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國
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者有機統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區別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政治制度的本質特征,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必須始終堅持的根本原則,一旦動搖了這個根本原則,我們就會迷失方向,不是重回封閉僵化的老路,就是走上改旗易幟的邪路。中國將積極穩妥地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但絕不會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而是會以更加堅定的政治制度自信,以優異的中國實踐,為人類開拓出更優秀的制度文明。
政治制度在一個國家的各項制度中處于關鍵環節,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首先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信,增強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信心和決心。改革開放近40年來,中國在經濟實力、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不斷跨上新的臺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前進道路上不斷戰勝各種艱難險阻,中國56個民族長期保持共同團結奮斗和繁榮發展,中國社會長期保持和諧穩定。這些事實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具有獨特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具有強大生命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是符合中國國情的正確道路,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正確道路。中國將在堅定政治制度自信的基礎上,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不斷完善和發展政治制度,更好地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為黨和國家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改革開放以來,受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影響,國內總有一些人脫離國情、想當然地認為,中國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就必須向西方看齊,而看齊的標準似乎就是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實行多黨制和三權分立。直到現在,學術界仍然有人宣揚在中國搞西式民主,他們刻意把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對立起來。必須清醒地看到,這些人念念不忘地認為只有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才是政治改革,實際上是對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完全曲解,同時也是對廣大人民群眾的嚴重誤導,其危害性不容忽視。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體現。照抄照搬西方政治制度,其本質是要削弱和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改變中國的國家性質,必須高度警惕并堅決抵制。
西式民主危機近年來逐漸成為學界的熱門話題,就連西方的一些學者也認為,西方的多黨制和三權分立制度實際上很難真正實現“人民當家作主”。2014年3月,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刊登的《民主出了什么問題》指出,從2000年至今,西式民主在全球范圍內正在面對越來越多的障礙,以往被人們所津津樂道的西式民主,到現在已經只剩下選舉這個外在形式,而且西式民主制度的有效運轉也正在面臨缺少制度保障的困境。民主在西方國家內部常常和運轉失靈等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在非西方地區則由于帶來社會動蕩和社會分裂而屢屢崩潰,西式民主暴露出越來越多危機。有學者把發達國家的民主危機概括為金錢左右政治、體系運轉失靈、民粹主義盛行。
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正深陷危機之中,而且這場危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最為嚴重的和全方位的,幾乎席卷了西方發達國家的所有層面和所有領域,無論是對美國還是對歐洲都是如此。
先看美國。2011年9月爆發了“占領華爾街”運動,矛頭直指美國政治的權錢交易、兩黨政爭和社會不公,從最初的示威活動演變為席卷全美的流血沖突,這場運動把美國社會的深層次矛盾和所謂的“普世制度”弊病直接暴露在全世界面前;2013年9月國會與白宮就預算問題爆發嚴重沖突,最后導致政府關門,就是“受益”于美國的三權分立制度;2014年12月黑人抗議白人警察濫用暴力大示威,揭露了美國社會中存在著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現象,使美國人權記錄中極不光彩的一幕暴露在世人面前,戳穿了美國這個人權衛道士的真實面目;2016年4月在首都華盛頓爆發了“民主之春”運動,示威者抗議美國的金錢政治和總統競選腐敗,同時也揭穿了美國“新聞自由”的虛偽本性;2016年的美國總統大選,特朗普異軍突起當選為美國第45任總統,客觀而真實地反映了美國當前所面臨危機的深刻程度。
再來看歐洲。2009年10月爆發希臘危機,隨后引爆了歐洲債務危機;2015年上半年歐洲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難民危機;2016年3月法國爆發的“黑夜站立”運動蔓延至歐洲各國,暴露出西方社會普遍存在的制度危機;2016年6月至今的英國脫歐使歐盟遭遇到了空前的危機。此外,歐洲還面臨著幾乎是零的經濟增長,日益沉重的公共債務,節節攀升的失業率,以及此起彼伏的恐怖主義襲擊。歐洲正在被一場接一場的危機壓得喘不過氣來。
西式民主制度被移植到非西方國家和地區以后,也大多造成社會動蕩、社會分裂乃至國家走向衰敗等水土不服的后果。正如英國學者馬丁·雅克所說的那樣:民主不應是抽象的概念,不能脫離歷史和文化,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因為,如果缺乏相應的環境,民主不但不會奏效,甚至還會帶來災難。歐洲的烏克蘭和非洲的埃及等國,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這些國家在照搬西式民主制度之后,不僅沒有走上康莊大道,反而同時上演了“民主導致衰敗”的景象。把一個好端端的國家搞得黨派紛爭不斷,政局動蕩不定。當今世界還沒有哪個發展中國家是因為照搬西式民主而實現了繁榮穩定,中國必須深刻汲取這些教訓。
前幾年,“憲政”問題成為中國思想理論界爭論的一個熱點,甚至有人提出中國夢就是“憲政”夢。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依法治國”和“依憲執政”,個別學者對此曲解為是中國要搞西方“憲政”,這對廣大人民群眾而言是嚴重的誤導。大多數中國學者認為,“憲政”的西方政治色彩非常濃厚,是西方政治制度的基本標志。在對西方憲政來源歷史進行客觀分析之后,就可以發現西方憲政的實質。西方憲政是近代資產階級革命的政治成果,它的理論基礎是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和個人主義價值觀,它代表和維護的是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和意志。人類社會的政治發展規律告訴我們,掌握政權之后的資產階級,必然要利用包括憲政在內的眾多國家機器來維護自身的根本利益。恩格斯曾深刻指出:“自由競爭不能忍受任何限制,不能忍受任何國家監督,整個國家對自由競爭是一種累贅,對自由競爭來說,最好是處在一個完全沒有國家制度的狀態,每個人都可以隨心所欲地剝削他人……但是,對于資產階級來說,無產階級同樣是必不可少的;資產階級即使為了使無產階級就范,也不能不要國家,所以他們就利用國家來對付無產階級,同時盡量使國家離自己遠些。”西方憲政之所以要設計出多黨制、三權分立、新聞自由和軍隊國家化等眾多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其根本目的正是為了維護資產階級自身的利益。“憲政”是有特定含義的,個別人之所以不顧國情鼓吹“憲政”,實際上是要用西方的政治制度來否定我國的政治制度,最終目的是取消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瓦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蘇聯的戈爾巴喬夫堅持“改革新思維”,接受西方“憲政”的誘導,在憲法中取消了蘇共的領導,結果是多黨制在蘇聯合法化,堅持蘇共的領導反而“違憲”,這成為蘇聯解體的一個重要原因。蘇東劇變的慘痛教訓已是前車之鑒,我們決不可掉以輕心。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信,積極吸收借鑒人類優秀政治文明成果,但絕不照抄照搬他國政治制度,堅決排除所謂“普世價值”和西方“憲政”等錯誤思潮的干擾,旗幟鮮明地堅持黨的領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本文系中國社會科學院重點課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際影響力研究”[編號:YZDB 2012-57]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李艷玲 高天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