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軒
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
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前二十年,是由BAT把控主要命脈的消費互聯網時代。然而,隨著移動終端多樣化的發展,智能終端如可穿戴設備的興起,以及云計算和大數據的處理能力,互聯網逐漸從改變消費者的個體行為習慣,進而改變企業的運作管理方式與服務模式,虛擬化進程逐漸從個人轉向企業。從互聯網發展的角度看,這些終端、云計算和寬帶網絡構成了產業互聯網興起的基礎,加之傳統消費互聯網巨頭在行業經驗、渠道、網絡和產品認知等方面的壁壘,以及消費互聯網市場已趨于穩定與飽和,以價值經濟為主要盈利模式的產業互聯網將逐漸興起,包括制造、醫療、農業、交通、運輸、教育等在內的各行業對實體資源有充分把控能力的企業仍有很大探索空間,這些產業與移動互聯網融合并創造全新的價值經濟,正在推動互聯網行業邁向產業互聯網時代。
產業互聯網有別于消費互聯網,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用戶主體不同。消費互聯網是主要針對個人用戶提升消費過程的體驗,而產業互聯網主要以生產者為主要用戶,通過在生產、交易、融資和流通等各個環節的網絡滲透,從而達到提升效率、節約能源等作用;另一方面是發展動因不同。消費互聯網得以迅速發展主要是由于人們的生活體驗在閱讀、出行、娛樂等諸多方面得到了有效改善,使其變得更加方便快捷,而產業互聯網將通過生產、資源配置和交易效率的提升得以推進。產業互聯網的商業模式不同于消費互聯網的“眼球經濟”,而是以“價值經濟”為主,即通過傳統企業與互聯網的融合,尋求全新的管理與服務模式,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體驗,創造出不僅限于流量的更高價值的產業形態。
互聯網企業急需尋求新的市場,而傳統企業急需尋找轉型升級的路徑,兩者有共同的需求點,互聯網是傳統企業的升級路徑,而傳統企業正好是互聯網企業的新市場,于是“+”成為可能。
產業互聯網的核心要素
市場開拓注重價值鏈功能架構下的流通環節,減少流通環節的交易成本是在微笑曲線右端進行價值鏈攀升的一個思路。無論是國際市場還是國內市場,傳統制造業連接生產工廠和消費終端都采用代理商的模式,通過代理商把產品進行流通進而實現價值。但是,從生產工廠到消費終端的代理商環節一般不止一個層級,有的情況可能會出現四級代理商,甚至更多層級。產品在工廠生產出來后,必然要經過多個環節才能到達消費者,而這些環節無疑增加了制造業產品價值實現的交易成本。當生產廠商鎖定了產品利潤后,因流通環節多級代理商的參與,直接提高了產品終端價格水平,減少消費者剩余;對于制造業廠商,整個市場的需求規模也會因價格水平的上升出現下降,影響產業產出;對于代理商,“錢貨不是一個東西”的問題便因此而出現,代理商需要從廠商那里購進產品,資金被占用,同時產品的變現也是一個不確定性很大的風險。
越來越多傳統型代理商模式的缺陷正在凸顯。基于信息技術和移動互聯的廣泛應用,新型的渠道創新能夠解決傳統代理商模式的問題:交易成本和產品變現風險。沿著模塊網絡化機制的思路,發展營銷平臺替代代理商已經是一個顯現的趨勢。培育高端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的雙重集聚是提升產業競爭力與實現產業集群升級的有效途徑。
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的融合只需在生產商(F)與消費者(C)之間搭建一個平臺(B)進行聯結,由平臺對接消費終端,它的主要任務不是產品的輸送,而是產品所有信息的輸送,為的是消費者能夠直接與產品生產商建立最簡單的交易聯系。最后,生產廠商惟一要做的就是如何搭建這樣的一個平臺來形成一個囊括生產商(F)—平臺(B)—消費者(C)的閉環。這樣的F2B2C渠道模式解決了傳統代理商不可避免的問題,其運作的本質是把制造業重資產的技術特征順利地轉化為輕資產運營。通常情況下,平臺的搭建是一個制造業企業選擇服務外包的方式來實現的,這是由于模塊網絡化對核心業務分工所決定的。生產廠商會找尋平臺建設的營銷公司,把流通環節的大部分業務外包給生產性服務業專門化公司進行運作,通過把握核心節點(研發、設計、制造)控制整個價值鏈條。因此,整個制造業價值鏈結構模式可以簡明的表達為:新制造業(系統)=生產通用模塊(不變部分)+流通專用模塊(變動部分)。
產業互聯網影響的三大體系
產業互聯緊密關聯三大領域:生產制造體系、銷售物流體系以及融資體系。生產制造體系是以用戶為導向的個性設計。產業互聯網在與傳統企業融合中的最大特點,即將原有以企業為導向的規模型設計轉向以用戶為導向的個性化設計。從產品功能研發到產品包裝設計,每一個部分都通過互聯網思維與用戶建立關聯,爭取更廣泛的互動,從而形成有效的生產制作方案,強調用戶的參與度,尊重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銷售物流體系則表現為線上線下的一體化趨勢,在未來,企業應充分利用線下資源的優勢,拓展線上平臺,并將線下的物流、退貨等業務流程進行線上管理,最終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由此看來,產業互聯網在物流交付平臺和信息集成交易平臺的建立是企業與互聯網融合的一個重要方向。融資體系則需要建立企業服務平臺,利用其低成本和高效率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當一個行業進入繁榮發展時期,企業直接面對眾多用戶的簡單“B-C”模式難以為繼,因此需要一個向上銜接生產企業、向下服務終端用戶的生產性服務業出現,變“B-C”為“B-B-C”。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國經濟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當前,新興信息網絡技術已經滲透和擴散到生產性服務業的各個環節,催生出各種基于互聯網的新興服務業態,并成為互聯網經濟背景下成長性最高的產業群,在生產性服務業領域引發一系列深刻變革,從技術應用、服務內容、商業模式各方面都對現有的服務業帶來巨大的提升。因此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壯大將是下一個重點融合方向。
創客云商:具有所有的時代特征
特征一:消費商時代
2006年,弗里德曼的著作《世界是平的》改變了人們對世界的看法,如今,這個世界越來越平!未來,生產者不會再為渠道成本買單,消費者更不會!從廠家直達消費者的F2C模式,將取代曾經逍遙的B2B和B2C模式,消費商時代已經到來。創客云商的“F2B2C”模式起到了銜接生產企業與消費者的作用,同時具有生產制造體系、銷售物流體系與融資體系的特征和優勢。創客云商,以“同心圓入駐”為主要特征,典型的扁平化一級返利模式,將F2C模式完美落地。
特征二:分享經濟時代
與消費商結伴而生的是分享式社會的到來。分享社會推動營銷理念的發展:營銷將從“推銷”轉向“分享”,二者的本質區別在于:推銷者是自己不用產品,卻試圖把自己不用的產品賣給別人;而分享者是因為自己用的好才希望將好的東西分享給別人,讓大家受益。基于此,分享型社會將淘汰偽劣,沉淀優質。創客云商平臺上的基于基因工程技術生產的類人膠原蛋白產品,榮獲包括國家最高獎“國家科學技術獎”和“國家專利金獎”在內的多項獎勵,屬世界首創,全球惟一,安全有效,讓無數人受益,為分享提供了卓越的物質源泉。而因此而受益并分享之的人,又會得到平臺的優厚回饋,一個良性的分享機制得以運轉。
特征三:大眾創業時代
未來,不再有公司,只有平臺;未來,不再有老板,只有創業領袖;未來,不再有員工,只有合伙人!創業,將成為一種商業與社會常態,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而創客云商提供的,是一個零風險且幾乎無成本的創業平臺。如果說淘寶的初衷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那么創客云商,就是“讓天下沒有難創的業”。
創客云商緊密契合當下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商業環境,運用“F2B2C”的商業新模式,把工廠與消費者形成一個閉環,由創客進行體驗分享搭建橋梁,將實惠讓利給創客及消費者,使可麗金產品能夠惠及更多需要她的人。創客云商實行單向一級返利,在平臺運行的過程中有利于維護產品的價格體系,防止品牌、聲譽的毀壞。
判斷企業的內生價值要從技術與門檻出發,重資產的巨子生物與輕資產的創客云商使類人膠原蛋白產品更具市場生命力。全球領先的生物科技弄潮兒與“F2B2C”移動互聯商業新模式的完美結合是中國產業互聯網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