依那西普的臨床治療效果可靠。綜上所述,依那西普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療效顯著,值得進一步推廣。
[1]張鵬,張金鈴,黃運生.依那西普聯合倍他米松關節腔注射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效果觀察[J].人民軍醫,2013,56(11):1302-1303
[2]江仁奇,張育民,王軍,等.依那西普治療強直性脊柱炎60例療效評價[J].中國藥業,2015,24(18):37-39
[3]王偉,劉愛軍,張勝強,等.依那西普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對I-型膠原C末端肽水平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1):27-28
[4]劉怡.依那西普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藥,2013,35 (19):2930-2931
[5]王淑萍,王靜.依那西普對強直性脊柱炎患兒髖關節疼痛的治療作用[J].中華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4,29(12):940-942
[6]徐季超,吳斌,呂良敬.依那西普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藥物經濟學研究進展[J].世界臨床藥物,2014,35(3):189-192
[7]閆麗,王春華.依那西普治療強直性脊柱炎后續治療方案的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10):117-118
[8]胡濤,王來斌.依那西普輔助治療強直性脊柱炎34例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4,4(2):76-78
R593.23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2.081
2017-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