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汪艮亮
(江西省九江市第六人民醫院,江西 九江 332000)
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道結石的療效分析
楊勇,汪艮亮
(江西省九江市第六人民醫院,江西 九江 332000)
目的 探討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應用于膽道結石的治療效果。方法選取膽道結石患者72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不同手術方式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6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傳統開腹手術治療;觀察組采取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觀察對比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及出血量、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胃腸恢復時間、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同傳統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膽道鏡聯合手術臨床療效更佳,有利于縮短患者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加快胃腸功能恢復、減少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
腹腔鏡;膽道鏡;膽道結石;臨床療效
膽道結石是一種膽道系統疾病,致病原因主要為膽固醇代謝失調、膽汁淤積等[1]。臨床上主要采取手術治療,但傳統開腹手術創傷大、并發癥多、術后恢復慢,臨床療效欠佳,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手術具有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等特點,有利于彌補開腹手術的不足。為探討后者的臨床療效,本次研究對本院72例膽道結石患者采取不同術式治療,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8月~2015年6月江西省九江市第六人民醫院就診的膽道結石患者72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不同手術方式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6例。對照組男12例,女24例,年齡24~62歲,平均(40.6±3.1)歲,膽管結石19例,膽囊結石13例,肝內膽管結石4例;觀察組男15例,女21例,年齡23~63歲,平均(40.9±3.3)歲,膽管結石15例,膽囊結石14例,肝內膽管結石7例,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入選標準:所有患者經腹部CT、MRI、膽囊超聲波等檢查,均符合膽道結石臨床診斷標準。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取傳統開腹手術治療。觀察組:患者行全身麻醉,采用三孔法腹腔鏡手術進行穿刺,切開膽囊三角,結扎膽囊動脈,膽囊管,剝離膽囊;充分暴露膽總管,避開血管,于十二指腸上緣膽總管前方0.5~1 cm處取一切口,使用狼牌硬直輸尿管鏡及加壓灌注泵,觀察膽總管及肝內膽管,若結石<1 cm,采用套石籃取出結石,結石>1 cm,使用鈥激光將其擊碎,再將其取出。肝內膽管結石需采取碎石后再取石,若結石未完全取盡,術后留置T管4~6 W,使用膽道鏡經竇道取出結石,結核患者膽道擴張情況進行引流。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胃腸功能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數據均用SPSS19.0統計軟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對照組患者手術時間、胃腸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明顯長于觀察組,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手術用時、術中出血量、胃腸功能恢復時間、住院時間對比(±s)
<0.05<0.05項目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胃腸功能恢復時間(h)住院時間(d)觀察組(n=36)63.24±2.35對照組(n=36)88.53±2.78 t值41.685P值<0.05 42.31±3.7640.765<0.05 27.68±8.52 5.32±1.60 5.32±1.60 63.21±10.86 14.87±2.33 15.444 20.273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膽道結石分為膽管結石、膽囊結石,肝內膽管結石,常見于中年婦女,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右上腹部膽絞痛,給患者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困擾[2-3]。臨床治療方式以手術為主,傳統手術具有創傷大、預后差的特點,容易影響患者的恢復。腹腔鏡、膽道鏡手術具有手術用時短、創傷小、花費少等優點,可有效提高治愈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對72例膽道結石患者采取不同手術治療,研究結果對照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明顯大于觀察組,胃腸功能恢復時間明顯長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給予膽道結石患者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能夠有效減少術中出血量,減輕患者痛苦,加快患者胃腸功能恢復速度。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采用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手術治療膽道結石患者,操作簡便,療效顯著,有利于縮短患者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減少并發癥發生率,加快患者康復速度。針對老年患者,術后在腹腔內放置T管進行引流時,至少應留置8 W,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4]。本次研究中出現并發癥的患者,經過相關手術或藥物治療,患者并發癥消失,病情逐漸恢復 。
綜上所述,采用腹腔鏡、膽道鏡聯合手術治療膽道結石患者,具有創傷小、并發癥發生率低、術后恢復快等優點,有利于減輕患者痛苦,改善預后,提高臨床療效,使患者早日康復,值得推廣應用[5]。
[1] 何軍明,黎旭光,鐘小生,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微創治療膽道結石210例分析[J].中國臨床醫學,2011,18(1):76-77.
[2] 徐輝,陳海鵬,王敬琪,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在膽道結石手術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5,10(5):128-129.
[3] 陳劍鋒,王波,黃俊偉,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在膽道結石手術中的治療體會[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19):138-139,143.
[4] 易先華,王照紅,田平,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治療膽管結石110例臨床分析[J].中外醫療,2012,31(6):91.
[5] 徐輝,陳海鵬,王敬琪,等.腹腔鏡聯合膽道鏡在膽道結石手術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5,10(5):128-129.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