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鄭德忠
“四去四為”推進公立醫院改革
—— 訪余慶縣委書記譚諍
文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鄭德忠
譚諍:近年來,按照中央、省委、市委深化改革的要求,我們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立足“三小三好”(地域面積小、人口數量小、經濟總量小,黨風民風好、生態環境好、城鄉統籌好)的基本縣情,清晰定位,重點在社會管理和民生領域進行了大膽探索,先后創造了“三不出,一不上交”的社會管理“余慶經驗”和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的“余慶模式”。
譚諍:改革前,由于歷史的原因,我縣公立醫院存在著業務用房不足、設施設備落后、人才匱乏、群眾不滿意等問題。2009年,國家啟動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我縣主動思考、主動作為,全面啟動“大刀闊斧”的醫療體制改革,以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為重點全面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探索出了“去行政化為兜底型、去看病難為優診制、去大鍋飯為計量杯、去虛高價為零差率”的“四去四為”工作舉措,有效解決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譚諍:在推進過程中,我們遇到最大的困難和問題,就是要如何解決“讓醫院回歸公益性、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保障改革的持續性,達到?;?、強基層、建機制”的目的。圍繞這些問題,我們從財政保障、人事薪酬、醫保支付、管理體制等入手,構建了公益辦醫體系;從破除以藥補醫、管辦分離、學科建設、優質服務等入手,建立了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從醫聯體建設、家庭醫生簽約、人才互動、信息化建設等入手,實現了縣鄉村統籌發展。
譚諍:通過“四去四為”的工作舉措,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實現了“四個回歸、三個提升、三個滿意”(政府回歸辦醫職責、醫院回歸公益性質、醫生回歸看病角色、藥品回歸治病功能;服務能力提升、管理水平提升、醫務人員積極性提升;群眾滿意、醫院滿意、職工滿意)的成效。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按照“十三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要求,努力在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全民醫保、藥品供應保障、綜合監管等五項制度建設上取得新突破,最大程度地讓群眾享受到改革的紅利。
通過改革,余慶縣基本達到了群眾、醫院、政府“三滿意”的目標。有數據顯示,2016年余慶縣基本實現了90%患者不出縣、90%大病不出縣的目標。群眾實際報銷比由62.63%提升到68.5%,大病實際報銷比由59.72%提升到75.07%,群眾就醫負擔明顯減輕,縣醫療服務群眾滿意度連續六年位列全省前三,并實現“零事故、零賠償、零刑事案件、零傷醫案件”。
(責任編輯/蒙 珺)

余慶縣級公立醫院遠程醫療現場(貴州圖片庫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