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繼紅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科河南 鄭州 450044)
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
朱繼紅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科河南 鄭州 450044)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狀況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老年高血壓患者102例,根據入院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1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壓狀況及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情況。結果:護理后,兩組患者血壓及自我管理能力均有明顯的改善(P<0.05);觀察組患者血壓值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系統的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飲食控制、服藥依從性、情緒管理及堅持運動等自我管理能力,顯著改善患者血壓,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老年高血壓;護理干預;自我管理能力
高血壓是心血管內科的常見疾病,主要由體循環動脈壓增高引起,臨床表現為頭暈、頭痛等癥狀,可累及多器官功能,嚴重威脅患者的身體健康。研究證實[1],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給予老年高血壓患者正確的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及服藥指導等措施,引導其養成良好的飲食及運動習慣,可有效控制機體血壓,改善自我管理能力。本研究選取102例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分組干預,取得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老年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修訂版)》診斷標準[2]。根據入院時間順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1例。對照組男26例,女25例;年齡62~74歲,平均年齡(68.61±4.23)歲。觀察組男27例,女24例;年齡61~75歲,平均年齡(67.94±5.3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中途無退出病例。
1.2 護理方法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包括飲食指導、用藥指導、病情觀察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護理干預:(1)飲食方面:指導多食新鮮蔬果及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確保機體所需基本營養素的補充,保持大便通暢;避免進食過飽或過熱,少食多餐,禁食腌制品及動物內臟,控制機體鈉鹽攝入量,一般食物中含鈉<500 mg/d,減少刺激性食物攝入;戒煙戒酒。(2)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高血壓病因、服藥注意事項等相關知識,強調健康生活習慣及良好心態的重要性,提高治療信心和依從性。(3)運動方面:根據患者病情指導進行有氧運動,以散步為主,30 min/次,1~2次/d,增強機體免疫力,避免劇烈運動。(4)用藥指導: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所用藥物的作用、常見不良反應及相關注意事項,告知長期用藥的重要性,切勿擅自停藥或更改藥物劑量及種類。(5)心理護理:耐心傾聽患者的主訴,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與家屬共同給予患者關心和支持,避免不良心理情緒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血壓狀況及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情況。自制問卷評估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包括飲食控制、服藥依從性、情緒管理及堅持運動四個方面,滿分為100分,評分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高。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血壓情況比較護理后,兩組患者血壓有明顯的改善(P<0.05);觀察組患者血壓值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壓情況比較(mm Hg,±s)

表1 兩組患者血壓情況比較(mm Hg,±s)
2.2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較經護理干預,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均有所改善。觀察組患者在飲食控制、服藥依從性、情緒管理及堅持運動等方面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分,±s)

表2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分,±s)
高血壓屬于慢性疾病,多發于40歲以上人群,目前發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確,認為與遺傳、不良飲食、作息習慣、肥胖、環境等因素相互作用有關。臨床表現多樣,早期僅存在疲勞感,隨著病程延長,將出現記憶力減退、肢體麻木、心悸、胸悶等緩進型高血壓病癥狀,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老年人防病、治病意識薄弱,對疾病護理不夠重視,不利于疾病預后,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促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意義重大[3~4]。
隨著醫療事業不斷發展,傳統以疾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逐漸被現代化的整體護理模式所取代。林霞等[5]學者研究指出,老年高血壓患者由于缺少對疾病重視或飲食運動不合理等原因,極大影響機體新陳代謝狀態,導致血壓升高。本組研究中的護理干預主要從患者合理飲食、血壓監測、健康教育、用藥指導、心理護理等多方面進行,幫助患者養成合理膳食及規律運動的習慣,減輕治療中的不適感,增強機體抵抗力,提高治療依從性,從而有效控制血壓水平。由表1、表2可知,經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收縮壓及舒張壓均明顯優于對照組,且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均較高。綜上所述,系統的護理干預可促進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飲食控制、服藥依從性、情緒管理及堅持運動等自我管理能力,顯著改善患者血壓,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張桂娟,馬民.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和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2010,30(1):34-36
[2]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第8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257-271
[3]李桂芹,程云.探討護理干預在老年高血壓病患者中的臨床應用[J].世界中醫藥,2015,10(2):1143
[4]張會敏,張海洋,李榮.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教育方法對社區高血壓患者血壓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2014,34(21):6168-6170
[5]林霞,李慧.護理干預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24):196-197
R473.5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7.02.088
2017-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