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通“毛細血管” 促進交通“微循環”
—— 道真自治縣大力加強通村公路建設
文 胡學林
道真自治縣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制定“一環三高四橫四縱”骨架路網規劃和村級路網規劃,大力加強通村公路建設。
鋪沙、整平、抹面……4月24日,道真自治縣舊城鎮槐坪村至棕坪鄉照山村一條長13公里、寬4.5米的通村公路正在進行路面鋪筑。
這條通村公路覆蓋舊城、棕坪兩個鄉鎮的學堂壩、巖腳、白告等10多個村民組,是當地群眾生產生活的重要通道。
以前,連接槐坪、照山兩村的是一條泥石路,坑洼不平,晴通雨阻,嚴重阻礙發展,修路成了當地群眾最迫切的需求和愿望。
為了有效解決群眾行路難問題,去年以來,道真投入700多萬元,啟動槐坪村至照山村的公路建設,目前已全部修通并完成了10公里的路面硬化。
近年來,道真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以“打通出境路、提升主干路、連接閉合路、完善旅游路、配套產業路”為重點,以“連接暢通、出入便捷、鄉鎮循環、通村連組、服務發展”為目標,制定“一環三高四橫四縱”骨架路網規劃和村級路網規劃,大力加強通村公路建設。
同時,千方百計籌措資金,采取“上級項目支持、本級財政投入、整合項目資金、融資投入建設、招商墊資修路”相結合的方式,按照“渠道不亂、用途不變、統籌安排、捆綁使用、各記其功”的原則,有效融合資金,集中力量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暢通“毛細血管”,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道真自治縣有效融合資金,集中力量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暢通“毛細血管”。圖為通村公路施工現場。(道真自治縣外宣中心供圖)
2016年以來,道真累計投入資金3.3億無,實施通村公路905.2公里。其中,續建項目177.76公里,投資9878萬元;新建項目動工727.4公里,完工311公里,完成投資2.35億元。
“截至目前,全縣鄉(鎮)之間基本循環成網,初步形成了內聯外通的交通格局,實現了行政村100%通油(砼)路和客運車輛、通客運班線的農村公路100%通油(砼)路、原建制村100%通達‘3個100%’目標。”道真自治縣交通局副局長冉佳文說。
如今,寬敞平坦的通村公里宛若一條條玉帶,在仡鄉大地山間田野、溝河峽谷蜿蜒,伸向村村寨寨,助推35萬群眾邁步小康。
下一步,道真將繼續推進基礎設施先行工程,以建設“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小康路為抓手,堅持整合資源、集中攻堅、補齊短板,切實解決制約同步小康的最大瓶頸,力爭在未來五年建成通村油(砼)路1133公里,實現村村通油(砼)路的目標。
(作者單位:道真自治縣外宣中心 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