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秋月,譚秋森,何秋蘭,吳素文
(廣東省廣寧縣人民醫院,廣東 肇慶 526300)
集束化護理預防腦卒中昏迷患者便秘的臨床研究
何秋月,譚秋森,何秋蘭,吳素文
(廣東省廣寧縣人民醫院,廣東 肇慶 526300)
目的 探討集束化護理對預防腦卒中昏迷患者便秘的作用。方法 選擇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6例腦卒中昏迷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43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方式,干預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集束化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預防便秘的效果以及其他胃腸功能動力障礙發生情況。結果 干預組預防便秘的總有效率90.7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7.4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干預組的其他胃腸功能動力障礙發生率為18.6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9.5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集束化護理對腦卒中昏迷患者便秘的預防具有顯著的效果,同時亦可降低患者其他胃腸功能障礙的發生率。
集束化護理;昏迷;便秘;腦卒中
腦卒中是一種具有發病率高、致殘致死率高等特點的腦血管常見病,而便秘則屬于腦卒中的常見并發癥,國內研究報道腦卒中便秘發生率高達70%~90%[1]。便秘會增加患者生理與心理的不適,尤其對昏迷患者而言,若便秘得不到及時處理則容易出現嘔吐、腹脹、返流等癥狀,會影響患者的營養狀況,導致患者抵抗力下降。便秘不僅給患者帶來痛苦,還會加重病情,排便用力腹壓升高時甚至導致顱內壓升高,致原有癥狀加重,誘發腦出血、腦梗死、心肌梗死等并發癥的發生。對于出血性腦卒中患者,可誘發再次出血,危及生命[2]。因此,幫助患者解決便秘一直是醫療護理工作的重點,如何安全、有效地為腦卒中患者解除便秘是護理人員不斷思考解決的課題。本研究對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86例腦卒中昏迷患者采用集束化護理對其便秘情況進行干預,取得了一定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6例腦卒中昏迷患者進行研究,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干預組以及對照組各4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的腦卒中相關診斷要點[3],經頭顱 CT或MRI確診,GCS評分8分或8分以下,本研究已取得所有患者及家屬的知情同意并通過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存在肛門直腸刺激禁忌證患者;②存在胃腸道功能紊亂的原發性疾病患者;③在研究過程中死亡的患者。其中對照組男21例,女22例;年齡 41~84歲,平均年齡 (56.72±3.67)歲。干預組男22例,女21例;年齡40~85歲,平均年齡 (62.48± 5.45)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資料無統計學差異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遵醫囑進行常規飲食,指導患者家屬對其進行腹部順時針方向按摩,對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健康教育以及康復指導。干預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進行集束化護理干預,具體包括:①成立相關集束化護理小組,進行集束化護理專業知識培訓,要求護理人員做到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取得其配合。②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制定飲食計劃,重點根據其具體病情給予高纖維素飲食以及足夠的水份,晨間為非糖尿病患者進行空腹鼻飼蜂蜜水或淡鹽水200 mL~300 mL,為高血壓患者鼻飼溫開水,使患者腸道內糞便柔軟[4]。將粗纖維食物加工成流質,可供選擇的食物較多,包括土豆汁、蘋果汁、玉米汁、蕃薯汁等,每日喂食一次,每次 200 mL,另為患者增加15 mL左右芝麻油或者橄欖油。③在患者病情允許的情況下為患者進行腹部按摩,先使患者排空膀胱取屈膝仰臥位暴露腹部,護士站在患者左側,手掌或大魚際肌用力,對患者進行推揉按摩的過程中循著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的走行方向,腹部按摩在每日餐后30 min開始,每日三次,每次15 min;根據中醫穴位按壓理論為患者進行穴位按壓,主要刺激患者關元、氣海、合谷、足三里、天樞等穴位,每個穴位保持在2~3 min,每天2次。④對患者進行肛門直腸刺激,增強其排便反射,護士戴上指套后涂適量潤滑油,將食指緩緩插入患者肛門內約2 cm,用指腹順時針對肛門括約肌進行按摩,緩慢進行,每圈為 5~10 s,每次持續3~5分鐘。最后把直腸壁向肛門一側緩慢持續地牽拉,可有效地緩解肛門內外括約肌的痙攣,3次/日。⑤患者入院后即對患者使用芪蓉潤腸口服液,每天三次,每次20 mL。⑥指導患者在病情允許下進行坐位或半坐位排便,利用重力原理促進排便。
1.3 觀察指標 根據 《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便秘的治療效果標準如下[5]:顯效:患者 48 h排便一次,質軟,排便通腸,一周內無復發;有效:患者72 h排便一次,質軟,較為通暢,一周內無復發;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對兩組患者的其他胃腸功能障礙發生情況進行統計,主要包括腹瀉、嘔吐、腹脹、胃潴留。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便秘預防效果比較 干預組的總有效率為90.7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7.4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便秘預防效果比較[n,n(%)]
2.2 兩組的其他胃腸功能動力障礙發生情況比較 干預組的其他胃腸功能動力障礙發生率為18.6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9.53%,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表2 兩組的其他胃腸功能動力障礙發生情況比較[n,n(%)]
腦卒中患者由于急性應激性反應引起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另外卒中后肢體運動障礙引起臥床時間延長也加重了胃腸功能障礙的發生,其中胃腸功能動力障礙導致便秘較常見。既往臨床對于腦卒中患者便秘的防治方法較為單一,僅僅為食用粗纖維食物,多喝鹽水或糖水,雖有配合一定的腹部按摩,但是缺乏針對性,效果較差,患者以及家屬對護理過程的依從性較差,在臨床中未能得到推廣。腦卒中昏迷患者出現便秘問題后,若只單純進行口服緩瀉劑以及開塞露進行塞肛排便,效果往往不佳,若患者體質特殊,對緩瀉藥物敏感,還會引起患者腹瀉、停藥后復發等情況,反復幾次之后患者會發生胃腸道功能會紊亂而不利于病情恢復,最終導致患者機體營養狀況下降,并發癥頻發,抵抗力下降等。李群和周彩虹[6]對便秘患者采用集束化護理,結果表明,在對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骨盆骨折的患者進行護理后,患者的便秘情況得到了較好改善,生存質量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本研究對我院的86例腦卒中昏迷患者采用集束化護理對其便秘情況進行干預,每項措施均經過循證,有具體的護理措施,便于執行,提高執行力,促進護理措施按標準、規范落實,對提高臨床預后、改善護理結局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把 “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服務理念落到實處、促進患者康復的有效舉措。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預防便秘的總有效率為90.70%,高于對照組的67.44% (P<0.05),表明對腦卒中患者進行集束化護理,可較好地預防患者便秘的發生。干預組患者的其他胃腸功能動力障礙發生率為18.6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9.53% (P<0.05),表明集束化護理可以較好地協同改善患者胃腸功能動力障礙發生情況。吳江平等[7]的研究表明,對腦卒中患者進行集束化護理,可較好地改善患者便秘等胃腸功能動力障礙,改善營養狀況,與本研究結果類似。
綜上所述,對腦卒中昏迷患者進行集束化護理預防便秘,不僅可以提高護理效果,也可降低患者其他胃腸功能障礙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肖翊君,李虹,秦志華.腦卒中病人高壓氧治療的特殊療效觀察及護理 [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20):39-40.
[2] 張文升,韓文梅,劉華娟.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態與腦卒中關系的臨床研究 [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12):94-95.
[3] 中華神經科學會,中華神經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外科雜志,1996,13(1):3-5.
[4] 盧樂年,汪翔,李國華,等.多功能胃腸管對神經外科昏迷患者營養指標及免疫功能的影響 [J].現代醫院,2016,16(9):1269-1271.
[5] 張博.腦卒中患者便秘的護理體會 [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 2012,15(12):31-32.
[6] 李群,周彩虹.脊柱胸腰段骨折合并骨盆骨折患者便秘的集束化護理 [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3,(6):139-140.
[7] 吳江平,蘇驊,曾婉容,等.集束化護理對腦卒中后胃腸功能障礙及營養狀況的影響 [J].中國醫藥導報,2014,11(17):117-120.
(責任編輯:何華)
Clinical Study on Cluster Nursing in Prevention of Constipation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Coma
HE Qiuyue,TAN Qiusen,HE Qiulan,WU Suwe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Guangning County,Zhaoqing 5263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luster nursing in prevention of constipation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coma.Methods8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com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5 to Sept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ith 43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whil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cluster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The effect of preventing constipation and incidence of other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disorde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preventing constipation of intervention group was 90.70%,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67.44%of control group(P<0.05).The incidence of other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disorders of intervention group was 18.60%,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39.53%of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sCluster nursing for prevention of constipation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coma has significant effect;also,it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other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disorders.
Cluster nursing;Coma;Constipation;Stroke
R473.5
A
10.3969/j.issn.1674-4659.2017.04.0541
2016-10-03
2016-12-17
肇慶市科技創新計劃項目 (00212081150507040)
何秋月 (1969-),女,廣東廣寧人,大專學歷,副主任護師,從事重癥醫學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