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起點開創新格局
—— 遵義鐵投公司探索現代化企業發展路徑
文 肖元丕 龔世丹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鄭德忠
為了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促進企業壯大,遵義鐵投公司堅持集團化發展方向,建設以資源聯動為核心、跨區域的大集團。
兩年來,通過集團化發展、做實項目主體、構建開放新高地,公司融資規模和資產總量實現雙突破,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實現雙跨越,對外合作和品牌打造實現雙豐收……遵義市鐵路建設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遵義鐵投)的成績單,見證了公司發展藍圖逐漸變為現實的過程,堅定了遵義鐵投向現代化企業邁進的決心和信心。
“為了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促進企業壯大,遵義鐵投堅持集團化發展方向,做實資本、做大資產規模,突破區域局限,建設以資源聯動為核心、跨區域的大集團。”遵義鐵投黨委書記、董事長唐小宇說。
圍繞這一目標,遵義鐵投立足于中央、省委、市委重大發展戰略部署,以培育市域鐵路和投資、融資、建設、營運、管理軌道交通的真正市場主體為定位,以國際化、現代化、特色化思維,謀劃實施了一批符合遵義實際、引領性強的大項目。
2015年初,隨著由遵義鐵投打造的川黔外遷工程項目破土動工,高鐵新城、貴州黔北現代物流新城等一批助推城市轉型發展的重大項目陸續開工建設,兩年共計完成投資近104億元。
目前,川黔外遷工程已進入鋪軌階段,高鐵新城一期項目西停車場、綜合客運站、酒店式公寓大樓均已順利封頂,黔北現代物流新城的“線上、線下”兩座新城建設正同步加快推進……建成投運時間越來越近,遵義鐵投清楚地意識到,要讓企業實現保值增值,必須采取項目資產自持經營模式。

遵義鐵投公司打造的高鐵新城項目正加緊施工(龔世丹/攝)
“項目建成后只租不售,只合作不出讓,能實現輕重資產兩條腿走路,為公司后續融資和項目建設提供支撐。”遵義鐵投黨委副書記、副總經理陸衛說。
按照目標,到2020年底,遵義鐵投的經營性資產規模將達到1500至1800億元,現金流達到500億元。屆時,遵義鐵投將真正實現由平臺公司向市場主體的轉變,增強對遵義市其他重大項目投資融資的承載能力。
同時,遵義鐵投以創新思維引領,在人才培養和運營經驗等方面全面選擇合作伙伴,同步實現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目前,已與中鐵十一局共同成立項目公司(高鐵新城公司),并以此為主體高質量加快項目建設;在貴州黔北現代物流新城項目的運營招商環節與中物聯金融委合作,在項目建設環節與道橋、中能建展開合作;在基金、債券發行上與貴州銀行、興業銀行、農行、光大銀行等金融機構展開合作。
遵義鐵投將沿著現代化企業發展的路徑,主動引領城市發展、融入城市發展、服務城市發展,砥礪前行。
(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