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環保督察貴州邊督邊改
文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尹邦明
貴州積極配合中央環保督察行動,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堅持把做好環保督察工作作為政治任務,邊督邊改、立說立行、親力親為,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應。
“沒想到整治得這么徹底,這么快。”5月8日,家住貴陽市白云區育才路的市民馮桂英提起屋后臭水溝整治的事,直豎大拇指。
在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4月26日進駐貴州后,貴陽市白云區接到督察組轉辦的關于“白云區育才路后面有臭水溝”的群眾舉報。白云區立即組織人員開展溝渠垃圾、淤泥清理工作,困擾周邊市民好幾年的臭水溝問題得到了解決。
不僅在貴陽,督察組進駐貴州后,全省一件件環保領域的突出問題得到督導解決。截至5月15日上午12時,貴州累計收到督察組轉辦19批案件共計2102件。其中重點案件266件,一般案件1836件。
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貴州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敏爾就做好中央環保督察邊督邊改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全省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要堅持把做好環保督察工作作為政治任務,邊督邊改、立說立行、親力親為,對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的信訪問題照單全收、主動認領,以最大的決心和最強的力度抓好整改,全程跟蹤督辦,逐一辦結銷號,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現在正是魚苗生長旺盛期,拆網賣魚肯定心痛。但是我還是要拆網上岸,落實政策決不打折扣。”銅仁市石阡縣本莊鎮養殖戶王順江說。
取締烏江上游網箱養殖,保護“母親河”的生態環境,是石阡縣制定的環境整改措施之一。中央環保督察組針對石阡提出了31個環境整改問題,針對問題,石阡迅速制定整改方案,規定整改時逐一落實解決。
治理環境污染,務必嚴字當頭。不僅在石阡縣,在貴州各地,針對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的信訪問題,各級政府及部門均照單全收,全程跟蹤督辦,對案件辦理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的,都會追究責任,確保群眾投訴問題件件有著落,事事有結果。
4月29日,正安縣環保局接到中央環保督察組轉辦指令后,立即組織環境監察執法人員對該縣安場鎮月亮灣農家樂廢水直排問題進行調查處理,核實情況后,月亮灣農家樂被責令停業整頓,同時被下達行政處罰5000元的事先告知書。
“五一”期間,六盤水市接到中央環保督察組轉辦件后,第一時間組成現場執法組和監測組對“盤縣石橋鎮威箐焦化公司噪音、廢氣、粉塵污染”信訪件進行調查核實。盤縣縣委、縣紀委對石橋鎮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和分管領導、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信訪局主要負責人等進行約談。六盤水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剛還專門到盤縣石橋鎮就威箐焦化公司環保問題整改進行調研督察,走進當地村民家中,征求整改意見建議。
5月2日,鎮遠縣接到中央環保督察組轉辦件,有群眾反映和平村道路兩旁噪聲擾民,鎮遠縣迅速成立專項整治工作組,開展專項聯合執法整治工作。針對群眾反映的“城建、公安、環保部門存在推諉”問題,鎮遠4名干部因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被約談。
……
自4月26日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正式啟動,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每天都會接收群眾多項投訴問題,這些投訴件涉及水污染、大氣污染、生態破壞、噪聲污染等多個方面。
當這些投訴件被正式移交給貴州后,省督察組都會第一時間將投訴件移送各責任單位進行查辦。各責任單位接到轉辦件后,嚴格按照中央環保督察的相關要求,動真碰硬,迅速分解任務,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落實具體整改措施,確保各類環保問題都得到滿意解決,實現標本兼治,創造人民群眾滿意的生態環境。
5月4日上午,遵義市匯川區接到中央環保督察組轉辦群眾案件:澳門路塞維利亞咖啡屋和嗨巴食烤魚油煙、噪聲污染嚴重等問題。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貴州不斷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努力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良好局面。圖為鳳岡茶海。(陳曉艷/攝)
匯川區環保分局和區城管局立即前往實地了解情況,經現場調查核實發現被舉報的兩家餐飲店排煙口凈化不完善,影響周邊居民日常生活。
執法部門立即責令餐飲店負責人對存在的噪音、油煙等環境問題進行整改,確保噪音、油煙達標排放。
邊督邊改、立查立改。針對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的群眾投訴案件,貴州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迅速深入現場進行督辦整改。
貴陽市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頒布六條“問責令”,全面啟動問責機制;整改督辦組推出“掛圖銷號表”,對賬銷號,把問題“掛在墻上”,將責任牢記在心中;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為期100天的攻堅行動,全面推進各級黨委、政府及其相關職能部門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嚴厲打擊一批環境違法犯罪問題,嚴肅問責一批環境違法違紀問題。
六盤水市為切實解決中央環境保護督察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對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的每一個案件在第一時間安排部署,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對交辦的案件查處不及時、整改慢、效率低、不負責的失職瀆職行為,堅決按照干部管理權限采取組織約談、移交責任追究組啟動問責等方式從嚴處理。
安順市制定下發了《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貴州期間安順市保障工作方案》《中央環保督察組督察貴州期間安順市案件查辦督辦工作方案》,成立了以書記和市長為雙組長的安順市環境保護督察協調保障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文稿材料、宣傳輿情、案件查辦和信訪維穩、后勤保障6個工作組,立說立行、邊督邊改。
畢節市高度重視中央第七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貴州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印發了有關文件,明確各級各有關部門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下發了《關于加強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督辦的通知》,實行一個問題一個市級領導一個市直部門包保督導,同時成立了5個包保組,對各縣(區)存在的問題包保督辦。
銅仁市政府抽調了包括市環保局在內的12個市直相關部門的精干力量,組成了12個督導小組下至各區縣,包片蹲點開展環保問題整改工作和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事項的督辦工作。
黔東南州堅持案件辦理“職責明確、態度堅決、分工具體、措施有力、整治到位、成效明顯、信息公開、群眾滿意”的“八項原則”,州委、州政府主要領導對交辦案件親自過問,確保上級要求100%落實到位的同時,舉一反三、以點帶面,對投訴地點的其他問題、投訴事件的同類問題進一步深入研究、深化整改措施、確保整治成效。
……
為確保督察反饋問題全部整改到位,全省上下勇于擔當,持續加大對環保問題的整改力度,積極構筑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長城。
“貴陽的中心城區噪音少了,環境舒服多了。”貴陽國際旅行社導游陳女士對環境整治的效果深有感觸。
貴陽市南明河兩岸是陳女士經常帶團游覽的景點。近年來,河岸邊聚集了好幾支廣場舞隊伍。“曾有外地游客感嘆,貴陽看著漂亮,卻感覺像農村大集市。”陳女士說。
受到噪聲困擾的不僅是游客,還有居住和工作在城區的市民。“每天從早上八點半開始,到晚上十點,噪聲不斷,我們曾經找社區和有關單位反映過多次,但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興業銀行大廈的租戶劉經理也有抱怨。
“前段時間相關部門進行了整治,如今,這些現象不見了。”劉經理說,“原以為中央環保督察組只會關注工廠、礦山的排污問題,沒想到我們多年的生活苦惱也一下解決了。”
同樣是貴陽,花溪區的花溪河邊有一條長約800米的下花閣路,曾經是小攤小販聚集的地區。
“以前,這條路上都是小攤小販,賣水果的、賣小吃的……擺得到處都是,連過路都得繞著走。問題更大的是垃圾隨處可見,特別到了熱天,蒼蠅蚊子四處亂飛。”下花閣路一家餐飲店老板鄭堅說。
如今,經過相關部門的環境整治,下花閣路的小攤小販不見了。昔日臟亂的環境變干凈整潔了,來這里的游客又多了起來。
“多年的排污問題終于得到解決,河水又變清澈了。”
“不走過場,一抓到底,大快人心。”
“感謝督察組,處理結果我們很滿意!”
……
采訪過程中,聽到最多的就是群眾對環保督察工作的贊揚。“這些看似小事,其實是最實際的民生。”受訪者紛紛表示。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中央環保督察期間,貴州各地各部門均以此為契機,大力推進全省十大污染源治理和中心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問題整改,更加有力有效地推進大生態戰略行動。
5月中旬,陳敏爾同志在六盤水鐘山區就水城河綜合治理進行調研督察時強調,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態是貴州最突出、最響亮的品牌,必須倍加珍惜、悉心呵護。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護自然,要堅持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以嚴格督導、嚴肅問責倒逼各級主動擔責,充分調動基層群眾的積極性,切實減少污染存量,有效控制污染增量,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責任編輯/李 坤)

貴州深入實施大生態戰略行動,讓老百姓在生態環境保護中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圖為凱里市云谷田園景區。(凱里市委宣傳部供圖)

一圖看懂中央環保督察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