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任 芳/文
音飛:不斷發力智能密集倉儲系統
——訪南京音飛儲存設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策劃部經理魯春強
本刊記者 任 芳/文
早在2012年,音飛便開始研發穿梭車系統,并借力德國弗勞恩霍夫物流研究院提高技術水平。目前音飛已打造出子母車、堆垛機+穿梭車、四向穿梭車等托盤類穿梭車系統,以及多層穿梭車等料箱類穿梭車系統,成為業內擁有穿梭車品類最為齊全的企業。
南京音飛儲存設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音飛”),作為國內領先的倉儲設備供應商,正在致力于推動客戶由傳統倉儲向智能倉儲轉型升級,并全力整合資源和技術,打造本企業以穿梭車為核心、以貨架為基礎的智能密集存儲解決方案,現已形成貨架、自動化倉儲系統集成、倉儲運營服務三大支柱業務。
音飛自2012年開始研發各類穿梭車系統,目前已成為擁有國內穿梭車品類最為齊全的企業。擁有子母車、堆垛機+穿梭車、四向穿梭車等托盤類穿梭車系統,以及多層穿梭車等料箱類穿梭車系統。與此同時,音飛還自主開發了WMS、WCS等軟件系統,憑借技術領先的產品和功能豐富的軟件系統,音飛穿梭車系統在國內外產品中構建起獨特的優勢。
在本專題中,全面負責穿梭車系統技術的音飛公司產品策劃部經理魯春強先生詳細介紹了穿梭車系統的特點與優勢,以及音飛如何為客戶定制最適合的穿梭車系統解決方案。

魯春強南京音飛儲存設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策劃部經理
多層穿梭車系統比較適合電商、第三方物流等需要對貨物進行快速流通,對揀選效率和響應速度要求較高的行業,庫存周轉率越高,對多層穿梭車系統的需求就會越大。
記者:伴隨智能物流的發展,物流設備商與集成商紛紛將先進高效的穿梭車系統作為重點推廣對象。據您觀察,目前國內市場對穿梭車系統的需求狀況如何?
魯春強:從近幾年音飛完成的項目不難看出,受到土地、人工等成本不斷上升的影響,企業對倉庫空間利用率、對物流系統的自動化程度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市場對密集式存儲解決方案需求放量,穿梭車系統項目呈現出快速增長趨勢。
穿梭車系統主要分為兩大類,即托盤類及料箱類穿梭車系統,托盤類穿梭車系統率先實現了較快發展,大約從2011年開始進入市場培育期,2013年下半年進入快速增長期,預計這一增長勢頭還將持續5年左右才會進入穩定發展階段;料箱類穿梭車系統則是伴隨著電商物流的迅猛發展而發展起來的,目前仍處于市場培育期,但是這種適合快速存儲、貨到人揀選的系統發展速度非常快,如多層穿梭車系統。多層穿梭車系統比較適合電商、第三方物流等需要對貨物進行快速流通,對揀選效率和響應速度要求較高的行業,庫存周轉率越高,對多層穿梭車系統的需求就越大。
從國際市場來看,目前穿梭車系統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多層穿梭車系統已經成為國外倉儲技術發展的主要趨勢,其市場占比與miniload堆垛機系統不相上下,并有取而代之之勢。而目前國內多層穿梭車系統市場發展相對緩慢,原因之一是這類項目對技術的要求更高,實現難度更大;另一個原因則是相對較高的成本約束。但是,隨著國內供應商不斷提高技術水平,以及企業對自動化倉儲系統需求不斷增加,多層穿梭車系統將迎來良好的發展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說,前景巨大。

音飛江寧工廠效果圖
記者:您談到穿梭車系統主要分為托盤類和料箱類,能否進一步介紹這兩大類系統都有哪些具體的呈現形式?與其他自動倉儲解決方案相比,它們各自具有哪些功能和特點?
魯春強:托盤類穿梭車系統主要有以下三種形式:
1. 普通叉車+穿梭車。與堆垛機系統相比,這種系統的自動化程度雖不高,但成本低得多;另外,在同等倉儲面積下可以容納的貨位更多。因為堆垛機系統在托盤貨物載重1噸的情況下一般只能做到雙伸位、最多三伸位存儲,而穿梭車系統則可以做到十幾個甚至幾十個伸位,因此存儲密度更高。
2.子母車。與堆垛機系統相比,首先子母車單機結構更加簡單,簡單意味著故障點較少;其次存儲密度更高;再者具有可擴展性,柔性化程度更高;第四,應急處理更加及時,如當堆垛機出現故障時,會導致整個巷道作業停止,影響系統作業效率,但按層作業的子母車則可通過合理的調度,降低甚至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第五,非常節能,在同樣載重一噸的情況下,堆垛機自重達到5~8噸,耗能甚至超過20千瓦,子母車系統則只需要3千瓦;另外,在同等效率的情況下,子母車系統的成本和堆垛機系統成本相差不大,這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優勢。

料箱穿梭車

托盤穿梭車
3. 堆垛機+穿梭車。這種系統本質上是以堆垛機為主體,將穿梭車取代為堆垛機的貨叉可以無限延展,因此它的優勢在于存儲密度遠高于普通的堆垛機倉庫,同時柔性也比較大,可以由一臺堆垛機結合多臺穿梭車來提升作業效率。不過其效率相對堆垛機而言較低,因為無論怎么提升都只能無限接近堆垛機的效率,所以更適合在存儲密度要求非常高、效率要求相對不高的場景應用。
不過,盡管穿梭車系統在存儲密度、柔性化等方面更具優勢,更適合少品種、大批量的項目,但堆垛機系統也有自身獨特的優勢,即,任一貨位的貨物可以隨意自動存取,這是穿梭車類系統無法實現,或者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實現的功能。
料箱類穿梭車系統則主要是多層穿梭車系統。與miniload堆垛機系統相比,它在性價比、柔性化、以及綜合成本三個方面都更有優勢。在性價比方面,多層穿梭車的效率要遠遠高于miniload,但是其成本增加幅度較小,比如,效率提升5倍的情況下成本僅增加約3倍,無疑性價比更高;從柔性化角度來看,miniload系統一旦建成,效率是固定的,基本上無法柔性擴展,而多層穿梭車系統則可以實現柔性擴展;若要提升效率,miniload系統只能通過新建庫區的方式實現,而多層穿梭車系統則可以通過增加穿梭車數量的方式來達到同樣的目的,因此綜合成本更低。
總的來說,不同的系統有不同的適用場景,對客戶來說,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記者:那么音飛是如何根據客戶需求為其定制適合的解決方案呢?在實施穿梭車系統時主要存在哪些技術難點?音飛是如何解決的?
魯春強:我認為,要為客戶提供最適合的解決方案,首先需要明確客戶需求,包括其倉庫定位、出入庫路線、存儲商品類型及規模、倉庫作業流程等;其次,綜合評估各穿梭車系統解決方案,通過評估、篩選、溝通后確定方案;此外,將穿梭車系統與TMS、ERP、MES等系統對接實現數據的交互,使信息流暢通。
在穿梭車系統實施過程中,我認為主要面臨兩大難點:

托盤穿梭車庫
其一,訂單處理難
即訂單波次處理,也就是如何把訂單行分解到件,如果在倉庫里進行揀選;其難點在于處理訂單波次的人一定要了解設備的特點,基于對設備的充分了解,再利用先進的算法提升其效率。目前,行業里大都將物流軟件與硬件分開,但我認為應該將軟硬件之間的界限模糊化;音飛在做穿梭車系統時便是把訂單波次管理放到了WMS系統里,并且依據倉儲數據以及歷史經驗得出相對最優解,再反饋給訂單波次處理單元,訂單波次處理單元在接到新的反饋時盡量實現訂單的平均分配。如此一來,在系統設計之初就把訂單波次處理的問題考慮進來,避免因為訂單波次處理不當造成的系統堵塞;簡單來說,就是音飛將訂單波次處理部署于穿梭車系統中,通過穿梭車搜集數據,然后分析數據得出結論,再反過來指導穿梭車系統更高效地作業。
其二,系統調度難
穿梭車系統的設備調度不同于堆垛機可以實現隨意存取,其軟件系統、管理模式也與堆垛機系統的管理模式完全不同。因此,穿梭車設備雖然容易開發,但要做好穿梭車系統并不簡單,因為不僅要了解穿梭車的特點,同時還要了解軟件對設備的調度方式,如何讓調度方案標準化、系統化是穿梭車系統建設的另一個難點;同時,穿梭車系統還面臨無線通訊帶來的信息傳輸延時問題,造成系統的實時響應性不夠。
音飛通過不斷投入技術研發,以及大量案例積累的豐富經驗,已經將上述問題很好地解決掉了,并正在逐漸縮小與國外技術的差距。但是,從整個行業的發展水平來看,我國與國外先進的穿梭車系統之間還有著較為明顯的差距。國內企業雖然可以采用同樣的核心元器件生產出穿梭車產品,但在設備的控制理念和控制模式方面卻相去甚遠;例如,很多國內的穿梭車系統在運行時,尤其在設備交互時,會出現明顯的卡頓現象,而國外系統運行非常流暢,即便卡頓也只有兩三秒,性能高下由此立現。
記者:您認為音飛在穿梭車系統方面有哪些核心優勢?有何技術儲備與發展規劃?
魯春強:在穿梭車系統方面,音飛幾乎可以提供托盤類和料箱類的全部產品,競爭優勢非常明顯。
首先,穿梭車系統更適合貨架企業去推廣,因為貨架企業更加了解貨架的性能特點以及如何與自動化設備集成。隨著客戶對貨架系統的要求從功能定制轉移到提高空間利用率,貨架在穩定性、精度、高度、材質等方面都會不斷提升,而穿梭車系統也會隨著貨架的技術升級而提高水平。音飛正是基于對貨架的深入了解,才能實現穿梭車系統的全品類供應。
其次,音飛實施了上百個倉儲自動化工程項目,具有豐富的技術積累和經驗沉淀,在做穿梭車系統項目時會考慮之前所遇到的問題和異常處理辦法,從而進一步完善應用企業的系統規劃與建設。
第三,音飛一直以來非常重視技術研發,并且學會自己否定自己,自己超越自己,使產品不斷升級換代。
第四,音飛貼近市場,非常了解客戶需求,據此進行新產品研發。另外,音飛在產品設計時努力做到標準化、模塊化,以便能夠快速響應客戶需求。
未來,音飛還將持續與國際先進技術接軌,持續投入研發,不斷提高穿梭車系統的技術水平。目前,音飛專門成立了密集倉儲系統研發中心,致力于穿梭車系統升級與新產品研發。今年6月,音飛將推出兩套顛覆自身產品的四向穿梭車系統,其性能遠超國內外同類產品水平,其中重型四向穿梭車運行速度將達到120m/min除此之外,音飛還在穿梭車系統成本優化方面繼續努力,以更好地響應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