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錦軍
摘 要:中職學校中對教學實踐和教學改革的創新和實施從未停止過探索的腳步,通過行動導向法展開課程教學的實驗,是眾多創新理念和行動中的一個環節。對中職采用行動導向法在電機維修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了論述,試圖從專業的教學創新角度,將行動導向法的涵義、行動導向法對電機維修課程依托任務訓練,突出能力培養的教育創新行為的效果,電機維修業應用行動導向法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的經驗進行了論述,期望對中職學校展開課程創新和教學創新具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行動導向法;電機維修;教育創新;專業技術人才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8.141
隨著現代電機設計和制造技術的不斷改進與完善,電機維修課程的內容也發生了變化,要傳授給學生的專業知識需要不斷地通過實踐加以論證。這是當今中職學校在專業技術人才培養理念上所面對的新課題。通過課程內容的設置、教學模式的改變、教育理念的創新,中職學校在教育教學體制機制改革上正在努力著,并取得了眾多卓越的成果,其中,將行動導向法引進電機維修教學中就是有效的改進措施之一。
1 行動導向法
行動導向法源于行為導向學,是20世紀90年代由德國教育專家提出的,圍繞新型的職業教學培訓體系展開,以培養學員的綜合能力為目標。行動導向教學法即教師引導學生完成一系列的學習任務,引導學生的學習行動走向,最終完成學習內容并進行學習評價,建立平等的教與學的關系。因此,行動導向法引入教學中,實際上是對學習內容和方法的一種顛覆,是現代教學理念的一種表現,也是引導學生愛上學習,掌握學習方法的最佳途徑。
行動導向法的模式是存在于教學過程中的。在教學理念和思想的指導下,行動導向法演變為教學活動中的結構和程序,形成穩定的具有一定模式的教學形式,在以行動導向為指導理念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成為教學的主導,所有的教學活動、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都是圍繞著它展開。整個教學過程就是行動為先的過程,實踐與理論結合的教學貫穿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具體如表1所示。
2 行動導向法在電機維修課程中的應用
電機維修課程是本著培養學生專業維修技能為目標展開的專業的電機維修課程。這門課程對應用和實踐的要求很高,特別是職業中學學生的視野較為狹窄、基礎較為薄弱,因此,在教學中難點非常多,引入行動導向法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建立起學習課程的信心,拓展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以下通過實例講解應用。
在進行單、三相兩種電機的繞組結構課程教學中,可以將制作1個24槽四極的三相異步電動機的任務給學生,整個過程可以分為以下5步:下達制作電動機任務→引導收集電機制作步驟、電機參數、繞組工藝等信息并制訂電機參數表、工作流程計劃→討論決定最終工作方案→實施工作方案→檢查和評估。
2.1 確定目標
上述教學目標就是制作1個24槽四極的三相異步電動機,從電機制作中著重學習繞組結構。教學目標的設立是行動導向法在課程學習中得到運用的第一步。由教師設置好學習的目標和計劃,給予學生學習的目標和規劃,具體如表2所示。
2.2 制訂計劃
在制定計劃之前,先收集信息,可以添加實驗、動畫、案例、視頻的形式進行,此過程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過程,教師對學生收集的信息進行定位和糾正,即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實踐和活動導向。在制作電動機信息收集階段,先研究相關的教材動畫視頻,提出對繞組的設計要求和步驟、下線的工藝要求;學生根據設計的要求和步驟完成相應的參數安排和選擇繞線方式,并尋找下線的規律。
完成信息收集階段就開始制作具體的工作計劃,同學之間對計劃進行分析和討論,教師進行引導,對各個計劃進行相應的評估預測,綜合考慮之后再制訂最終的工作方案。
以下是某一小組制訂的學習計劃概述:①學習電動機結構,特別是繞組的各種結構形式和電機嵌線的工藝要求;②計算電動機各個參數,確定繞組材料和選擇合適的繞線方式,畫出電動機繞組的展開圖;③按照繞組展開圖繞制線圈,并尋找對應的嵌線規律進行嵌線;④嵌線成功后,進行初步檢測并連線進行各項測試。
2.3 創設環境
教室里有多媒體投影機、臺虎鉗、繞線機、萬用表、兆歐表等電機安裝和測量工具,配備了電機機座、銅漆包線、黃臘管和絕緣紙等材料。學生可以先觀看電機制作的動畫,在學生活動導向過程中,可先對電機進行拆裝,讓學生了解電動機的結構,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不斷觀察和理解,最終熟悉裝配過程。此外,也附加實驗,學生通過動手了解到轉子與轉速的相互關系和電動機轉動原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各種電機對比,引導學生舉一反三。
2.4 計劃實施
一般的電動機繞組制作步驟可以分成6步:①計算電動機各項參數;②劃分磁極劃分相帶;③定相帶分布和電流參考方向;④選擇適當的繞線方式畫展開圖;⑤按繞組方式對應的規律嵌線和連線;⑥各項參數檢查。這些步驟會在信息收集時得出,并在整理和歸納后實施。學生先準備好電機拆裝的材料工具,根據畫好的電機繞組展開圖開始繞線,線圈繞好后按照最適合的繞線方式進行嵌線,嵌線過程中要檢查反饋,不合格的就及時引導修正。嵌線完后,要進行繞組的連接,確定各相引出線。根據教學要求,教師可以對課型和訓練的目標展開重點和難點講解,并在教學方法上不斷尋求新的突破。
2.5 成果展示,評價反饋
在實施階段要加入一定的評估辦法,不但要對電機完成情況進行評估,還要對學生的工作態度和協作能力等進行綜合評估。電機制作完成后,教師進行講解評價,加深印象,比如對繞組形式的講解,采用對比的方式將各種繞組形式的區別聯系聯系加以深入闡釋。通過對線路和工藝的對比等,得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讓學生了解繞組線路之間的關系。評價完成后,還要強化實訓,對實訓項目加以拓展。
3 注意事項
要注重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強調自主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主體地位必須得到保證;學習的趣味性必須得到保證,學生如果在學習中覺得沉悶或乏味,是不可能具有學習興趣的;學習是一個探究的過程,只有具備探索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學生,才能真正擁有學習和社會實踐的能力;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對學生的職業生涯也是非常重要的。
傳統的教學手法已經與當今的教育理念、學生的需求不相吻合,通過行動導向法,將學習拓展開來,將教材進行開發,通過優勢互補,采用教學與實踐結合的手法,按照行動導向法的思路和要求,對教學步驟和方法進行重新設計,才能最終實現教材與課程的完美統一。
4 結束語
行動導向法在電機維修中的運用培養的是學生的教學目標,形成的是嶄新的教學理念,未來的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將有更大的改革,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為學生儲備更多的知識,幫助學生掌握故障分析和提升動手能力,為學生職業能力的養成添油鼓勁。
參考文獻
[1]王華.行為導向教學法在項目化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與職業,2015(11).
[2]申小玲.行為導向法在電工技術實踐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才智,2016(25).
[3]張軍,許慶瑞,張素平,等.企業創新能力內涵、結構與測量——基于管理認知與行為導向視角[J].管理工程學報,2014,28(03).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