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春琴
摘 要:在大數據時代,傳統的紙質教材因存在出版周期長和編寫手段落后等問題,越來越無法滿足教學需要。計算機學科課堂一般是以“演示+ 廣播”的教學模式進行的。這種情況下的教學氣氛很呆板,缺乏師生間的互動交流。本文分析提出如果能整合資源,開發出適合計算機課程的交互式電子教材,將為課堂教育開創新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計算機課程 交互式傳統教材 教學交互
當前,中職教育教學改革正在各所中職院校開展得如火如荼,教育者們已經深刻意識到“工學結合”在中職院校課程建設中的重要性。一個典型的工學結合課程,其“學習的內容是工作,通過工作來實現學習”,而這一新型的學習活動,要求教材不僅要教學生專業知識,還要讓學生認識工作環境,完成工作任務,熟練掌握工作工具,靈活解決工作問題。為達到這樣的目的,教材的內容和形式上不應是單一的文字形式,而應該是綜合的、多種媒體有效整合的新形式。蘋果公司在2012年10月推出ibook技術,使我們看到一絲曙光。蘋果展示了一種可融入多種媒體的電子互動教材,并借此來打開未來的教育市場,而iPad成為這種教材的最佳展示工具。這一改變切實影響著當今美國人的教育。就在推出該技術的短短一周時間,全美就有2 500位教師用iBooks取代紙質書本。在高中學校、中職院校、培訓機構,iPad占有率達80%。蘋果與占美國教材市場90%份額的傳統出版商Pearson、麥格希集團以及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也相繼簽訂合同,合作開發交互式電子互動教材。這即將成為教育業的一場革命。
一、什么是交互式電子教材
隨著2012年1月19日ibook系列應用軟件和開發工具的推出,蘋果公司帶來了基于ibook技術的交互式電子教材(interactive textbook)的全新體驗,給全世界教育工作者留下了令人難忘的印象。
通過ibook author開發工具,教材開發人員可以輕松地將相關教學視頻、交互圖標、3D模型、音頻文檔、各種圖形圖表平滑地融合到一本電子教材中。制作完成的交互式電子教材可以通過蘋果提供的Apple Store在線發布和分享。
終端用戶可以使用蘋果公司的ibook應用軟件,在任何Apple移動設備中實現教材內容同步,電子教材分類管理和內容同步等功能。交互式的閱讀方式允許用戶通過多點觸摸技術,動態地彈出相關頁面展現豐富的多媒體教學信息,體驗良好的交互性能。此外,交互式教材用戶在閱讀過程中可以通過標注工具對正文段落添加備注和標志,生成自己的詞匯表和備忘錄,以便今后復習和參考。基于ibook技術的交互式電子教材允許在每個章節的最后,設置若干提供學生自我評估的習題功能,允許開發人員設置多種形式的課后習題等。通過預設標準答案,學生可以在做完習題后能立即得到答案的反饋,從而大大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興趣。
二、ibook互式電子教材VS傳統電子教材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Harden等指出使用計算機制作的電子教材往往比使用傳統紙質打印的教材具有更為明顯的優勢。尤其在知識快速更替的今天,紙質教材面臨著快速更替從而造成大量浪費的困境。電子教材除了能實現內容的快速更新,快速發布和分享之外,最大的優勢在于它不僅便于攜帶,易于存儲,還能實現快速的章節跳轉、內容搜索和數據定位等功能。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很多基于Internet的計算機輔助學習CAL軟件相繼出現。這些軟件在計算機輔助學習中的應用及相關研究的文章已有很多。從交互程度上可分為兩大類:較低級的交互式主要針對學習內容和學習素材,較中級的交互是通過使用數字化教學e-learning和虛擬環境與學習內容,教師和同學之間進行的交互。
與傳統的電子教材相比,蘋果公司推出的ibook技術提供了快速開發交互式電子教材的技術可行性,試圖通過其產品的特色來徹底解決上述問題。
三、中職計算機課程采用交互式電子教材的必要性
計算機課程是實踐性極強的學科。針對這一特點,計算機課程教學應該面向應用,以實踐為主,精講多練。精講是指教師要講出內容的基本知識點和精華;多練是指讓學生有足夠的上機時間,進行有目標、有實際效果的操作,培養他們的學習技能、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
采用交互式電子教材開展教學刻不容緩,以PS課程為例,這一課程的一大特點是一個小的操作或許就會讓圖片發生很大的變化。比如,將顏色調得比較暗,圖片整體所顯示的就是截然不同的效果。再比如,在圖片上加入一些新的元素,風格可能就會變化。交互式電子教材能直觀展現出來這些變化,也能及時給予學習者指導。這樣的學習過程和操作同步進行,更能加深學生的記憶,提高學習效率。很多人覺得PS的各種口令難記,其實這就是因為口令的學習沒有和PS的操作結合起來。 如果在交互式電子教材里結合PS實際操作的基礎上,講解如何去操作PS,如何完美呈現一張效果圖。通過這樣系統的學習,學生對口令的記憶肯定也會更快一些。
這樣的交互性能為學習者與教學內容之間提供友好的人機交互體驗,學生能夠與學習內容、學習資源互動,在學習活動、測評活動中獲得有效的交互支持;為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家校之間提供靈活和實時的人際交互體驗,通過嵌入網絡交流平臺,讓學生共享筆記、標注、進行協作式學習;實現師生答疑、作業評改、個性化輔導;家長通過“學習檔案”隨時把握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業狀況,實現過程性學習的管理和監督。
四、小結
隨著知識經濟的爆炸式發展,新的知識和數據在大數據時代更新的日益頻繁,數據和數據之間也前所未有地實現了新的緊密管理,同時表現得更加復雜。我們需要積極地為下一個基于社會網絡的知識分享時代做好思想準備。交互式電子教材將不再局限于靜態的圖片和文字描述,它提供更為豐富的多媒體形式(視頻、圖片、文字、音頻、3D等)。鑒于交互式電子教材能提供豐富多彩的媒體形式,教材制作者可以將教學素材組織成教學對象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以最為直觀的方式呈現教學對象,在大幅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也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果,從而將更多的有限課堂時間留給學生。
交互式電子教材,是未來的媒體新形式。開發一套適合中職學生的計算機交互式電子教材將會給教育教學帶來一次全新的挑戰,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參考文獻:
[1]王芳.互動式電子教材正進入課堂[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d194a901016x9u.html.2013-02-18.
[2]吳秉健.國外電子教材發展研究綜述[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b64be60101es0w.html.2013-09-29.
[3]金陵晚報.荷蘭“喬布斯”學校只有iPad沒有書[EB/OL].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3-09/26/c_125444774.htm.2013-09-26.
[4]蔣慶斌,徐國慶.基于工作任務的職業教育項目課程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05(22).
(作者單位:慈溪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