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勇 趙建芳 杜雨來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和關鍵是以人為本,以人為本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原則,對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發展、創新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高校在加強大學生的管理過程中,必須創新學生教育管理理念依法治校,按照學校有關規定,公開、公平處理違紀學生。以人為本,實行申訴制度,維護學校的正常秩序,保護學生合法權益。
【關鍵詞】高校學生;違紀處理;申述
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指出:“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檢驗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12月8日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新版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中,為維護學生合法權益,新增了“學生權利與義務”一章,明確學校、學生雙方的責權,要求對學生退學、開除學籍的處理須由校長會議研究決定。并明確學生對退學處理或違紀處分具有陳述、申辯和申訴權,學校有明確的程序予以保證。
一、當前高校在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面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面臨的情況越來越復雜,很多高校一校多區,教學上實行學分制,后勤服務實行社會化,學校周邊遍布娛樂場所和商業網點,來往人員比較復雜,加之網絡對學生的影響越來越大,學生管理難度加大了。近兩年,因心理問題引發的極端事件,因就業實習、面試引起的人身傷害事件,因高科技作弊造成的取證不足等問題,在處理過程中涉及到財產、權益的糾紛呈上升趨勢。這些新情況、新問題需要認真研究分析,主動應對解決。如果不能從全局上綜合考慮,統籌安排,還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那么,就無法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
二、各高校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落實學生申述制度
(一)各高校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高校學生申訴制度,是學生行使法定權利,以求保障其合法權益的行為,是一種特殊的權利救濟制度。認真做好全省高校學生申訴處理工作,既能全面保護學生的權利,又能保障高校依法行使職權,促進高校管理工作規范化、法制化和科學化。
(二)各高校要依法治校,按序行政,公正處理違紀學生。新《規定》要求高等學校“要依法治校,從嚴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規范管理行為;要將管理與加強教育相結合,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新《規定》指出:“學校對學生的處分,應當做到程序正當、證據充分、依據明確、定性準確、處分恰當。”在此過程中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合法權利和利益,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法規和學校的學生管理規定為準繩。
(三)各高校要不斷提高業務能力,提高辦事效率和水平。從具體工作情況看,學生申訴涉及的都是改變學生身份的問題,如勒令退學、開除學籍、不頒發畢業證、不授予學位等事關受教育者重大切身利益的問題。因此,各高校需要不斷提高業務能力,提高辦事效率和水平。各高校也要根據當前形勢對本校《學生申訴處理辦法》進行修訂,對不規范、不細致、不好操作的地方進行修改,各高校學生違紀處理的程序要做進一步規范,保證處理學生申訴程序合法、寬嚴適度、依據合理、證據充足、定性準確、處分恰當,更好地維護高校和學生的權益。
加強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對于建立和諧校園,改善人才培養質量,推進校風、學風和考風建設,對于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積極作用。各高校在具體工作中要把貫徹實施教育部21號令《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作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16號文件即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的重要內容,使學生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緊密結合、相互促進。大力加強管理工作隊伍建設,不斷提高管理工作水平。要通過多種有效的形式加大學生申訴制度的宣傳力度,使大學生在更好地維護和實現自身權益的同時,更加明確自己應承擔和履行的義務。要進一步轉變思想,轉變職能,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學生管理新理念,使學生管理、教育、服務相結合,堅持依法治校,逐步實現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科學化和規范化,為實現高校強國戰略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基金項目]1.2016年度年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大學生手機移動互聯網社交媒體使用及對其社交能力發展的影響研究》(批準號:16EDE17)。2.佳木斯大學社科類學生工作專項“當代大學生道德人格內涵研究”(項目號:2016JDXSZX06)。3.佳木斯大學教學研究項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空間構建與拓展研究”(項目號:JKA2012-038)
【參考文獻】
[1]馬慶存.論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為本”理念[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6 .
[2]張明秀,吳世彬.從工具化到人本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訴求的轉變[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