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娜
(大石橋市中心醫院,遼寧 大石橋 115100)
腹腔鏡卵巢良性腫瘤縫合止血法對卵巢功能的影響
陳麗娜
(大石橋市中心醫院,遼寧 大石橋 115100)
目的 探討腹腔鏡卵巢良性腫瘤縫合止血法對卵巢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卵巢良性腫瘤剔除術的患者160例進行研究;將入組的160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止血方法分為縫合止血組和雙級電凝組,各80例;在月經周期開始的第3~5天時,經過靜脈吸入方式同時聯合全身麻醉進行腹腔鏡卵巢良性腫瘤剔除手術,在手術后分別對兩組患者采取相對應的止血方式進行止血。結果雙級電凝止血法組患者術后月經正常的65例,占81.3%;縫合止血法組月經正常76例,占95.0%,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電凝組卵巢功能減退36例,占45.0%,縫合組卵巢功能減退14例,占17.5%;兩組患者術前竇卵泡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后1個月及3個月電凝組的竇卵泡數在明顯下降,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兩組患者在術后3個月的月經基本可以恢復正常,兩種止血方法對患者的卵巢功能均有一定的損害,但是縫合止血方式對患者卵巢功能的損害相對較小。
腹腔鏡;卵巢功能;縫合止血法
對于20~40歲的女性來說,卵巢腫瘤疾病的發病率相對其他年齡階段非常高。腹腔鏡技術隨著醫學界的快速發展在不斷進步并且逐漸被廣泛應用,成為了治療卵巢良性腫瘤的最為有效和重要的方法。在腹腔鏡臨床手術中,最常用的止血方法主要有電凝止血,以及切割和凝固超聲刀。由于手術不同的手術方式對患者造成的負面效應也各不相同,所以臨床上所用的止血方式也各不相同。本研究主要是想探究患者進行腹腔鏡卵巢腫瘤術后使用縫合止血法對患者卵巢功能所造成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遼寧省大石橋市中心醫院接受治療的卵巢良性腫瘤剔除術的患者共160例進行研究,按照不同的止血方法分為兩組,縫合止血組和雙級電凝組,各80例,縫合止血組患者年齡(31.4±3.5)歲,腫瘤直徑為(7.3±2.6)mm,月經周期(22.6±4.9)d;雙級電凝組患者年齡(30.7±3.2)歲,腫瘤直徑為(6.8±2.5)mm,月經周期(21.6±4.8)d,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在月經周期開始的第3~5天時,經過靜脈吸入方式同時聯合全身麻醉進行腹腔鏡卵巢良性腫瘤剔除手術,在手術后分別對兩組患者采取相對應的止血方式進行止血。雙級電凝止血術組的患者止血是功率為43 W,電凝時間2~3 s,縫合止血組患者使用2~0可吸收縫合線。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對電凝術和縫合術止血法術后對患者的月經周期、月經量以及月經時間進行隨訪3個月,同時了解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卵巢功能以及卵泡數。
1.4 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19.0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對兩組患者在分別接受雙級電凝止血法和可吸收線縫合止血法后月經是否正常、卵巢功能是否減退等進行了觀察分析,進行采用縫合止血法患者術后月經正常率優于雙級電凝止血法的患者術后月經正常65例,占到該組總人數的81.3%,縫合止血法組的患者95.0%的月經正常,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另外電凝組的患者45.0%出現卵巢功能減退率為45.0%,高于縫合組的患者的17.5%出現卵巢功能減退;電凝組和縫合組術前竇卵泡數無差異;但是術后1個月及3個月電凝組的竇卵泡數明顯下降,而縫合組術后1個月及3個月雖然竇卵泡數有所降低,但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2。

表1 兩種止血方式對患者術后月經正常及卵巢功能減退率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竇卵泡數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竇卵泡數比較(±s)
P值>0.05<0.01<0.01時間段術前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雙級電凝組(n=80)6.3±1.3 4.5±1.1 3.4±1.4縫合組(n=80)6.2±1.2 5.3±1.5 5.5±1.5 t值0.572 7.732 8.738
卵巢腫瘤是20~40歲之間的育齡女性最為常見和易發的婦科疾病之一,在女性生殖器中卵巢是最為易發腫瘤的部位,約占到總生殖器腫瘤的1/3。良性卵巢腫瘤是十分復雜的,部分腫瘤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惡化為卵巢癌,甚至轉變成更為惡性的腫瘤,治療起來非常困難。在臨床上良性卵巢腫瘤一般表現為腹部劇烈疼痛,這一臨床表現可能是由于腫瘤蒂扭,需要及時進行手術,否則容易造成腫瘤壞死,甚至引發嚴重感染等其他并發癥。
卵巢是女性最為重要的內分泌器官,而卵巢中的卵泡是十分關鍵的部位,如果女性的卵泡儲備功能受到影響并下降,那么卵子的質量也會隨之下降。而在臨床的卵巢良性腫瘤剔除術中存在極大爭議的就是手術對女性卵巢功能的損害的大小。資料表明[1],卵巢的儲備功能會受到兩方面的影響:囊腫本身的影響和囊腫提出術的影響,這兩方面均會對卵巢功能造成很大的損害腹腔鏡術具有創口小、術中出血量少、術后患者恢復快以及并發癥發生率少等諸多優點而被廣泛應用,而且臨床上大量使用電凝止血[2]。但是電凝止血如若操作不當會使患者的卵巢組織壞死,同時會有不均勻的創面組織凝固,如果由于操作失誤電凝器連續多次凝血會給患者的組織造成嚴重的損傷,也會燒傷損壞卵巢周圍其他的細胞組織。不少醫學研究者認為同電凝止血術相比,縫合止血對卵巢功能的損害較小[3-4]。本研究對兩組患者在分別接受雙級電凝止血法和可吸收線縫合止血法后月經是否正常、卵巢功能是否減退等進行了觀察分析,進行雙級電凝止血法的患者術后月經正常65例,占到該組總人數的81.3%,縫合止血法組的患者95.0%月經正常,明顯高于電凝止血術組;另外電凝組的患者45.0%出現卵巢功能減退,縫合組的患者17.5%出現卵巢功能減退;電凝組和縫合組術前竇卵泡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是術后1個月及3個月電凝組的竇卵泡數在明顯下降,分別為(4.5±1.1)和(5.3±1.5),而縫合組術后1個月及3個月雖然竇卵泡數有所降低,但是不是十分明顯,分別為(5.3±1.5)和(5.5±1.5),兩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一表明,兩組患者在術后3個月看月經基本可以恢復正常,兩種止血方法對患者的卵巢功能都有一定的損害,但是縫合止血方式對患者卵巢功能的損害相對較小。
[1] 劉淼,鄧玉清,劉平,等.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圍術期卵巢功能及基質血流變化[J].當代醫學,2012,18(15):89-90.
[2] 徐曉英,龍雯晴,王惠,等.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中雙極電凝與縫合止血對卵巢功能影響的比較[J].廣東醫學,2014,35 (20):3189-3191.
[3] 劉玉娟,周洪貴,諶倫華,等.腹腔鏡下電凝和縫合止血對殘留卵巢儲備功能影響的對比研究[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2,28 (6):441-443.
[4] 李苗,蘇小鋒,林還珠,等.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不同止血方式對卵巢功能的近期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 (8):879-88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