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德 張延賀 王國慶 錢國明
摘 要:設計了一種基于ZigBee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橋梁線形自動監測系統。傾角傳感器輸出信號采用差分方式放大,采用微處理器對傾角信號進行過采樣,并對測量結果進行溫度補償,進一步提高測量精度。網絡節點依據ZigBee協議組成簇狀網絡,通過喚醒的方式完成數據的發送和接收,達到降低系統功耗的目的。GPRS網關將來自協調器節點的數據轉發到遠程服務平臺上,從而實現對橋梁線形的遠程監測。
關鍵詞:橋梁線形;ZigBee無線傳感器;過采樣;溫度補償
中圖分類號:TM93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8.098
橋梁的建設和維護是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橋梁線形是評價橋梁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通過實時監測橋梁各個控制斷面的撓度,可以擬合得到其整體線形結構。目前,對于橋梁傾斜角度、撓度等的測量,主要采用的是GPS傳感技術、光電成像傳感技術和激光圖像撓度傳感技術。但這些技術存在穩定性低、成本高、維護難等問題,有必要對現行系統進行改進優化。
由于橋梁變形曲線連續光滑,可以通過傾角傳感器測量橋梁縱向斷面的傾斜角度數值,擬合得到撓度曲線,從而得到橋梁線形結構。該方法具有成本低、測量精度高、測點布設方便等優點。同時,通過無線通信技術自組織形成網絡,可以協作感知、采集、處理和傳輸橋梁傾斜角度的信息,并最終把這些信息發送給橋梁管理部門,從而實現橋梁線形的自動監測。本文在應用傾角傳感器的基礎上,設計了一種基于ZigBee無線傳感器網絡的橋梁線形監測系統。
1 總體設計
本系統主要由傳感器網絡節點、無線網關節點和遠程監控中心3部分組成。ZigBee協議包括簇狀、星形、網狀3種網絡拓撲結構,為了降低功耗和減少數據包的丟失,本系統采用簇狀網絡結構。具體做法是將安放在橋梁不同位置的網絡節點劃分為不同的簇,每個簇相當于一個獨立的自組織網絡。網絡節點可以分為監測節點、簇首節點、協調器節點3種。其中,監測節點負責橋梁傾角數據的感知與采集,數據以“最短路徑”原則沿著其他路由節點逐跳進行傳輸,到達每個簇的簇首節點;簇首節點負責數據的融合,繼而發送到與GPRS網關相連的協調器節點;協調器節點負責對來自橋梁上不同位置的測量數據進行匯總。GPRS網關以自定義的數據格式將測量數據發送到遠程管理平臺,遠程管理平臺對測量數據進行處理,從而實現對橋梁線形的遠程監測。本監測系統總體結構如圖1所示。
2 傳感器網絡節點設計
2.1 總體結構設計
無線傳感網絡節點主要由傾角傳感器模塊、差分運放模塊、處理器模塊、供電模塊、ZigBee無線通訊模塊組成。差分運放模塊用于對傳感器輸出信號進行預處理,消除共模電壓以及滿足處理器對輸入信號范圍的要求;供電模塊為整個網絡節點提供了能量支持;ZigBee無線通訊模塊用于實現與其他節點通信形成自組織傳感器網絡。
為了實時監測室外橋梁的形變狀態,系統應該具有測量精度高、工作穩定性能好、抗干擾能力強、功耗低等特點。因此,本系統的微處理器模塊采用MSP430,傾角傳感器模塊采用SCA103T,ZigBee無線通信模塊采用CC2530,結構組成如圖2所示。
其中,SCA103T內部集成了傾角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傾角傳感器將傾角信息轉化為差分模擬信號輸出,差分運放模塊主要由儀表放大器AD620組成,目的是將差分信號轉化為單端信號,降低共模抑制比。單端信號輸入到微處理器MSP430進行過采樣A/D轉換,從而計算出傾角的大小。同時,MSP430通過SPI接口讀取溫度傳感器數據,對傾角數值進行溫度補償。
2.2 傳感器模塊
SCA103T的測量原理是利用加速度傳感器測其重力加速度,有2個模擬電壓輸出引腳,分別輸出2個傳感元件的加速度值,通過儀表放大器將差分信號轉化為單端信號,可顯著抑制共模信號,提高測量精度和穩定性。傾斜角度可由下式求出:
(1)
式(1)中:Vout為傳感器差分輸出電壓,Vout=out1-out2;O為傳感器在傾斜角度為0°時的輸出電壓;S為傳感器的靈敏度。
2.3 處理器模塊設計
由于無線傳感器網絡部署在室外的橋梁中,電源節能是系統穩定工作的基礎,因此我們采用TI公司推出的16位超低功耗微處理器MSP430F149。該微處理器采用了獨特的時鐘系統,能在低電壓下以多種低功耗模式運行,整機功耗遠低于業界其他微處理器。而且該微處理器內部擁有12位ADC模塊,儀表放大器的輸出信號經過四分壓之后即可送入ADC模塊中采樣,避免了設計復雜的外圍ADC電路。
2.4 ZigBee無線通訊模塊設計
ZigBee無線通訊模塊采用了CC2530射頻收發器。CC2530射頻收發器具有多種低功耗運行模式,且運行模式之間的轉換時間短,能進一步降低系統功耗。CC2530射頻收發器的諸多優良特性,使其十分適用于本文的低功耗無線傳感網絡系統設計。
3 微處理器軟件設計
MSP430微處理器主要完成模擬信號的過采樣、A/D轉換、讀取SPI接口的溫度數據、溫度補償、軟件濾波以及串口通信等工作。
3.1 溫度補償程序設計
通過對比不同溫度下SCA103T的測試數據發現,隨著溫度的偏移,SCA103T的靈敏度—溫度曲線呈現逐步降低的趨勢,影響了測量精度。利用MATLAB軟件對不同溫度下靈敏度的測試數據進行擬合,得到為靈敏度進行補償的方程式:
Scorr=-0.001 1T2+0.002 2T+0.0408.則校正之后的靈敏度為Scomp=S(1+Scorr/100).
MSP430可以通過SPI接口讀取SCA103T內部的溫度傳感器數據,從而對靈敏度進行溫度補償。
3.2 過采樣程序設計
SCA103T輸出信號包含的噪聲近似為白噪聲,為改善SNR值,以提高測量精度,可通過軟件編程將MSP430內部12位ADC的采樣精度提高到16位,在提高有效分辨率的同時簡化模擬電路。
4 網絡節點軟件設計
當協調器建立起ZigBee網絡之后,周圍的節點通過掃描可用信道的方式申請加入此網絡。為保證節點功耗低,在設計中通過喚醒的方式完成與協調器的連接以及發送、接收數據,其他時間進入低功耗模式,工作流程如圖3所示。
5 實驗測試
為了驗證設計的遠程監測系統,在實驗室搭建的測試平臺上布置了由協調器節點、多個路由器節點和監測節點組成的無線傳感器網絡,成功實現了對橋梁線形的遠程監控。傳感器節點和ZigBee無線通訊網絡實物圖分別如圖4和圖5所示。
6 結束語
本系統將ZigBee無線傳感器網絡應用于橋梁線形遠程監測中,設計簇狀的傳感器網絡組網方案,在選取合適器件的基礎上完成網絡節點的硬件設計,通過過采樣、溫度補償等數據處理方法實現了對傾角的高精度測量,能有效地實現對橋梁線形的遠程監測。另外,本系統還可以應用于可穿戴設備上的人體姿態測量、建筑施工測量、飛機慣性測量等行業。
參考文獻
[1]楊學山,侯興民,廖振鵬,等.橋梁撓度測量的一種新方法[J].土木工程學報,2002,35(2).
[2]張曉桃,曾春平,馬琨,等.基于ZigBee無線傳感的溫濕度監測系統設計[J].新技術新工藝,2016(10).
[3]Fan R,Gao S H,Wang D.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Digital Inclinometer Based on SCA103T and ATmega8A.Instrument Technique & Sensor,2015(6).
[4]焦冰,葉松,溫雅婷.MSP430低功耗原理及其在海溫測量中的應用[J].現代電子技術,2011,34(10).
[5]戴善溪,張效民.基于ZigBee技術的數字式溫濕度監測網絡設計[J].國外電子測量技術,2010,29(2).
〔編輯:劉曉芳〕
文章編號:2095-6835(2017)08-0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