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波
摘 要:農村地區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較大的改善,然而,由于人們不重視對生活污水的處理,導致污染情況日益嚴重,嚴重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分析了農村地區當前對生活污水的處理情況,提出了具體治理污水的工藝,以期促進農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關鍵詞:農村;生活污水;飲用水;維護工作
中圖分類號:X799.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8.069
隨著我國新農村的建設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重視農村地區的環保問題,這是提升農村地區生活質量的關鍵。然而,隨著生活污水污染情況日益突出,而實際治理能力又不足的情況的不斷加劇,導致農村地區的生活質量受到了較大的影響。我國近3億的農村人口飲用水不合格,其中,1.9億人的飲用水中有害物質含量超標。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當前農村地區對生活污水的處理現狀,并對改善污水處理工藝進行了分析,從而有效實現我國農村地區的環境保護。
1 當前農村地區生活污水的處理現狀
1.1 資金投入不足
由于我國屬于傳統型的農業大國,農村地區的面積十分廣闊,農村中的人口眾多,日常生活中所產生的污水量可以達到數千萬噸,因此,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所需要的資金投入十分巨大,以用于工程建設和后期的運營管理維護。一般情況下,生活污水在治理設施建設以及維護工作中的費用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這些支出僅僅依靠地方的財政支出是難以滿足的,且不同地區中所需要治理方式具有較大的差異性,因此,在農村中處理污水所需要的資金投入十分龐大,且各項財政補貼也沒有實現持續性,由此導致了農村中的污水處理沒有取得明顯成效。
1.2 治理難度大
目前,我國農村地區的污水處理工作已順利開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污水處理過程中還存在較大的問題:①農村環境保護的相關機構不健全,政策不完善,使得農村污水治理工作的管理不到位;②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不強,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清晰地認識到污水處理的重要性,因此,亂潑亂倒的現象嚴重,雨水、污水等大多一起排入坑塘;③由于我國農村地區的自然條件、生活習慣、經濟發展等存在較大的差異,96%以上的村莊沒有排水管道,農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問題是制約農村污水治理的直接原因;④中國農村地域廣闊,有些地區人口居住又比較分散,治理跨度比較大。
1.3 污水處理技術不強
在治理污水方面,農村地域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在推廣污水治理技術工作的過程中,難以進行統一化管理,導致農村中所產生的污水沒有得到良好處理。農村中的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起步比較晚,尤其是對污水治理技術的研究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影響了農村污水的治理效果。
2 推進農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對策分析
2.1 加大投入
在污水治理工作中,資金投入問題直接關系著治理工作的進展情況,因此,在治理過程中,不僅要重視治理方法,還要重視治理的投入情況。相關單位要高度重視農村中污水治理的投入情況,通過設立專門的治理基金,充分保障農村地區的污水治理效果;政府作為重要的投資主體,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在高度重視治理效果的情況下,加大人力與物力的投入(設置農村環境保護機構,增加農村環境保護人才儲備等),從而為農村地區污水治理的效果提供充分保障,使農村地區在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中取得明顯的效果;政府還可以積極組織相關工作人員對農村中所產生的污染情況進行調研,尤其是對經濟薄弱、治理難度較大的地區,通過實地調研的方式找到有效處理的方式,再進入實際治理階段,這樣既能有效提升治理效果,又能使治理工作具有良好的針對性;可以積極鼓勵社會中的各個團體、企業以及有能力的個人積極參與,比如通過PPP的模式廣泛吸引社會中各方力量積極投入污水的治理工作中,從而使農村中的生活污水能夠在眾人參與中得到有效處理。
2.2 重視教育工作
針對當前農村地區人員對環境治理相關工作認識不足的情況,通過教育的方式更好地提升農村地區人員的保護環境意識。通過加大宣傳治理理念的方式,可有效提升村民對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并能逐漸提升村民的治理積極性;政府可以通過一些個性化的方式開展教育工作,比如設立標語的方式,使人們能夠通過這些醒目的標語而逐漸提升污水治理的認知水平,此外,還可以廣泛開展污水治理案例分析活動,激發人們的思維,從而結合實際情況而找到有效解決污水治理過程中問題的方面,并通過學習一些成功的案例(如圖1所示),幫助人們提升治理的信心;農村居民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在治理工作中應找到科學的方式,從而有效節約治理資源,促使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效果。
2.3 提升農村污水治理能力
在農村地區實施污水的治理工作需要因地制宜,采用不同模式、技術提升治理能力。根據我國農村的風俗習慣、人口分布、社會條件,我國的生活污水處理大致形成了3種模式,即 分散式處理、村落集中處理和納入城鎮排水管網處理模式。
分散式處理模式即單戶或幾戶采用小型生活污水處理一體化裝置(生物膜法+浸沒式超濾)或自然生態系統方法(人工濕地、生態塘等)處理生活污水,其適用于人口密度稀少、地形條件復雜、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莊污水處理。
村落集中處理模式有以下3種形式:①對地域空間相連的多個村莊,通過采取措施實施綜合治理;②圍繞同類環境問題或相同環境敏感目標,對地域上互不相連的多個村莊進行同步治理;③通過建設集中的大型污染防治設施,利用其輻射作用,解決周邊村莊的環境問題。該模式適用于污水排放量較大、人口密度大、遠離城鎮的地區。
2.4 堅持長效機制
由于農村中所產生的生活污水具有持續性,治理工作也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在治理工作中就要建立一個長效機制加強對污水的處理,從而使污水治理工作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如圖2所示。
通過政府、社會團體以及村民參與三個方面的力量共同提升污水治理能力,并在實際工作中重視這三方力量的作用,政府投入要給予持續性保障,而社會團體的作用則需要積極引導。對于村民,則需要通過教育和引導的方式,更好地保障農村中的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效果。
3 結束語
當前農村生活中所產生的各種污水沒有得到有效治理,嚴重地威脅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同時對環境保護工作也帶來了較大的阻礙。因此,目前的農村地區需要高度重視對生活污水的治理工作,并在實踐中找到良好的解決策略與方案,以提升環境保護能力。正是在各方力量的努力下,農村地區的污水處理才能夠取得明顯成效,從而提升農村地區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吳歆悅.淺談中國西南農村地區生活污水分散式處理現狀[J].四川環境,2015,34(05).
[2]董瑞海,顧寶群,張博雄,等.基于源分離的農村污水生態治理模式與技術[J].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2014,12(06).
[3]任朝斌,于磊,顧華,等.京郊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現狀調研與分析[J].中國給水排水,2013,29(14).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