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來,山西省各級人社部門認真貫徹國家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總體要求,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的實施意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推進技工院校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文件要求,統籌發揮人社部門職能作用,持續優化技工院校發展環境,推動山西技工教育發展。歸納起來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不斷完善政策制度體系
山西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人社廳《關于加強技師學院建設的意見》、省政府印發《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的實施意見》以及相配套的《校企合作促進辦法》等五個專項文件,山西省人社廳制定印發了有關技工院校學籍、教學、學生資助資金、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評選、教師講課(說課)競賽組織等五個辦法和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畢業生待遇落實等兩個通知。在全省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技工院校管理政策體系,為推動全省技工院校改革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大力加強技工院校辦學基礎能力建設
加強與發改委、財政、教育等部門的溝通協調,大力加強全省技工院校辦學基礎能力建設:一是積極爭取國家中職教育基礎能力建設和示范校建設項目,有8所技工院校獲批承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項目,7所技工院校建成國家中職示范校;二是實施中職教育質量提升計劃項目,完成和在建重點專業建設項目30個、實訓基地建設項目56個;三是加強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師資隊伍建設,建成和在建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國家級11個、省級20個,培養雙師型教師1146名;四是積極推動課程教學和培養模式改革,有5所技工院校列入國家一體化課程教學改革試點校,有5所技工院校與7家國有大型企業合作,確定1150名學徒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五是經省編委批準,成立了省技能人才教育研究室。
三、充分發揮技工院校服務社會功能
一是確保技工院校學制教育基本穩定,每年學制教育招生穩定在3.5萬人以上,全日制在校生穩定在11萬人左右。二是積極服務就業創業,面向農民工、企業職工轉崗和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等群體,積極開展就業技能培訓、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和創業培訓。三是服務脫貧攻堅,實施技能脫貧千校行動。實施6萬名“建檔立卡”農村貧困勞動力免費職業培訓,2017年2月21日下午,樓陽生省長到太原市高級技工學校進行調研指導,現場聽取了人社廳對推進實施6萬名“建檔立卡”農村貧困勞動力免費職業培訓和促進技能就業工作匯報。
四、持續優化技工院校辦學環境
一是強化落實技工院校畢業生待遇政策,山西省人社廳專門發文規定:技工院校中級工班、高級工班、預備技師班學生畢業,分別取得相應中級工、高級工職業資格證書或預備技師資格證書的,在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等涉及升學、就業、人事管理的7個方面,分別與普通中專、大學專科、本科畢業生同等對待,并提出了責任落實措施。二是協調省招生管理部門同意將技工院校招生名錄在省招生考試平臺予以公布,在人社廳門戶網站開設招生專欄,利用基層人社平臺和公共就業服務資源,引導青年就讀技工院校。三是加大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實現了公辦技工院校與公辦職業學校同等享受職業教育院校生均撥款制度和同等落實產教融合、質量提升計劃項目建設資金。四是把落實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相互評聘職稱、建立山西企業首席技師制度、改革技工院校薪酬分配制度等內容寫入了省委《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并研究制定具體辦法。
下一步,山西省人社廳將認真貫徹人社部《技工教育“十三五”規劃》和本次會議精神,堅持問題導向、勇于改革創新,在技工教育優化布局、增強能力、規范管理、提高質量、保持特色、改善環境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為山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