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曙玉 李靜 胡曉鳳 秦俊蓮



摘 要 目的:構建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醫(yī)學機能學實驗考評方式。方法:在醫(yī)學機能學實驗考核中,對黃河科技學院2011級~2012級臨床醫(yī)學本科學生采用終結性考核,對2013級~2014級學生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考評方式,并對其機能學實驗各項成績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采用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評方式相結合的學生的總評成績與采用終結性考評方式的學生相比,P <0. 05,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結論:在醫(yī)學機能學實驗中采用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考核評價方式,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又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由被動的學習方式轉變?yōu)樽灾鲗W習方式,是一種較為公正、客觀、全面的考評方式。
關鍵詞 形成性考核 終結性考核 機能學實驗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7.03.017
Application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Summative Assessment in
Medical Functional Experiment
SHANG Shuyu, LI Jing, HU Xiaofeng, QIN Junlian
(Huanghe S & T College, Zhengzhou, Henan 450063)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medical functional experiment based on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summative assessment. Methods Experimental assessment of the medical function, the Huang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2011 ~ 2012 grade clinical medicin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using summative assessment, to 2013 ~ 2014 grade students with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summative assessment combined evaluation methods, and the the functional experiment the results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summative evaluation ways of combining the general achievement compared with summative evaluation methods for students, P < 0.05,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 Conclusion The medical function evaluation methods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summative assessment combined with experiment, which is not only beneficial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make students change from passive learning into autonomous learning mode, is a relatively fair, impartial and objectiv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s.
Keywords formative assessment; summative assessment; functional experiment
考試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檢驗教學效果、保證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對教與學雙方面均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在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中,實踐教學的成績,通常由實驗報告和期末成績按一定比例而組成。這種終結性考評方式,存在較多的弊端:如對學生而言,考核方式單一,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使相當一部分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對于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而言,忽略了對其實踐操作能力、綜合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客觀評價,不利于對學生整體素質能力培養(yǎng)。對于教師的教學而言,不具有以考促教的作用,失去了考試的導向意義。醫(yī)學機能學實驗作為一門新興的獨立開課的學科,許多醫(yī)學高等院校對其考核方式均做了一定的探索, 這些工作對本課題的深入研究具有較強的啟示作用。黃河科技學院醫(yī)學院通過學習和借鑒同行的經驗,在2011~2014級臨床醫(yī)學本科醫(yī)學機能學實驗的教學內容和考核評價方式中不斷地進行改革和探索。目前,已基本構建了一套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評價方式。
1 考核方案及措施
1.1 考核模式
根據(jù)機能學實驗這門課程的教學進度和學科特點,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考核模式,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安排不同形式的考評方式。形成性評價包括考勤、課堂表現(xiàn)、實驗報告、各實驗項目的課程操作、實驗室衛(wèi)生等方面考評。終結性考核形式為理論、實驗儀器和器械和實驗動物操作考核等。
1.2 考核的具體內容及實施方案
形成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的成績各占機能學實驗總成績的50%。具體的考核內容與評分細則見表1。
2 考核評價體系
2.1 成績分析
收集黃河科技學院2011級~2014級臨床醫(yī)學本科近800名學生機能學實驗考試的各項成績進行統(tǒng)計分析。在機能學實驗考核中,選取2011級和2012級學生采取傳統(tǒng)式終結性考核評價;選取2013級和2014級學生采取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
2.2 統(tǒng)計學分析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2.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用x€眘表示。兩組間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取P<0.05為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3 結果
對黃河科技學院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本科2013~2014級470名學生,采用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機能學實驗各項成績見表2。2011~2012級400名學生采用終結性考核方式的機能學實驗的成績及兩種考核評價方式的機能學實驗成績見表3。
表3 2011級~2014級臨床醫(yī)學本科機能學實驗成績(x€眘)
* P<0.05,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成績與終結性考核成績相比
4 討論
從表3中可以看出2011級和2012級學生的機能學實驗成績兩者相比,P>0.05,無統(tǒng)計學差異。但2011級學生的成績稍優(yōu)于2012級,這可能與學生的生源有關,2011級學生全部為理科來源,2012級學生則為文理兼收來源。機能學實驗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理學生物學學科,因此,理科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其知識。但從表3無法看出學生平時的各種表現(xiàn),不利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培養(yǎng),不利于教師從成績中發(fā)出存在的問題。
從表2可以看出,采用形成性考核評價中,學生的出勤率較高,基本上可以達到100%;學生與實踐任課教師在課堂中具有良好地互動;學生對實踐學科的理論知識掌握比較牢固。但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在實驗儀器、實驗動物的手術操作環(huán)節(jié)。其原因可能有:第一,部分綜合性實驗項目開展時,有部分理論知識尚未學習,且學生的整體知識體系尚未形成;第二,學生課前沒有經過系統(tǒng)的、深入的預習;第三,學生在進行各種實踐操作時,不能嚴格按照行業(yè)要求規(guī)范的進行操作。
從表3中可以看出,這兩種考核評價方式,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更容易發(fā)現(xiàn)在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加大了對學生學習效果的監(jiān)督及評價,可以較全面地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動力,更好地發(fā)揮考試的導向標作用,達到了以考促學的目的。因此,在臨床醫(yī)學本科機能學實驗這門課程中采用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考評方式更為公平、公正、合理地反映學生綜合能力,是符合現(xiàn)階段培養(yǎng)綜合型人才的教學需要。當然,機能學實驗這一學科仍然在不斷發(fā)展,學生的來源、層次等也各有不同,因此,何種考核評價方式最適合,仍然需要我們不斷探索。
課題項目:河南省衛(wèi)生廳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編號Wjlx12022]
參考文獻
[1] 陳曉青,葉少劍,湯凌燕等.醫(yī)學機能學實驗考核的構建與評價[J].九江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3:24-26.
[2] 賈月霞,李桂忠,李光華,彭小東等.機能實驗學考試模式探索與實踐[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12.10.15:71-73.
[3] 王巖梅,李淑元,梁翠茵,王新芳.醫(yī)學機能學實驗教學過程優(yōu)化及考核評價方法初探[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0.28.16:83-85.