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彰
摘要:“自主互助,展示反饋”是在新課改實施后興起的一項新型教學模式,采用“自主互助,展示反饋”的目的是為了讓每一個學生學會學習。即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學會探究性學習、學會在學習過程中交流溝通、團結合作,學會用創新思維方式對待學習。就“自主互助,展示反饋”教學模式在生物實驗教學中的運用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自主互助;展示反饋;生物實驗教學
“自主互助,展示反饋”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它主要倡導學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讓一直處于課堂中被動角色的學生變為課堂的主角,讓在課堂處于主要地位的教師變為學生學習的輔導者,改變原有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夠學會自主學習。
一、在生物實驗教學中采用“自主互助,展示反饋”教學模式的意義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自主互助,展示反饋”的教學模式已被廣泛運用到各高效課堂中,它可以有效發揮學生間團結協作的精神,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采用運用“自主互助,展示反饋”教學模式的好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采用“自主互助,展示反饋”教學模式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會自己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會充分地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問題,而不再是手把手地教授學生知識,這樣學生就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和主觀能動性,不再一直依賴教師,讓從前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對知識的探索。
2.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自主互助,展示反饋”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自由發揮自己的所感所想,在教學中盡可能地和同學交流溝通,這樣課堂的學習氛圍就會變得濃郁,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3.增強學生間的團結協作能力,培養學生的良性競爭意識
在生物課堂教學中采用“自主互助,展示反饋”教學模式經常會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來開展,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讓學生之間學會相互配合,加強學生間的團結協作,增強集體的力量。同時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各小組之間又是對立的,這樣就會在學生之間形成一種良『生的競爭,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斗志。
4.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有效提升教學成果
“自主互助,展示反饋”是不必拘泥于教材的,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放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激發創新思維。學生在學習中學會了創新,便有了源源不斷學下去的動力,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生物實驗教學的成果。
二、在生物實驗教學中運用“自主互助,展示反饋”教學模式的策略
1.激趣導入,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只有讓學生產生興趣,學生才能深入到生物實驗的學習中,這樣采用“自主互助,展示反饋”教學模式也才能事半功倍,有效地提升生物實驗教學的效率和成果。例如在學習七年級上冊中“細胞的基本結構與功能”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現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提問,“有沒有什么細胞是我們肉眼可以看到的呢?”激起學生對這個問題的探索,然后教師可以先不給出答案,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己做實驗,通過實驗讓學生自己找出答案。教師可以采取新鮮動物的血液加上適量的生理鹽水,獲得紅細胞稀釋液,然后用滴管取少量稀釋液放在載玻片上,蓋上蓋玻片就組成了臨時裝片,然后讓學生在高倍鏡下進行觀察。當學生基本掌握了這個知識點后,再蓋玻片的一側滴一滴蒸餾水,而另一側則保持原樣,再讓學生進行觀察,會發現滴了水的那一側紅細胞會發生變化,之前在高倍鏡下看到的凹陷部分會消失,細胞的體積逐漸變大,然后細胞就會破裂,內容物流出。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學生就會明白雖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見到動物的血液,但是用肉眼卻根本無法看出它的變化,因為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實驗可以得出結論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或是很少有肉眼可看到的細胞。
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體現“自主互助,展示反饋”教學模式中的自主、探究學習,首先是用激趣導入讓學生對這個生物實驗充滿一個好奇之心,因為留下了一個問題需要學生去試驗中自己找尋答案,然后,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讓每一位學生都在高倍鏡下進行了觀察,并做了記錄,這樣學生就會深入到這個生物實驗探究中,在親自動手實踐后就會更加容易理解知識點。
2.互助探究,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自主互助,展示反饋”教學模式中經常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就是小組合作教學,在初中生物實驗中也經常需要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就要充分將課堂交還給學生,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各小組成員通過相互的溝通交流去自主解決生物實驗問題。
例如,在教學實驗“觀察花的結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小組動手實驗操作,實驗過程按實驗步驟進行。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勇于發現問題,探究答案。有的小組就提出了“花冠的作用是什么?”的問題。還有的提出“花的哪部分最重要?”“雄蕊和雌蕊的功能分別是什么?”……學生在實驗中,既了解了花的結構,獲得了知識,又培養了探究精神,形成良好的科學態度。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一定會團聚起來發揮集體的思維對問題進行探討,集思廣益,讓每位學生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優勢,為集體貢獻力量,有效地解決問題。
3.目標導行,提升課堂效率
在生物實驗課中采用“自主互助,展示反饋”教學模式,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采用這種教學模式,這并不是等同于無紀律,而是要讓學生學會自己去思考、探索問題。其次教師在教學前要有一個自己的目標,在這堂課中哪些重、難點知識要讓學生掌握,要達到怎樣的目標。有了明確的目標,并按照目標執行就像前進的路上有了燈塔一樣,可以獲得高效的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探究影響鼠婦分布的環境因素”這一實驗時,教師首先要確立一個目標任務:那就是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學校圍墻根處抓鼠婦,時間10分鐘,看哪個組抓的鼠婦最多。接著第二個目標任務:鼠婦抓得最多的小組介紹經驗,從中分析出在陰暗潮濕的地方鼠婦比較多。第三個目標任務:每個小組確定一個環境因素作為探究任務,要求每個學生先獨立設計實驗方案,然后小組成員以順時針方向互換各自的實驗方案,進行批閱修改,等每個人都把小組內其他成員的實驗方案批閱結束后,由小組長帶領本組成員集大家的智慧,整理出一份最完善的實驗方案。有了目標后,學生進入實驗室做實驗,不僅成功率高,而且能真正用實驗來驗證學科知識、發現新知。
4.展示反饋,實現自身價值
根據已經完成的課程目標,教師可以對學生課程掌握的程度進行了解、檢查,比如讓學生就自己做生物實驗中獲得的體會與學生進行交流,通過彼此間的交流讓學生明白自己在實驗教學中的不足之處。教師也可以對掌握程度較好的學生給予表揚,對沒有表現好的學生,指出他們的不足之處,讓他們再接再厲,爭取讓下次生物實驗課堂能開展得更好。教師還可以對各小組進行實驗課堂績效評價,按照自律、合作、成效三個指標。自律:小組成員紀律好,不隨便講話、走下桌,不隨意玩弄實驗器材,儀器完好。合作:分工管理、服從管理,小組成員積極參與小組活動,互幫有序、和諧向上。成效:實驗操作規范,實驗結果真實正確,實驗失敗分析準確,實驗器材整理到位。上課結束,師生一起結算各小組總分,評出優勝組。對優勝組教師給予物質獎勵。比如,在學習了“種子萌發形成幼苗”這一課后,為了有效展示反饋成果,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一次小測試,通過試卷答案看學生對這次生物實驗教學的知識掌握了多少,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回家找一粒種子,根據書上所學的內容對種子進行培育,看多久種子會開花結果,認真觀察,寫好記錄,做好報告,上實驗課時,在課堂上互相交流、評估,老師做好指導。交流結束,教師根據指標評選優勝小組。
實驗不僅是初中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進行探究學習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更是實現新課改的有效途徑。“自主互助,展示反饋”教學模式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有限的時間內把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機結合起來,大大提升實驗教學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