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前程
教師的職業壓力已經成為社會的重要研究課題。由此可見,教師的職業壓力對個體、對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一、教師的職業壓力來源
1.教師的職業壓力來源于社會對教師的職業期望和要求
古往今來,作為“傳道受業解惑者”,教師自然生活在很多光環之下,如大家經常掛在嘴邊的“最光輝的事業”“靈魂的工程師”“辛勤的園丁”等。在剛開始的時候,教師可能會覺得很光榮、很榮幸,所以會很努力地完成自己的“使命”。但時間久了,難免會感受到在如同馬拉松長跑一樣的教育戰線上那金光四射的光環背后隱藏的艱巨任務和重大責任帶來的壓力!另外,為了順應時代的變化和要求,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我國大力實行新課程改革。新課程改革要求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改革教學結構,改革教學內容,改革教學過程,改革教學評價和教學管理等,這對教師的能力和發展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也在無形中給了教師很大的壓力。
2.教師的職業壓力來源于個人
一方面,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更加優秀,因此,我們在無形中為自己施加了更大的壓力。可能很多人認為我們教師壓力很小,很容易在學生面前樹立權威,但是我們也要面對學科組評比、學校評比甚至是縣市大評比,我們也要面對一系列的考驗,我們更要面對自己對自己設定的要求,我們也要不斷提高和發展自己。而從另一方面來說,教師不是生活在象牙塔中,他們更是一個社會人,要面對每一個成年人要面對的問題,如家庭問題、子女教育問題、經濟問題等。但每天早晨8點到下午6點,教師將自己的時間全部用在學生身上,回到家后還要抽出時間備課等,很少有時間陪自己的家人,很少有時間教育自己的孩子,長此以往,各種矛盾和問題都會困擾教師。所以說,教師的壓力有一部分是來源于自己的。
3.教師的職業壓力來源于學校和學生
(1)目前對中小學教師的評價缺乏客觀的標準,評價方式籠統,以終結性評價為主,這樣就會挫傷教師的積極性。(2)學校的人際關系比較復雜。教師不僅要相互合作,為創建學校良好的形象和口碑而努力,還要相互競爭上崗,提升自己的地位。時間久了,難免會出現教師之間相互說閑話的情況。如何在學校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以及處理好相關的事情,這也給教師很大的挑戰和壓力。(3)學校領導或者是教育局方面的領導搞一些檢查、比賽、評比等,與教師評職稱或者漲工資掛鉤,這不僅給教師很大的工作量,還會給教師很大的壓力。并不是說與拓展學科以及提高教師職業技能相關的比賽、評比都是沒有價值的,只是我個人覺得這些方法都會給教師很大的壓力。
而從學生角度來說,現在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父母和爺爺奶奶的溺愛下成長,嬌生慣養,很難教。對于特殊學校的教師而言,特殊學生在很多方面都落后于普校學生,特殊教師不僅要接受他們的“不能”,習慣和適應他們的“不會”,還要找到更適合的教學方法去幫助他們掌握生活技能,學習知識,適應社會。學生難教,這又給了教師很大的壓力。
4.教師的職業壓力來源于家長
一方面,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家長將重心轉移到掙錢、買房、出國等事情上,而將孩子的教育全權交給學校,交給教師。很多家長對教育的態度是——家長交錢、學校管理學生、教師教育學生、家長重視考試結果,而忽略了家長在孩子受教育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重大作用,轉移了自己的教育責任,這在無形中又給了教師很大的壓力。另一方面,現在很多家長都對教師持有“你們收我的錢就應該好好地教我的孩子,讓其有所成就”的態度,很難溝通和相處,更不用談合作了。面對這樣的家長,教師的教學工作難度又加大了!
除上述原因外,還有很多因素造成教師的職業壓力增大。我認為,適當的壓力可以給人更進一步的動力,但是,一旦人的心理壓力超過了可以承受的極限,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生理和心理問題。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從混亂之中尋求簡單,從紛爭之中尋求和諧,困難之中藏有機遇。所以,教師必須學會采取措施去緩解自己的壓力,讓自己更健康地發展。
二、教師面對職業壓力可采取的措施
1.教師在正確認識自我職業的同時加強自我修養,提高教學能力,以積極的態度順應現代教育改革的浪潮
課改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是社會進步過程中教育領域以及教育者必須面對的客觀需求,而不同年代的學生存在生活、思想、習慣差異也是客觀現實,這些客觀無從改變。作為教育者都清楚,怨天尤人,徒增傷悲。此時唯一有效的途徑就是改變自己。多閱讀教育名著,多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多掌握創新的教學技術手段,多借鑒他人成功的教學經驗,同時,結合自己的個性和專長,形成自我獨特的教學方式方法,叩開學生渴求知識的心門,和他們一起談古論今,感時晤道。在與時俱進的道路上進行個性化的教與學,壓力自會云散消解,享受定會充盈心田。
2.教師要正確認識自我,保持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教師只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某一時段的促進者,是其學習生活中的陪伴者和引路者,而并不是所謂的“靈魂的創造者”,創造的真正主體是學生自我。所以,教師不要無限擴大自己在教學中的作用。
3.學校須建立“以師為本”合理的評價和激勵機制
評價對教師的影響巨大。所以,學校領導應該轉變觀念,進行民主化、人性化管理,讓教師也參與其中。學校應該改變以往凡有考核、評比就與學生成績掛鉤的偏激做法,應該建立合理的“以師為本”的考核機制,重教學過程性評價,看學生動態發展,形成一個公正、長效的評價機制,尊重教師的勞動成果,在適當的激勵機制中提高教師的積極性,從而緩解他們因承受不公平評價而產生的職業倦怠和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