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水:全面建設統籌城鄉改革發展先行市
文 六盤水市委書記 周 榮
加快建設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先行市,是六盤水的新坐標新定位新使命。六盤水將加大改革力度,加快發展速度,加快構建城鄉統籌、一體發展新體系。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是在黨的十九大即將召開和貴州決勝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這是一次莊嚴、神圣的歷史盛會,全體代表衷心向黨,全票選舉習近平同志為黨的十九大代表;這是一次維護核心、堅定信心、不忘初心的歷史盛會,大會始終貫穿一條紅線,就是深入貫徹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和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這是一次決勝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奮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的歷史盛會,大會確定的三大奮斗目標,承載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貴州的殷切期望,飽含著全省各族群眾的熱切期盼;這是一次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歷史盛會,大會始終把加強黨的領導貫穿全過程,突出政治標準,充分發揚民主。
大會全面總結了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寶貴經驗,深刻分析了面臨的形勢和機遇挑戰,明確了今后五年的總體要求、奮斗目標和主要任務,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省委班子和省紀委班子,發出了“決勝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的動員令和沖鋒號。大會的勝利召開,標志著貴州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將朝著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宏偉目標邁進。
加快建設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先行市,是省委賦予六盤水的新坐標新定位新使命。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強調,“高標準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不斷增強基礎設施支撐能力”“深入實施城鄉居民增收行動,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這些重要論述和戰略部署為我們提供了方法依據和路徑支撐。
對六盤水而言,深入學習貫徹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就是要以全面建設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先行市為著力點和突破口,加大改革力度,加快發展速度,加快構建城鄉統籌、一體發展新體系,讓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描繪的宏偉藍圖在六盤水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統籌空間布局,推進城鄉規劃建設一體化。城鄉規劃建設一體化是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前提。做好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頂層設計,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道法自然,注重產城景一體、山水田融合、村社園統籌、文教衛配套。圍繞空間優化,牢牢抓住六盤水作為全省“多規合一”試點城市的機遇,精心做好《六盤水市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合理布局城鄉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圍繞新型城鎮體系,堅持市統籌、縣為主,按照“市中心—六枝—盤縣”和“鐘山—水城—紅橋”兩個“三地同城化”發展要求,完善規劃、建設、管理機制,科學布局中心集鎮和小城鎮帶,加快構建層次分明、富有活力的新型城鎮體系。
統籌基礎配套,推進城鄉基礎設施聯通化。推動城鄉統籌發展,先決條件在于提升基礎設施支撐能力。我們將緊緊圍繞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持續提升基礎設施支撐能力的部署要求,全面啟動以“383”“181”“131”為主的交通、水利、信息基礎設施“三年會戰”:統籌推進城鄉路網、管網、電網、信息網建設。在交通基礎設施上,規劃實施3條高速公路、8條一級公路和3條城際鐵路,與時俱進完善交通大網絡;在水利基礎設施上,著力開工建設1座大型水庫、8座中型水庫和每個鄉鎮建成1座小型水庫,確保實現縣縣有中型水庫、鄉鄉有小型水庫;在信息基礎設施上,致力于建設1個大數據聚通用平臺、實現3個城區公共WIFI全覆蓋和推進農村電網提質升級。
統籌資源要素,推進城鄉要素配置合理化。構建合理的城鄉資源要素配置秩序是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的重要內容。著力構建城鄉要素自由流動體系,充分發揮發揮政府在資源配置中的引導作用和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引導土地、資本、勞動力、技術、人才、信息等資源在城鄉之間合理流動。著力搭建城鄉要素聚集平臺,深入推進農村“三變”改革,搭建農村產權交易平臺,激活農村資源要素,探索推動土地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收益分配權在城鄉之間有序流動。

4月2 4日,周榮(右一)在水城縣營盤鄉雞戲坪村了解養殖產業發展情況。(黃蜀錦/ 攝)
統籌產業布局,推進城鄉產業發展融合化。產業融合發展是統籌城鄉改革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平臺。統籌城鄉發展,生命力在于產業。全力推動新型工業加快發展,深入實施傳統產業提質工程、能源產業創新工程、新興產業倍增工程,推進資源開發綠色轉型、高效利用。全力推動特色農業率先發展,大力發展山地特色高效農業,深入實施特色農業增效工程和城市“菜籃子”工程,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和農村電子商務,因地制宜發展精細農業。全力推動山地旅游業“井噴式”增長,大力開發休閑避暑游、冬季滑雪游、峽谷風光游、美麗鄉村游、溫泉療養游、民族文化游、康體運動游等旅游產品,持續提升“中國涼都”“南國冰雪城”品牌影響力。
統籌民生事業,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城鄉居民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統籌城鄉改革發展的核心。改革發展過程中,我們將采取有力措施,進一步優化城鄉公共服務。加快補齊教育發展短板,千方百計加大教育投入,做到學前教育要“擴”、義務教育要“優”、職業教育要“廣”、高等教育要“好”,不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加快補齊醫療衛生短板,增加醫療衛生資源有效供給,加快推進“健康六盤水”建設,以全民健康助推全面小康。加快補齊公共服務短板,深入挖掘鄉村民俗民族文化,發展壯大文化體育產業,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讓城鄉居民更多更公平享受到改革發展成果。
統籌利益分配,推進城鄉居民收入均衡化。推進城鄉居民收入均衡化是統籌城鄉改革發展的內在要求。我們將堅持“四個傾斜”,確保到“十三五”期末,全市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到2.5∶1以內。堅持資源向農村傾斜,為農村加快發展聚集更多資源要素;堅持政策向農村傾斜,持續加強對農村特色產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民生保障等方面政策扶持;堅持人才向農村傾斜,為農村提供人才保障,支援農村、服務農村發展;堅持服務職能向農村傾斜,推動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工作職能向農村延伸,拓寬服務范圍,創新服務方式,暢通服務渠道,助推農村經濟發展。
(責任編輯/喻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