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
八十日底部周期展開反彈
臥龍
臥龍,接觸股市20余年。1995年開始給《股市動態分析》投稿,1996年入職深圳新蘭德,1998年轉職大鵬證券,2000年初因生性喜愛自由轉做個人投資者至今。
對目前濫發新股的情況,經濟學家韓志國先生上周亦在微博中發言,提出強烈的批評。并且,指出發行新股中的不正常現象:統計發現,證監會新主席上任后共發行新股445家,其中新主席家鄉江蘇74家;新發行9只銀行股中有6只來自江蘇,占三分之二。各省省級區域銀行大都未上市的情況下,張家港銀行、江陰銀行、無錫銀行、常熟銀行、吳江銀行等次級銀行紛紛上市,江蘇銀行更是在業績連年下滑的情況下令人瞠目地登上A股市場。很長一段時間內,每周核發的10只新股竟有3只來自江蘇!因此,韓先生認為“鐵一般的事實讓人們不得不懷疑證監會正假借擴大直接融資之名以權謀私,也很難不讓人懷疑這其中是否有骯臟的權錢交易。強烈建議中紀委和監察部立即介入,叫停新股發行,以此為線索對證監會和發審委進行全面調查和系統審查,并把調查與審查結果公之于眾,還市場以真正的公開公正公平!”依我的看法,極速發行新股,企圖“短期內”解決所謂待發新股堰塞湖問題,這與國家貧困地區公司IPO綠色通道等等政策如出一撤——違反三公原則,違背市場經濟之道,因此遭到市場的強烈反對。
本周再見到有學者對于新股發行提出批評意見。曾經是君安證券副總裁、國泰君安總經濟師的謝榮興先生指股市供需失衡致股災常態化。他提出幾點:
(1)股票市場供需失衡是股災常態化重要原因。股市兩大功能,一是融資,二是投資。若“常年投資虧損還有人會繼續把自己的錢放在股票市場上嗎?”這與我所提出的投資者不賺錢股市遲早完蛋是同樣的道理。根據統計,2016年1月26日以前上市的股票共2806只,截止5月24日有1393只跌破了2638點時的收盤價,占近一半。謝先生發出慨嘆:“這種損失難道不是股災嗎?如果長期沒有廣大投資者增量資金入市,或者說資金紛紛出逃,股市還能健康的存在嗎?”
(2)對市場監管過于行政干預是市場不活躍的重要原因。目前市場運營監管一級市場IPO主要是嚴格審核,防止帶病上市、防止一上市就變臉。二級市場上主要是嚴格信息披露,資金來源相對透明(關注過于交叉創新的金融產品入市)。他認為現在行政干預明顯過多,比如:不準舉牌、不準炒題材、不準炒次新、不準重大資產重組、不準高送轉、不準連漲3日、對保險資金過度打壓、允許國家隊以集中資金優勢巨量高拋低吸把廣大投資作為對手盤。
他認為“中國股市去年下半年以來新股發行節奏明顯加快,幾乎每個星期在10家以上,比完全市場化、注冊制且資本最充裕的美國股市有過之而無不及。中國A股市場市值大縮水,個股更是跌破股災時的最低價。相比之下美國股市連續八年牛市,管理層必須反思。”
談及中國股市,A股市場大多數投資者習慣看上證指數,但實際上上證指數完全不能反映中國經濟,理由如下:
(1)上海股市大部分上市公司處于傳統行業,新興行業所占比重太少,當今互聯網經濟逐步深入日常生活,上海股市有多少網絡公司?這是2009年之后,上證指數與深圳指數分道揚鑣的重要原因。
(2)上海股市一些總市值較大的恐龍股往往其流通市值較小,被用作“護盤工具”。例如典型的中國人壽(601628),總股本283億,總市值8093億,但扣除大股東之后的A股流通市值大約只有不到6%或465億,在所有上市公司中只能排名第115名左右,然而對上證指數的排名卻排行第5名。因此這幾個月未有表現的人壽這回派上用場,股價持續上升。只是面對33倍的預期市盈率,我真看不到還有多大的上升空間,投資者切不可追高。
(3)2015年6月上證指數最高5178點,只及2007年10月最高點6124點的84.6%,而反映所有A股整體走勢的國證A股指數2015年6月最高點7559點,較2007年最高點4635點高出63%。說明國證A股指數走勢遠比上證指數更能反映中國股市整體情況。
國證A股指數2015年6月7559點以來,最低跌至2016年1月的3790點,近期最低4281點,高出12.9%。看看近期的日線圖走勢,此前我在文章中,引用平均80日的底部周期預測A股市場將于5月見底。1月份的低點至本周三的低點間隔84日,且是下旬,80日底部周期有效。再看看日線圖RSI指標出現明顯的底背馳。以波浪理論分析之,去年11月份的高位下跌,至今年1月的底部,是3浪下跌的模式,可以劃分為浪a,之后反彈至3月27日的4818點,劃分為浪b。之后進入5浪模式的浪c下跌。至4281點,一組5浪下跌非常清晰。因此判斷中國股市短期見底,后市將呈現反彈浪。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平均20個月的底部周期,最快7月才開啟時間之窗,因此反彈可能是高度有限,時間亦不算很長。投資者必須時刻警惕,切勿追高,特別是已經上升了多時的漂亮50股。超跌股的反彈參與亦須注意股票的素質不可太差,否則一個消息出臺,突然下挫,難以挽回。
中國股市歷史上,從未見過未出重大利好政策便已經見底或者結束跌市的,當前股市問題出現爭論,爭吵,只是提供反彈的機會。必須謹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