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民
摘 要 學校與企業合作,工作實踐與理論學習結合應用是新時期高等會計職業院校培養發展學生的主要教學模式,會計工作特殊性,要求從業者應掌握高水平的專業知識和良好職業道德,這就給高等會計職業學院培養學生帶來不小的挑戰。本文以高職學院會計專業如何革新舊教育培訓模式,在工學結合背景下,提出工作實踐與理論學習相結合,把理論知識帶入工作實踐中,在工作實踐中加深,理論知識理解和應用,提出企業與學校共同建設“會計人才全面化培養”,形成“會計孵化器”,構建新時期會計人才教培模式。
關鍵詞 工學結合 會計專業 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3.013
Exploration on the Training Mode of "Incubator" Talents of Accounting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
LI Aimin
(Guangzhou Nanyang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angdong 510925)
Abstract The school and enterprise cooperation, work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study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new period is the training of higher occupation colleges accounting major teaching mode to develop students' special requirements, accounting work, practitioners should grasp the high level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good occupation morality, which gives higher accounting Career Academy students is not a small challenge. In this paper,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how to innovate the old education training mode,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mbin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practice and theory study,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to practice, deepen the work of practice,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proposed the enterprise and school joint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the formation of "accounting incubator", construct the training mode of accounting personnel in the new period.
Keywords combination of work and study;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mode
會計職業作為高等職業學校中熱門專業,每年都會有大量生源。因其專業穩定和連續性,畢業后單位企業廣大需求性以及較好待遇都給報考會計專業學生帶來巨大吸引力。因此廣大高等職業學院都相應開設會計專業。[1]新時期工學結合背景下,高等職業學院應該鄙棄舊時會計培訓模式,積極開展學校與企業單位合作,讓學生在邊學習理論知識同時,把所學的理論知識結合到工作實踐中,以“實踐理論相結合”開展新的教學和培養學生新模式。實現會計人才全面化培養,培養新時期下,全面專業高素質的會計人才。
1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意義
工學結合培訓教育方式對培養新時期全面型會計人才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第一、理論與實踐結合。實行工學結合培養教育能讓學生在會計工作實行中把自身在高職會計專業所學理論知識結合到工作實踐中,將課本上學到的知識轉化成現實中動手操作能力。[2]以實習生身份加入到實踐工作中。在實踐工作中,學生能在企業老師和院校老師雙方指導學習中,盡快完成理論知識實際操作經驗,為畢業后從事會計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第二、為企業培養合格人才。實行高職會計專業與企業單位結合培養教育模式,可以使用人企業單位對新型的會計人才有更直觀認識和了解。[3]企業單位可以根據本單位所需人才在學校結合下,有選擇性強化培養,為單位儲備優秀學生人才。企業單位也可以借用院校師資力量對本單位員工培訓,為單位員工提高專業素質。
第三、強化學生綜合素質。實行高職會計專業與企業單位結合培養教育模式,可以使院校學生在企業單位現有的工作生產條件和企業單位的工作環境氛圍中強化學生職業道德素質的養成和專業技術的提高,把院校的課堂結合到企業單位的工作生產現場,完成實踐工作中學習了解課堂理論知識,給學生就業后奠定就業基礎。學生教育問題與就業問題緊密結合,突出院?!敖逃蜆I一手抓的”教育模式。
2 工學結合高職會計專業“孵化器”式人才培養模式現狀
第一、理論課程與實踐工作脫節。舊時期會計培訓都是在固有理論知識學習完成后參加實踐工作培訓。新時期傳統教學模式并不能適應新時期我國高職院校學生學習特點,部分院校學生對這樣的教學模式產生逆反心理,根本無法安心學習,出現半途而廢甚至抵觸情緒。[4]高職院校應當以自身特點,制定出符合“實踐理論相集合”教案來改變固有教學模式。轉變學生在專業知識學習中逆反及抵觸心理,使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避免出現高等院校教育模式改變不徹底,理論學習課程與實踐工作脫節等現象。
第二、實習基地建設困難,實習崗位欠缺。成立實習基地困難多,企業單位實習崗位少。高等職業院校開展的院校與企業結合培養人才模式,首要因素是有附和院校條件的企業單位,能給院校學生提供實踐、學習與實習崗位的條件。院校學生實踐工作開始后,能大量的接受實行生的企業單位不多。院校對企業單位的資質、待遇和規模無法做出選擇,所提倡的企業院校結合實行中,企業單位的實際情況肯定與想象中有所差距,這些情況都是客觀存在的問題。
第三、會計專業就業的高要求,一次招收就業的人數不高。因為會計專業的自身高技術性與職業素質高等特點,企業單位對招聘新會計員工都要求具備一定的工作經驗和年限,到崗就能頂崗,必須專業技術過硬。[5]財務工作中都牽扯企業單位的重要機密事項,絕大多數的企業單位會從企業內部選拔和提拔會計人員或者選擇長時間觀察的人員來擔任財務會計。以此,歷年來,會計專業的學生畢業后一次性就業率不高。
3 企業與院校結合,全面專業“孵化器”式會計人才的探討
針對在企業院校結合培養教育下的人才在實踐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問題,作者所接觸的一些高等職業院校財務會計專業開課過程中,以“企業院校結合”為中心,針對財務會計專業的特點,組建從定位精確的人才培養,專業對口的教授,實踐操作,頂崗培訓到就業錄取流水線一樣的“孵化器”教培模式,在“孵化器”教培模式下學習的學生在校期間理論學習,真賬實踐、頂崗操作、專業對接和就業錄取等幾個關聯的環境形成了完整而全面的“孵化器”體系。
第一、精確定位“工學結合”人才培養目標。高等職業院校必須要專業且精準和正確的培養人才的目標定位。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現在各行各業的工作分工越來越明晰化和精準化,高等職業院校人才的培養和輸送,是為了彌補社會各行各業中的高技術人才的缺失,不是成為高等職業教育的“應試品”。以此,定位精準明確的人才培養目標才能更好的填補缺失的高技術人才。通過比對調研歷年來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主要面向信息咨詢服務業、物流行業、家具行業、生產設備制造行業、商務會計、金融投資行業等高素質高技術的崗位。
第二、根據“工學結合”要求對課程體系進項深化改革。對會計專業課程體系改革進程中,應該以會計專業自身實際需求為出發點,以學生求職所需專業內容學習鞏固為最終目的,學習掌握基礎課程基礎上,將課程改革體系與現實所需專業相結合制定相關改革體制,做到摒棄舊觀念和教學方式結合新時期學生特點,因材施教。
第三、加強院校內賬目的模擬操作以及企業單文真賬的模擬操作。根據會計工作本身的技術含量高和保密意識強的特點,企業單位都會對從事財務會計的人員要求具備一定的工作經驗和工作年限。企業單位絕大多數情況下,不愿培養和采用院校實習生或者剛畢業院校學生等情況,在深化革新中,院校學生在院校學習過程中應該全部應用與會計課程相符合和緊密聯系擬真作訓軟件進行學習和操作,徹底拋棄老舊教材做到開拓性思維學習。會計專業校外實踐操作, 高等院校應當摒棄傳統企業單位,認真重點挑選大量有真實賬目且需要代理記賬企業單位合作進行“真賬實訓”工作。[6]這類企業賬目種類多,涵蓋行業種類多,多種類型業務要及時處理,企業單位也需要大量財會人員為其賬目清算工作做一些簡單歸攏。這樣就和高等職業院校建立了合作共贏伙伴關系。既能為院校學生提供實踐操作平臺,企業單位也解決了賬目上存在的簡單問題。院校實習生通過在企業單位實踐操作,結合院校教授理論知識互相驗證,短時間內會對財會工作有一個簡答明了的認識,比在院校內單純理論學習更能提高自身專業知識,隨著接觸賬目種類,涵蓋行業賬目的增多,學習和應變能力也會加強,為畢業后就業打好基礎。
第四、重視“工學結合”教師隊伍培養。專業的技術和素質是教師隊伍在教學中提高教學效果的必備條件。高等院校應該組建一支,以專業為主,兼職為輔,技術素質全面過硬教學隊伍、青年和中年教師是高職院校師資力量的中流砥柱,在新教材革新,新培教模式的運作,企業院校結合的教學模式下,自身職業技術和素質都有較大的提升。[7]高等院校應當多排出中青年教師和教師骨干前往取得革新效果顯著的院校學習和交流經驗,院校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學術交流會等一系列的學術活動,還要排出一批教師到合作的企業單位中學習觀摩企業單位財務會計工作,使其自身知識水平得到提高,利用課余休息時間,高職院校應當開展教師資質的考核和評測,成立獎罰制度,督促和監督教師隊伍自我主動的充電和自查,確實的把身心都投入到院校教學工作中,端正教學態度,樹立為人師表正確觀念。從而在日后的教學中給學生傳授寶貴實踐操作經驗。
綜上所述,組建會計人才培養精準定位開始,專業項目吻合、真賬實測,實習到就業“孵化器”式教培模式,將院校學生從在校學習期間,到校外企業與院校合作實踐學習,最后實習就業頂崗形成流水線一樣“孵化器”式體系。讓高職院校畢業生在畢業前夕通過“孵化”達到作為一個初入職場的見習會計過程,能解決一些所學與就業工作脫節,不能對接的問題,降低高職院校畢業生一次性就業幾率低現狀。也能為正處在革新變革中部分高校提供一些參考經驗。
參考文獻
[1] 李蘇.基于工學結合的高職會計專業“孵化器”式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5.1(10):204-204.
[2] 蔣漱清.高職會計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J].成才之路,2015.22(19):6-7.
[3] 杜佳. 基于工學結合的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有效實施的對策研究[J]. 經濟研究導刊,2014.13(31):189-191.
[4] 付亮.會計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企業技術開發月刊,2014.1(18):127-128.
[5] 周雪瑛.高職會計與審計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甘肅科技,2014.30(19):69-70.
[6] 王華.基于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高職院校教學資源建設探索[J].職業技術教育,2014.12(29):33-35.
[7] 王丹.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研究[J].軟件:電子版,2014.1(9):27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